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偈颂一百六十首朗读

诗词:《偈颂一百六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译文:
一百六十首偈颂,
法法本来法,
无法无非法。
何於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诗意:
这是一百六十首偈颂的诗词,由宋代的释宗杲所作。这首诗词探讨了佛法的本质和存在。首先,它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根源性,即佛法本身即是法,没有任何法能够超越或不属于佛法。其次,诗中提到了在一个法中,既存在符合佛法原则的法,也存在违背佛法原则的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诗人以简明的句子表达了佛法的本质,即佛法即是法,没有超越或不属于佛法的法。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修行上的提醒,要认识到佛法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包的特性。此外,诗人也指出了佛法的实践中的挑战,即在一个法中,既存在符合佛法原则的法,也存在违背佛法原则的法。这种观点提醒了修行者要审慎选择并遵循符合佛法原则的法,避免违背佛法的行为。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和修行的道路。它提醒了人们要认识到佛法的普适性,并在修行中保持警觉,遵循符合佛法原则的法。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佛教士人对佛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佛法思想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

猜你喜欢

高僧住太白,给侍来天童。

东岭极遐旷,西岩亦玲珑。

()
笛簟平铺八尺床,脱巾高卧对疏篁。
近村得雨知何处?此地无风亦自凉。
()

稽首天王颂圣明,老臣犹幸赐馀生。曾怜傀儡空翻影,却笑樗蒲尽踏坑。

万事止堪供一醉,千秋原不问三旌。心长发短身能健,且向沧浪咏濯缨。

()

夙有岩中约,今晨得得来。
幽窗六人坐,清思一时开。
雪下宜看竹,天寒未见梅。

()

连日天街候驾归,且呼酒对早梅飞。
从来吏部高情别,右手分将老蟹肥。

()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

深红淡白已随尘,斜雨横风送却春。池上偶来间照影,霜花吹入鬓毛新。

()

正是吴蚕出火时,交交窗外一禽啼。
溪西有叶高难采,遥见青裙上竹梯。

()

梅花一笑有无间,消息徒将问定山。是水是云皆是树,老夫驴背送君还。

()

春雨暗空杂春雪,闭门十日红炉绝。寒压破衾夜悽恻,鼓角声酣千转侧。

苦竹萧萧茅屋欹,悬崖磔磔啼猿切。苍桧拂风不自支,碧桃醉晓何由得。

()

绣衾霞褥卧徘徊,啼尽天鸡唤不回。无限悲欢十年事,一宵齐向梦中来。

()

清漪闲照影,凉意满阑干。湖近秋声早,廊虚月影宽。

鹤栖庭翠湿,鱼动水香寒。欲放云来去,移将竹数竿。

()
八蛮朝凤阙,四境绝狼烟。
太平无事,超烘聚哨效梨园。
笛弄崑崙上品,筛动云阳妙选,画鼓可人怜。
乱撒真珠迸,点滴雨声喧。
()

吹台一樽酒,平昔接英游。棘闱澹墨榜,曾见成名秋。

焉知江海上,乃复同唱酬。子如清庙器,端俟识者收。

()
谢君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
我欲将诗道其事,却防流咏入京华。
()

客子畏逢秋,萧条动远愁。生涯余短褐,心事老孤舟。

对镜羞窥鬓,临风怯倚楼。无人共歌哭,肠断此淹留。

()

阴崖月常昏,旷野日生早。太行不通舟,车马畏鸟道。

草草度岁时,空慕茹芝老。不有离骚词,何能泄幽抱。

()

握手阶庭意气悬,双瞳秋水照华筵。荧煌玉树三朝后,奕叶瑶华四世前。

江左乌衣元上座,山阴鸿笔旧如椽。高台百尺云霄近,翘首飞黄入蓟年。

()
绝爱泓然一鉴渟,肯教尘土犯清泠。
祗缘较德先生似,不为争名陆羽经。
()

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

朝听乾鹊鸣,暮见灯花结。
鹊鸣灯结无定期,镜里青云看成雪。
人生百岁难长保,天上孤鸾海中老。

()
空山有畸人,家世业诗书。
齿发日益衰,所得仅绪余。
好古不自量,临文每嗟吁。
汉唐日以降,作者称欧苏。
()

下方遥忆上方僧,素月青林隔几层。钟磬声沉香篆熄,只应诗思冷如冰。

()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

清香无处着,雪中暗认,月下空闻。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

()

