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瑞丱丛中懒欲眠,徐行处处迥翛然。披毛戴角人虽识,为报芒童不用鞭。
《颂古一○一首》是宋代释子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瑞丱丛中懒欲眠,
徐行处处迥翛然。
披毛戴角人虽识,
为报芒童不用鞭。
译文:
在祥云之中懒懒欲眠,
缓慢行走,到处都充满祥和。
那些身披毛皮、戴着角的人,虽然知道他们的存在,
却不需要用鞭子来威胁他们,他们自发地向我们报喜。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朦胧而祥和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祥云和神兽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瑞丱丛中”描绘了祥云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慵懒欲眠的感觉,也暗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徐行处处迥翛然”则形容了神兽在这片神奇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行走,给人以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披毛戴角人虽识,为报芒童不用鞭”将目光转向了人类。诗中的“披毛戴角人”可以理解为指代有智慧的人类,他们对这些神兽并不陌生。然而,这些神兽并不需要人类的驱使和威胁,它们自发地向人们传递喜悦和祥瑞。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祥和、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景物和意象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神奇而宁静的画面,引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共生的思考。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释子淳。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白云庵 其三。宋代。逍遥子。洞底菖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书郭子度壁。宋代。许梁。禁苑精庐是切邻,衣巾虽旧不沾尘。钟鱼声里吟连晚,花柳香中醉过春。和玉重泥烧药灶,买丝新接钓鱼纶。绕湖十万人家住,如此清闲有几人。
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唐代。李绅。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霄起爱憎。惆怅旧游同草露,却思恩顾一沾膺。
问物初和尚。宋代。广利寺僧。一封诏出禁庭中,催起慈峰住鄮峰。今日开堂宣妙法,祥云瑞气罩虚空。
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唐代。李忱。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希夷先生睡岩前新凿五龙池诗五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今古三更梦,乾坤一撮尘。君看长睡者,元是独醒人。
南中春意。唐代。钱起。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客游南海曲,坐见韶阳早。旧国别佳人,他乡思芳草。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鹧鸪天(灯市书事)。宋代。史达祖。御路东风拂醉衣。卖灯人散烛笼稀。不知月底梅花冷,只忆桥边步袜归。闲梦淡,旧游非。夜深谁在小帘帏。罘_儿下围炉坐,明处将人立地时。
送张次珊通政归湖北。清代。左绍佐。已听斯人去,时危当奈何。三年同白社,六月渡黄河。匹马关程远,惊蝉驿路多。我魂招不得,合眼是兵戈。
再和 天竺寺。宋代。廖刚。好山堆翠拥金莲,花屋笼云傍石泉。秋沼英蕖半开谢,直须饶占一壶天。
和陈御带见贻。宋代。曹勋。汉室文章远业成,斗南英气为时生。新兼带插严天仗,夙展韬钤卫帝营。四塞羌戎知号令,五军貔虎畏威名。中兴方倚军容振,功业行看衮绣荣。
和彦威纪事二首。宋代。程公许。民劳无诉卒长片,安得天河洗甲兵。虎出柙谁当任责,鸟伤弓后可无惊。峡山风雪清尊共,楚泽云涛去棹轻。忧国宁忘丝发补,忍随时态慕鲜荣。
游百家岩杂诗。元代。王恽。月池悬溜落苍洼,岩窦分居可百家。不羡碧澜秋色好,倚天惊绝赤城霞。
清平乐 饮月湖王氏垆题壁。清代。姚燮。雨萦烟袅。堤上多芳草。风送酒香帘挂了,画髻垆头人小。小帘飐上游丝。小窗坐对文漪。密密疏疏杨柳。三三两两黄鹂。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贺新郎(端午)。宋代。詹无咎。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车中望颐和园有感。清代。林纾。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十四。清代。蒋士铨。愁向欢场起。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共回首、雁声里。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有锦瑟、吟编曾毁。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出西岩下寄萧翀。元代。刘崧。云岩西麓石林开,便拟从君卜筑来。乱后有田谁种得,好山过尽首空回。
