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铿锵的武器在手中闪耀,
邪恶的魔怪心生恐惧。
明亮的眼睛,身着衲衣的僧人,
停止算计,安心度日。
诗意:
这首诗词以古代战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英勇的武士和勇敢的僧人的赞美。铿锵的武器象征着武士的力量和勇气,使敌人心生恐惧。明亮的眼睛和身着衲衣的僧人则象征着智慧和冷静,他们不仅在战斗中勇敢无畏,还能超脱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武士和僧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不同角色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武士代表了力量和勇气,他们能够保护国家和人民,使敌人望而生畏。而僧人则代表了智慧和超脱,他们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世事,不为外物所动,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形象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比强烈的形象描绘,诗人展现了他对勇敢和智慧的双重赞美,并传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情感。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重要性,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登盘山顶顾望三湖。明代。李梦阳。为访三湖寺,春山独自来。千盘不到顶,万壑划争回。石罅鸣鸡犬,林风过虎豺。俯观侯赵树,西望白云台。峰日明寒雪,溪泉激暗雷。若非武陵口,那得有桃开。
洛城秋雨。宋代。宋庠。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齐天乐 新柳。清代。顾翎。夕阳影外吟情古,湖堤几丝飘碧。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啼瘦湘月。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
相见欢。五代。冯延巳。晓窗梦到昭华,向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东明送别郜侍御子元。明代。王世贞。浊酒邮亭感慨频,知君此去有埋轮。乾坤不尽开时色,霜雪长含至后春。贾傅总能忧圣主,郑公元自爱良臣。人间大有澄清地,岂必沧波问逆鳞。
读子游近诗复次前韵二首。元代。方回。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搏沙漫自劳。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夜号。汉魏以来数人耳,曲须和寡始为遭。
夜吟。唐代。李山甫。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
南迁途中作七首·访贯休上人。唐代。吴融。休公为我设兰汤,方便教人学洗肠。自觉尘缨顿潇洒,南行不复问沧浪。
赠屠长卿。明代。佘翔。建章朝罢下彤墀,柱笏东曹日赋诗。结客已倾燕市侠,为郎还草汉宫仪。佩纫澧芷湘灵妒,珠握骊龙海若悲。莫是仙才多玩世,陆沉金马有谁知。
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宋代。辛弃疾。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子猷访戴。宋代。来梓。四山摇玉夜光浮,一舸玻璃凝不流。若使过门相见了,千年风致一时休。
鼠败书。宋代。陆游。云归雨亦止,鸦起窗既白。秋宵未为永,不寐如岁隔。平明亟不榻,亦未暇冠帻,检校案上书,狼藉鼠啮迹。食箪与果笾,攘取初不责,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册。坐令汉箧亡,不减秦火厄。向能畜一猫,狡穴讵弗获?缄縢又荡然,追咎亦何益。惰偷当自戒,鼠辈安足磔。
送陈智叔舍人赴召。宋代。陈藻。紫袍入手闰两周,黄纸除书作郡侯。后薪莫讶还居上,巨鱼直是能吞舟。萧何乃知天下信,鲁人只道东家丘。到了公评难嫉忌,远皆敬服近何尤。器识高明官令显,羞作软媚随波流。胆略肯因权势屈,事机果中日前筹。鸿飞似退正仙翼,不蓍不龟心有眸。兵形敌计何英识,胍络岂从经外紬。友于根自惟孝发,论语尚书致所由。君於骨髓已先得,字是皮毛肃便投。强收老泪且分袂,情共斯文苑囿留。
南轩养亲为刘孟昭赋。明代。梁兰。小车迎养争愉惋,秪爱南轩每每过。谖草叶齐春雨足,紫荆花发午风和。教儿裹药身犹健,呼婢煎茶客尚多。兼说诸孙数十辈,问安膝下日肩摩。
笛家。清代。高士奇。鱼尾梢残,兔华舒满,遥天淡泞,薄云忽送疏疏雨。黑山不断,银砾无边,柳梢谁插,青青如许。碎叶当城,倡条踠地,宛似笆篱护。计征途,几千里,此夜偶随落絮。最苦。沙场当日,玉龙按曲,万叠关山,白雁题诗,一绳乡路。冷落、着尽铁衣人老,若个刀环归去。我今何愁,毡车茸帽,静把更筹数。烧炭兽,灸黄羊,况有泻壸湩乳。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四。宋代。李光。百部披寻手不停,肠留藁本味精英。林泉甘遂高良性,石斛何如五斗轻。
赠梅处士。唐代。张籍。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念奴娇·石头城。清代。郑燮。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次知县花名诗韵。宋代。曹彦约。天不长春又入冬,可能含笑拒霜风。凌霄器宇随时见,茉莉生涯到处穷。但可怜花成后约,莫将豆蔻掩前功。人生且进蔷微露,滴滴金钱总是空。
葺小圃及东斋。宋代。陆游。山翁作园沼,安乐及禽鱼。凡草犹当养,芳兰可得锄?初非治一室,亦岂爱吾庐。暮境虽云迫,心期故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