怀仙复问玄,倚岫且听泉。深谷时穿地,长林共隐天。

鸾书裁一纸,鹤语已千年。惆怅观棋客,胡为牵世缘。

()
老欲躬耕力弗强,但应卖药似韩康。
陈编时见古成败,旧友不知今在亡。
已返山林遗世事,尚凭诗酒答年光。
此身自笑如稊米,加损宁能系太仓?
()

论心未尽又分襟,唱彻离歌酒漫斟。杖履数陪寻往迹,乡关无那促归心。

枫林晚映烟光薄,江水秋涵雁影深。他日相思隔吴越,便风须寄短长吟。

()

东南为守慰衰颜,忧事浑祛乐事还。
鼓吹夜归湖上月,楼台晴望海中山。
奋飞每羡冥鸿远,驰骋那惭老骥闲。

()

聚散人生集渚鸿,飞鸣邂逅一宵同。
是非荣辱何劳问,共在邯郸一枕中。

()

远聘羊裘到汉庭,竟忘龙衮略仪刑。先生不为干人爵,太史何劳奏客星。

潮上严滩浮海白,山连禹穴入云青。高风千古成陈迹,唯有荒祠绕翠屏。

()

新戒几曾参古德,死人不信有神仙。
蚊虻纵使皆成佛,鸡犬何修得上天。

()

蹀躞玄圃秣,驱驰青海烟。桃花汗玉勒,杨叶展丝鞭。

得意逢都尉,长鸣逐左贤。鼓严霜耳峻,关恶夜蹄穿。

()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

芳洲春晚遍蘼芜,一抹烟光挂绿图。好鸟弄晴声剧腻,野花吹暖气流苏。

中年豪举还多少,来日往游定有无!可惜艳阳閒谢却,祇应吾道在江湖。

()
人烟断处逢仙迹,草木深时听鸟悲。
记取画工描一幅,出山长若在山时。
()

野渚烟消废垒空,闲园荒草泣秋蛩。凭高直望行人少,一片寒山万马风。

()

花前彄戏巧争新,无奈些娘道便真。总为怯输浑不展,依然钩弋赵夫人。

()

闻道归舟泊浅沙,篮舆出郭日初斜。
新传赋咏来梁苑,旧识芝兰向谢家。
遣兴只凭樽有酒,感时愁见树飞花。

()

小阁熏炉散午烟,论诗爱尔最清妍。夜灯三宿无他梦,春水明朝各自船。

茶到山中分谷雨,酒从地上品丹泉。此行若过栖真洞,寄语仙翁葛稚川。

()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
屏息诸缘入定时,脚跟下事烂如泥。
睦州片板轻担出,禅病蠲除不用医。
()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
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
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

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阐神灵。县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

赫赫姓名昭史记,巍巍功德著图经。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

()

寻碑亲拜左丞坟,谱牒都成史阙文。七百年来遗老尽,更无人说旧参军。

()

汉诏宽慈下玉京,人心天意格精诚。初欣父老扶携听,忽看风云汹涌生。

千里沾濡随渥泽,万家愁叹变欢声。南楼夜色晴方好,与子赓歌待月明。

()

抱瓮终年五亩,结茅何日三间。正拟萤飞自照,真成鸟倦知还。

()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慕义向化。归日出主。圣德深恩。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时适。部人多有。涉危历险。不远万里。

()
千里平阑,水天低处山无数。
断城孤树。
城外人来去。
欲问青鸾,杳杳随烟雾。
()

不贪春色自生香,独占园林殿众芳。谈到诗情陶靖节,老无俗韵杜秋娘。

轻烟细雨重阳路,斜日西风隐士庄。手劈双螯佳客至,一樽相对话秋光。

()
点铁成金未是灵,若教无铁也难成。
阿谁得似青荷叶,解化清泉作水精。
()
十载交盟可重寻。
剩于棠_细论心。
云障晚日供秋思,风递荷书作晚阴。
纡胜引,豁尘襟。
()
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
归来唱著中原句,却道黄花蝶也愁。
()
莫倚行台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殷勤。
白云岭上虽无数,未敢持来玷使君。
()

有客今朝别,无家何处还。
陇梅频望寄,衰柳不胜攀。
江汉淹高节,乾坤亦厚颜。

()

鲁国久仙去,诗偕芙蓉秋。
渊渊韵金石,往往余岩丘。
象贤来题舆,同声应鸣璆。

()

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

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

手剥鳞缄细细看,北堂垂白喜平安。
为怜客里多霜雪,寄得衣来正及寒。

()

飞电穿窗满室光,却从陡黑见昏黄。雷霆半夜翻龙窟,风雨终宵撼客床。

塞上诗怀尤索莫,天涯壮气独昂藏。星麾何日平康了,两国长令似一王。

()

