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

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朗读

《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最近修行佛法的人,很少见到不被扰乱的。
只要专注于修持,舍弃大事而从小事着手。
明智地避开繁琐的事务,不给外在的纷扰所困扰。
最后的结果,又有谁真正了解呢?

得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庄居士明白,真实没有虚假。
他断除了烦恼的根源,如烈火焚烤干草一般。
内心安定平和,魔境无法扰乱。
纵然你喧嚣不息,我依然保持宁静无声。

最终展示真实归处,如脱去破旧的布袄。
坐下来修持禅定,皓月照耀清澈的池塘。
透过生死的边界,击碎无价的宝物。
真正的大丈夫,一切皆了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佛法的心境和境界。作者通过对修行者和一般人的比较,强调了专注于修持的重要性。他提到的庄居士是一个榜样,他通过修行消除了烦恼,心地安定,不受外界干扰。诗词描绘了修行者在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超越生死的境界。最终,作者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赏,将其比喻为真正的大丈夫,超越了尘世的一切。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修行者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佛法修行的精神追求和境界。它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以及超越尘世的智慧和解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

猜你喜欢

鹤台南望白云关,城市犹存暂一还。
书出步虚三百韵,蕊珠文字在人间。
()

天末疑无路,波翻欲御风。此身忽在玉壶中。醉倒不知、南北与西东。
猎猎遥鸣草、飕飕静打篷。与君回棹碧云浓。不是思归、只为酒船空。

()
俯仰犹前日,侵寻已半春。
行因累符檄,来为阅松筠。
著脚尽可隐,是身宁属人。
云泉混麋鹿,冠剑上麒麟。
()

黄河倒流日东转,地坼天摧钟室晚。志士千秋空扼腕,谁为淮阴明不反。

忆提利剑追重瞳,邂逅关前隆准公。登坛片语定刘项,岂须垓下知雌雄。

()

春光未老杨花飞,游子此情伤别离。扳折杨柳赠离别,骎骎匹马归何时。

()

萧萧征马嘶,送客过前溪。故里别来久,家书空复题。

青山鬲津道,平楚卫河堤。它夜幽寻处,应知梦不迷。

()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

山头烽火水边营,鬼哭人悲夜夜声。

唯有碧天无一事,日还西下月还明。

()
家指西陵外,沧波去几程。
独行山雪下,孤泊夜潮生。
问路寒林迥,移舟宿雁惊。
到逢天竺客,为话别来情。
()

人寿百年三万日,有谁曾满百年来。

腾腾任运聊堪乐,汩汩劳生尽可哀。

()

潘郎小时如白玉,上学觅归如杜鹃。
当年屡过乃翁家,沽酒煮蟹不论钱。
大梁相逢初不识,黄尘渍面催挽船。

()

晨兴跨款段,徘徊欲何之。所之绿树外,纳履话幽思。

凉风生怀袖,麦饭甘如饴。暮还约复往,将子当吾徯。

()

复泉卫水还归海,吞吐漕渠是直沽。秦汉黄河非禹迹,幽燕紫气本皇都。

舳舻岁转吴江远,日月天回碣石孤。莫问凄凉元季事,古今形胜仗吁谟。

()

情知故旧长,话觉寒宵短。何如蠙珠连,未许茧丝断。

()

西风万里雁,一叶洞庭秋。群浴金沙软,潇湘霜气流。

()
舟子喧呼解缆忙,驼裘答飒冷禁霜。
行分槁项新岐路,心属毛锥旧战场。
谈笑惯陪北海酒,馥膏拟炷后山香。
诗筒傥肯生毛羽,飞到幽人梦蝶床。
()
众山环绕一溪斜,低小轩窗眺望赊。
行遣方兄寻野店,坐邀欢伯过仙家。
多情恋顶乌妙帽,不语向人黄菊花。
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于昏鸦。
()
潜山道人性疎懒,地覆天翻浑不管。
草座麻衣居绝巘,一间茅屋云常满。
颇爱云纵亦萧散,於焉誓与云为伴。
终日卧云忘早晚,梦回日照云床暖。
()
诏出凤凰宫,新恩连帅雄。
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
豪右贪威爱,纡繁德简通。
多惭君子顾,攀饯路尘中。
()
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勃窣荷衣,堕泪少干土。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

竹杖芒鞋俗纲疏,每逢绝胜更踟蹰。
但随岐路东西去,莫计光阴大小余。
彷佛桃源犹舞凤,辛勤李白谩骑鱼。

()
旧隐青山在,衰颜白发新。
推移忝前辈,疏嬾似高人。
击鼓驱殇鬼,吹箫乐社神。
家家皆有酒,莫吐相君茵。
()