送陈进士之京。明代。张弼。老我餐霞东海西,与君只隔碧琉璃。于今跨却金鳌去,红日扶桑丹凤啼。
探梅分韵得香字。宋代。于石。绝壁两屦云,荒村半桥霜。孤往欲何之,林下幽径长。寒梅在何许,临风几徜徉。谁家断篱外,一枝寄林塘。水静不摇影,竹深难护香。无言独倚树,山空月荒凉。
出朝赋归来好 其二。宋代。徐经孙。归来好,两岁引年章屡草。圣恩宽辱不容闲,今得生还真大造。
岁寒知松柏。宋代。黄庭坚。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渡江四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滔滔江汉流,归海自有时。皎皎众星出,明月敛其辉。竞智未必是,逃名未为非。金马可陆沉,酣饮不复疑。东方玩世士,执戟岂告疲。井丹著高洁,磨涅难磷缁。平生薄禄计,果协沧洲期。济江且远游,乘桴得吾师。
三阁图。元代。杨维桢。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沉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彩云里。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球。彩绘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州别幸千花株。回鹃队,鸦群呼。夜半卷土昌泸渝,黄茅缚髻口衔璧。草降表,王中书。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
长相思。宋代。续雪谷。 心悠悠。恨悠悠。谁剪青山两点愁。笙寒燕子楼。晓星稀。暮云飞。纤就回文不下机。花飞人未归。
和闽人龚玉峰韵。宋代。何梦桂。猛拍阑干赋感伤,十年往事几回肠。宁能璧与头俱碎,安得车将臂怒当。太傅长沙悲鹏鸟,中郎北海牧羝羊。天荒地老英雄尽,万古青山只故常。
谢陈季常惠一揞巾。宋代。苏轼。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好带黄金双得胜,可怜白苎一生酸。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史庸庵太守以邢襄志见寄因赠。明代。释今无。邢襄久借淮南牧,端水搴帷万里同。五马共吟高李白,专城异绩继包公。矶边掷研江潭碧,秋里书怀岭树红。萧寺锦笺传秀句,一天明月想云中。
南浦 秋水,再叠前韵。清代。曹贞吉。片月映寒汀,碧澄澄,人对江山清晓。绿净绕柴扉,晴几上、巳有垂杨先扫。芦花似雪,连拳鹭占圆沙小。淡抹遥天浑一色,夹岸粘云衰草。百川争赴长河,看鱼床灯火,黄昏近了。白露老蒹葭,清歌发、无数采莲船到。平湖浩渺,芙蓉落尽空潭悄。又是霜明波冷后,此际捞虾人少。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唐代。方干。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唯应化行后,吟句上闲楼。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五。清代。王季珠。多男到处蒙称福,巴望成丁却也难。疗病愿为天赦犯,占庚乞解女伤官。青蛙夜鼓梅天雨,黄犊晨犁麦气寒。收数预知蚕豆好,春雷不动报平安。
冬日奚兰室老友见访喜而有作。明代。朱谏。江村寒月客来稀,坐对梅花半掩扉。灯火最怜清夜话,溪山偏爱故人归。酒尊欲尽还堪泻,世路无情巳息机。相见不须悲白发,山林钟鼎总成非。
征西回。元代。刘秉忠。春回三月过西州,芳草青青不断头。多少冻溪凝住水,尽随归客向东流。
别子与。明代。王世贞。江左吾与徐中行,相逢一言心遂倾。蓬累世事岂足齿,所不醳然千载名。吾其阴崖振孤木,子独阳野敷群英。声华落落敢伯仲,肝胆炯炯无平生。忆为子昔歌击鹿,豪气尽压长安城。琥珀下坠鸾刀紫,葡萄寒摧大白明。长歌自令浮云合,双眼忽向高空横。惊枝一羽破秋色,万象頫首随南征。荆轲曼声渐离筑,易水凝流如欲鸣。故乡鲈鱼无不有,击鲜者谁人得否。眼前豪杰难称意,君不见徐卿尚逐衣冠走。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宋代。文天祥。正将徐榛,温州人。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归行府。后生精练,以笔札典机密,小心可信。予被执,榛得脱,自惠州来五羊,愿从北行。扶持患难,备殚忠款。道病,至丰城死焉。
浣溪沙(漫兴作)。宋代。辛弃疾。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即目二首 其二。明代。李达。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梨花得红字。金朝。雷渊。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脸真成一笑空。雨细无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丰融。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
泼墨池。宋代。曾极。二酉珍储已遍窥,仙班宁肯列愚痴。注经穴石须勤苦,留得千年泼墨池。
陪翟三游平州东城。金朝。元吉。老境逢春色,平州聚德星。不堪歌敕勒,并欲案丁零。雪泥残年白,山呈太古青。殊方更分手,莫角若为听。
茅包锦。明代。吴与弼。偶然见说茅包锦,此语端为知者辞。慎勿妄将茅作锦,免令堪鄙又堪嗤。
霅城重会修蘋州。宋代。释文珦。江湖身不定,十载别年兄。忽尔重逢面,翻疑是隔生。湿云行有路,细雨落无声。惆怅还分手,扁舟出郡城。
三部乐。宋代。方千里。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