求仁亦多途,取近惟一路。

内恕以及人,知君用心处。

()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

村居邻老圃,喘汗悯夏畦。辘轳健晚凉,月轮转天蹊。

剡剡金融沟,涓涓冰泮溪。黄萎渐苏息,绿润俄凄迷。

()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
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
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
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

琪树芊芊玉蕊新,洞宫长闭彩霞春。

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

()

一尉襄阳去,三年别旧游。烦君登岘首,拭泪望神州。

勋业男儿事,依违我辈羞。为言贤府帅,问讯橘乡侯。

()

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

意根无自性,万法本来虚。外尘都不有,三界自然无。

五蕴今何在,尽总入无馀。河沙过去佛,并在一毛如。

()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

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

()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

可人一宇宙,十顷降魔镜。彼美撰清明,令我赏兹胜。

荷芰相因依,投壶入鱼艇。龙蛇上峥嵘,两浒静相映。

()

悠悠末俗竞趋尘,落落清才自绝人。漫与弟兄为禄隐,不将簿尉绊吟身。

帽檐山郭冲风侧,艇子关河载雪新。惭愧同门相见晚,一番倾盖便相亲。

()

淮南玉为盌,西京金作枝。未若兹灯丽,擅巧昆明池。

霏微状蝉翼,连娟侔网丝。烟空不碍视,雾弱未胜持。

()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

睹史何年宫,飞跨双峨眉。又如听经塔,涌出踞地维。

不然钧天人,来下观阙随。去年曾此游,入眼未始窥。

()
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
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
行藏独倚望江楼,双燕度帘幕。
回首故园应在,误秋千人约。
()

公礼欲下格,具观人所存。
须知范孟博,岂肯伏陈蕃。

()

螺子眉峰滴。遥想像、文窗冉冉,颓鬟的的。谁遣朝天青雀舫,小泊烟江水驿。

夹岸有、钿车画戟。日至尚迟添一线,恰宵长、更照团圆月。

()
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
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
饱稻黄鸡矮,抛房紫栗新。
时来持此备,未觉野夫贫。
()

别意何如纸上禽,一飞一宿本同林。凭君折取伶伦管,吹作阳和睍睆音。

()

沅湘南去远,古戍楚云边。
山雨虫蛇出,江天螮蝀悬。
相思知后夜,重会更何年。

()

九曲逶迤引市廛,人间天上别风烟。青蓑黄犊归来晚,疑是桃源学种田。

()

历章初请外,亡状愧瘝官。为郡恩尤重,斯民治素难。

讼稀逢薄稔,诗倡得清欢。况复仁封接,焉依簟与菅。

()

伤心庾开府,书剑忆游梁。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台霜。

昨日螳螂当辙,今日豺狼当路,牛背置神光。竟访赤松去,不顾紫微忙。

()

天竺精庐晻霭中,篮舆初歇袖初通。回时管胜来时节,屋角微微转相风。

()

涡濑萦回曲水流,春风荡漾羽觞浮。群贤酣畅兰亭会,只少山人许远游。

()

石屋幽深小径斜,繁芳删尽地清华。坛荒尚谱宣尼操,畹废犹存屈子家。

霜净独馀凋后叶,泉香时泛落来花。南州高士元萧散,入室无人亦自嘉。

()
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
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
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
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
()

更烦横铁笛,吹与众山听。

()

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

公子綵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

()

永夜风林怒未平,不眠乌鹊自多惊。清霜满树禁钟断,缺月低空邻杵鸣。

燕赵浪游今日意,乾坤长笑古人情。黄尘郁郁俱无赖,拟共渔樵过此生。

()

结根僻在赣山西,风味何年入品题。物色早烦天语问,甘鲜还共橘包携。

霜馀鸟雀朝朝下,雾里鼪鼯夜夜啼。万里中原荆棘满,独拈青颗为悲悽。

()

谁种蓝田玉。碧云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羞作时妆儿女态,冷淡冰餐露沐。出尘外、风标幽独。除了留侯无此貌,便何郎、傅粉终粗俗。意凝远,韵清淑。
凉台向晚微风馥。讶银杯羽化,折取戏浮醽醁。安得梅花如许大,天遣辟除暑溽。浑不觉、鹭翘鸥浴。可恨妖妃污太液,只东林、社友追游熟。宜夜看,灿瑶烛。

()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

官人许过一年馀,官行有律不可虚。此来偶有山中便,愿公叱驭莫徐徐。

()

豆蔻花红满眼明,小帘贴燕雨如尘。踏青时节又因循。

倦蝶有情随鬓亸,远山无赖学眉颦。冷清清地奈何春。

()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