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乞米帖后

书乞米帖后朗读

《书乞米帖后》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钩铁画太师字,
从人乞米亦可怜。
五仓空虚胃神哭,
竟日悄悄无炊烟。
仙人留书方服气,
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
独不见子桑鼓琴十日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书生向他人乞讨米粮的情景,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窘迫和孤寂,抒发了对生活困苦的感叹和对追求自我修养的渴望。诗中融入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元素,表达了对仙人和道士的仰慕。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追求。首句“银钩铁画太师字”描绘了书生的身份,银钩铁画指的是书法的技艺精湛,太师字则暗示了他的文化修养。接着描述了他向他人乞讨米粮的窘迫,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可怜。“五仓空虚胃神哭”形象地描绘了他胃空虚的痛苦和内心的悲凉。

接下来的几句中,仙人和道士成为了他的憧憬对象。仙人留书表示仙人的智慧和高尚,让他受到了鼓舞和启发。而道士的辟谷期则是对道家修炼养生之道的向往,引年指的是延年益寿的愿望。这些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渴求。

最后两句“人生不食浪自苦,独不见子桑鼓琴十日雨”表达了作者对于奋斗和追求的思考。他认为人生不应该追求虚浮的享受,否则会自食其苦。而子桑鼓琴十日雨则是指的是传说中的子桑,他为了修行,连续弹奏琴十日雨,展示了对追求艺术和修养的坚持。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书生的困苦生活和对仙人、道士的向往,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既有现实的痛苦和无奈,又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憧憬,展现了宋代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

猜你喜欢

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世泽未倾,英髦代兴。

非不卓荦,绝乎径庭。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

解榻留云宿,山居事事幽。
长贫吾道在,多病此生浮。
野色连溪暝,虫声满院秋。

()
东风微破野梅心,著骨清香已不禁。
绿剌一尖双菡子,错书小字带悬针。
()
宰予居丰暇,构轩凉愈清。
尘襟当此释,暑气未尝生。
植竹助真性,弄琴宜正声。
披风兹可会,觞咏豁交情。
()

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

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

放迹山阳志尚同,至今林下仰高风。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

()
卉木日以发,中圃日以嘉。
欢言乐和景,及此鬓未华。
春风实无几,凌乱枝上花。
山阴况暮月,府仰诚可嗟。
()

清气宿我心,结为清泠音。一夜吟不足,君来相和吟。

()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
人海逢车陆用艘,仁人不遇叹游不。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国语,绝煌投阁反离骚。
此身幸免官驱使,两手独能把酒夏。
()

莫作恋豆马,直学脱韝鹰。送君秣魏刷赵,万里惬飞腾。

颇怪今人离别,出户定然复入,刺刺实堪憎。似尔最飒爽,物态直凭陵。

()

朔气初飞万树霜,惊传胡马过渔阳。从军岂乏三河少,度漠曾招六郡良。

鸣镝月寒窥雁塞,射雕云暗散龙荒。皇威赤羽劳诸将,不似周王拥白狼。

()

解印南归问五湖,昔游风月未曾孤。閒携天禄青藜杖,来坐仙人白玉壶。

碧海蓬莱今又浅,丹砂勾漏岂全无。前身恐是浮丘伯,胜事重逢蒋大夫。

()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