送法轮思藏主化钟。宋代。释宗杲。覆为钟,仰为鼎。自是法轮家风,妙喜争取驰骋。思禅人,固相请。援毫临纸忽猛省,一声直透须弥顶。
《送法轮思藏主化钟》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法轮思藏主化钟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佛家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和境界。
诗词中提到了法轮思藏主化钟。译文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描述,但可以推测这是一种特殊的钟,可能与佛教修行相关。诗人以钟为喻,将其比作覆鼎,这是对其重要性和尊贵的表达。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法轮家的风范。法轮家指的是修行佛法的人们,他们的家风自然也是以佛法为核心。诗中用了妙喜争取驰骋的形象来形容他们,表达了他们追求妙喜、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了思禅人,表示诗人思念禅宗修行者。这些修行者虔诚地向思藏主请教,寻求指导和启示。诗人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对思藏主的虔诚和敬意可以从这里感受到。
然后诗人突然提到了援毫临纸忽猛省,一声直透须弥顶。这是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的突发灵感。援毫临纸指的是拿起毛笔准备写字,忽猛省表示突然领悟到了某个重要的道理。一声直透须弥顶则是形容这个领悟之深刻和彻底。这个意象通过描写诗人的刹那顿悟,表达了佛法对于修行者的启发和指引的力量。
整首诗词表达了对法轮思藏主化钟的送别和祝福,同时展现了佛家修行者的修行境界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钟、鼎、妙喜、思禅等意象,以及突发灵感的援毫临纸,营造出一种宏大、深奥、超越尘世的氛围。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感受到修行者对于解脱和境界的追求,以及佛法对于人们心灵的滋养和启发。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相和歌辞。铜雀台。唐代。刘长卿。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裴回。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何在今人悲。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百尺楼 采莲词,戏用独木桥体。清代。孙汝兰。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侬去采莲花,郎去收莲子。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
春草词,泉南陈彦廉氏少孤作堂奉其母庄以居名之曰春草为赋春草词六解 其二。明代。袁华。春还芳草碧,子长赖母力。草色有枯荣,母恩无终极。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宋代。张耒。蓬门鸟雀啅黄昏,归径牛羊各有群。水阔鱼龙阴后出,山空虎豹夜深闻。西来客引秦川雨,南去秋连楚泽云。唐汉废兴无处问,西风禾黍但丘坟。
为周处士题枯木。宋代。王称。风摧雨蚀大江濆,寂寞盘龙百尺根。莫笑支离空老却,五陵烟翠几枝存。
苏武慢。元代。冯尊师。梦断槐宫,倚天长啸,勘破物情今古。担*映雪,射虎诛龙,曾把少年身误。金谷繁华,汉苑秦宫,空有落花飞絮。叹浮生、终日茫茫,谁肯死前回顾。争似我、玉尘清谈,金徽雅弄,高卧洞天门户。逍遥畎畎,肆任情怀,闲伴蓼汀鸥鹭。收拾生涯,紫蟹黄柑,江上一蓑烟雨。醉归来、依旧芦花深处,月明幽浦。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善护菩提树有年,金枝玉叶荫儿孙。大功难纪人间世,千佛名书补处尊。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许慎以蝇虎为虩。宋代。郑刚中。窗鏬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静中物理曾观妙,一叹世间堪白头。
长相思。唐代。陈羽。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容色真可惜,相思不可彻。日日长相思,相思肠断绝。肠断绝,泪还续,闲人莫作相思曲。
初冬晨起作四声诗 平声。宋代。刘攽。霜风吹帘栊,天高明星晞。邻鸡三号呼,林乌皆惊飞。严城开重门,危冠驰轻肥。疏慵徒安眠,隆冬方无依。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唐代。钱珝。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 其一。宋代。宋庠。冰解初分窦,波平便泛舟。岸花红吊影,沙鸭绿昂头。
赐状元文祥以下。宋代。宋理宗。道久於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华国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清代。佚名。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洁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缺题。明代。曹大章。东风绿草到平台,小槛晴临曲涧隈。月影上洲杨柳乱,雾香沾酒杏花开。佳人步郭逢君饮,卧病怜春强自来。寻胜正当花度日,蕊宫莺蝶一齐回。
秋怀二首。宋代。曾巩。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宿天台万年寺。宋代。陈知柔。古寺来投宿,云岩第几层。有诗堪供佛,无事且依僧。小阁泉喧枕,修廓雨暗灯。好峰看未足,梦绕碧崚嶒。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见访询及陂上旧游处赋此。明代。周藩宗正。陂塘春至绿波生,讲肆萧然对古城。多谢故人频问讯,渚兰汀树正含情。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宋代。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