宵衣自定平蛮策,大吏应存善后心。我有老亲千里外,干戈阻断岭云深。

()
一日周遭度九溪,快侬双脚净无泥。
真同落落石为枕,宁愧区区沙筑堤。
()

碧云风月无多。莫被名缰利锁。白玉为车,黄金作印,不恋休呵。
争如对酒当歌。人是人非恁么。年少甘罗,老成吕望,必竟如何。

()
君向星江结草庐,我来抵掌笑相於。
三盃碧液涨甆盏,一缕青烟缠竹炉。
剑舞春风花烂熳,琴弹夜雨竹萧疎。
明朝拄杖知何处,猿叫千山月满湖。
()
先世宦不达,少年才已雄。
何人为父执,独自振家风。
物色营求广,宾兴礼数隆。
孤寒今有望,太守汉吴公。
()

淡花疏竹旧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春燕定巢应识主,夜蛾随幌独怜侬。

池塘课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僻绝吾庐偏不厌,枕书日日卧高舂。

()

积壁非石乃积铁,日光欲留气先灭。独楸不叶狌狌啼,露顶孤巢愁列缺。

何人结椽楸树下,醉藉枯烟嚼阴雪。天笋万仞不可齧,移向云根塞蛟穴。

()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

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

()

文王在上,太姒思齐。鲁侯克昌,亦赖令妻。鉴神有顾,苹蘩在斯。

祁阳载天,作之伉俪。

()

当年北骑压杭城,奋起渡江寻旧盟。本拟郑侨成好去,宁知徐铉播文名。

从班真是觉来梦,别驾犹如退步行。上介尚能分阃去,不应班爵独公轻。

()

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况是飞鸣后,殊为喜庆多。

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莫便闲吟去,须期接盛科。

()

清时两文伯,表里吴门居。三生契晤后,八帙衰颓初。

挥毫引星汉,飞佩入云墟。佳境本已寂,芳尘未全疏。

()
芳尘休扑。
名花唤我相追逐。
浅妆不比梅_竹。
深注朱颜,娇面称红烛。
()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
饮冰食蘖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

立德齐今古,资仁一毁誉。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

处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

()
滔滔彼居士,谁得似君真。
盍驻香山社,俄抛病室身。
首邱存故我,手泽付何人。
此理本来悟,浮生一窖尘。
()

往者曾读《边令传》,云是保定陈子作。才雄法赡有根柢,菁英满前气旁魄。

我尝仿佛思其人,千里停云阻河朔。今年得遇恒山阳,斗酒论文慰萧索。

()
草满门庭隐者家,却贪禄仕醉纷华。
北山不用讥猿鹤,亦有人嘲两部蛙。
()

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

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

()
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
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溢溢。
()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

()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著被风吹。
()

秦王手笔序丹台,不错褒扬最上才。凤阙几传为匠硕,

龙门曾用振风雷。钱郎未竭精华去,元白终存作者来。

()
点检龟巢,素琴弦断余何有。
夫妻白首。
相敬如宾友。
三四孙儿,五色斑斓袖。
()

湖海平生,问几番憔悴,慵歌倦酒。坠欢偷记,付与绿笺红豆。

颦春怨晚,料有个小眉清瘦。到而今寸寸相思,都挂短亭烟柳。

()
乾坤泱漭作秋容,节物情怀两莫穷。
山雨欲来阴竟日,溪云不断气浮空。
赖存樽酒时倾绿,更有歌裙可醉红。
偶尔登临愈兴感,朱颜容易变衰翁。
()
急雨打寒窗。
雨气侵灯暗壁缸。
窗下有人挑锦字,行行。
泪湿红绡减旧香。
()

昔人画龙破壁去,余今画鲤亦龙俦。墨到鬣边忽一逸,令人也动点睛愁。

()

杨柳遮大堤,游女往何处?云破棹歌寒,鸳鸯时飞去。

()

南客之官去浙东,永嘉山水尽相容。城当斗口云生垒,寺落江心浪打钟。

松院一琴同吏隐,花时五马劝春农。未应别驾淹高足,汉署人多识蔡邕。

()

九月重湖寒意早。目断黄云,冉冉连衰草。惨别临江愁满抱。酒尊时事都相恼。
闻道吴天消息好。鸳鸯西池,咫尺君应到。若见故人相问劳。为言未分书舟老。

()

萧条九日散宾俦,裁及豋高泪暗流。总为蓼莪捐令节,敢将萸菊破牢愁。

霜严故国无鸿雁,气肃高林有鹴鸠。惭愧寓公袁相国,却缘尊酒费诗邮。

()

奔走未到我,在城如在村。出门既无意,岂如常闭门。

作诗二十载,阙下名不闻。无人为开口,君子独有言。

()

落叶残灯卧柳城,长江远海隔柴荆。久淹客路头俱白,暂想云山梦亦清。

黄鹤紫芝空谷晚,寒梅疏竹小窗晴。觉来枕上芭蕉雨,犹似松风涧水声。

()

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凤起朝霞纷绚彩,豹蒸玄雾自成章。

一时人物经题品,百代权衡属主张。漫道燕台齐跃迹,可如神相得孙阳。

()
少时曾识京华乐,老得江山怀抱开。
风月不谈辜此夕,恨随潮去与潮回。
()

象山闻说是君开,云木参天瀑响雷。好去山头且坚坐,等闲莫要下山来。

()
昔侍先君故里时,僧中最喜老璘师。
高标无复乡人识,妙寄惟应弟子知。
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期。
可人不但诗超绝,玉子纹枰又一奇。
()

寿乐长生宴,欢声满座频。
华灯留五日,今夕庆千春。
且作山中相,直诚天上人。

()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

士龙拥鼻时一笑,司马忘机只言好。野人浪测君子心,应为狂吟分枯槁。

()

一编偶尔寄穷荒,才读诗题泪已汪。古道多年堙蔓草,人间此日见文章。

三山一诺千金尽,双袖长歌五岭香。再拜雪天重阅竟,杖头瞬息到家乡。

()
()
儿归儿不归。
朝为子母欢,暮为禽鸟飞。
故居不得返,深林安可依。
此身寂寞已如此,我母在家应忆子。
()
萧然瘦鹤姿,不受世俗尘。
吾衰久矣夫,眼明见斯人。
()

君不见苍龙鬐,风雷未遇藏深池。又不见丹凤毛,失路惨淡依蓬蒿。

乘云忽起沛霖雨,向日长鸣冲紫霄。钱君磊落方少年,立地可以升青天。

()

霜杵敲寒,风灯摇梦。

()

武功开代邸,薄禄寄吴城。乃乏强弧力,而多柔翰情。

生儿怜汝慧,教子愧余伧。仲也当如仲,卿还自用卿。

()
拜章坛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
万竹梳风凉透碧,乱峰收雨晓争青。
城中佳客还相忆,月下幽泉政好听。
谁肯结茅邻远社,白家犹有旧池亭。
()
岩松偃盖不知年,寂寂秋灯宝供前。
清彻一源传万古,空山长伴白衣仙。
()
牧牛上阳坡,角挂上下经。
吴童歌且谣,皆趣皆混成。
东西两山间,饱见日月更。
归来松阴凉,夕阳满前庭。
()
白箓裁笺带玉纹,乌丝题字寄衡门。
风床展玩论书法,何似颜公屋漏痕。
()

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寄语禅林休歇去,古来仙圣本无为。

()

入厨洗手自三朝,病里羹犹手自调。为报慈帏增早膳,一时疴痛似全消。

()
十年一别两相过,前想悲欢慷慨歌。
穷去始知风俗薄,静来犹厌事机多。
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万里辛勤君旧识,重江应亦畏风波。
()

迟日浓花午,闲云小阴天。
半岩春洞水,万片晚林烟。
惭愧华巅客,来分紫府仙。

()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

三尺青桐七轸丝,匣中流水有遐思。鸣琴单父今知己,不用黄金铸子期。

()

二十馀年赋索居,各天消息隔双鱼。风尘易掷青山老,岁月堪怜白发疏。

秋影忽来何处雁,霁光疑把故人徐。寒潭潦尽烟凝紫,忍负深谈一榻馀。

()

严滩行未尽,雨气逼黄昏。峡束天疑小,溪深水不浑。

榜歌何处客,灯影几家村。最是堪愁绝,三声半夜猿。

()
万壑无声海不波,一窗油纸暮春和。
醉眠陡觉氍毹赘,围坐翻嫌榾柮多。
水暖玉池添漱咽,花生银海费揩摩。
端如拥褐茅檐下,祗欠乌乌击缶歌。
()

西风瓢笠渡江关,秋满长干待尔还。莫更十方行乞法,文殊今在五台山。

()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

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

()

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斗,争奈愁肠牵似绳。

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
卷帘人出身如燕。
烛底粉妆明艳。
羯鼓初催按六么。
无限春娇都上、舞裙腰。
()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
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
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
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