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宋代。释宗杲。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宗杲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传达着佛教思想和修行的意蕴。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毡本是吾家物,
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
万年松上一枝藤。
译文:
青毡本是我家的东西,
今天重归于旧日的僧人。
如何报答宝贵的圣恩呢,
万年松树上的一枝藤。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宗杲对佛教修行中的感激之情。诗人把青毡比作自己的家产,用以象征世俗的欲望和财富。然而,他今天将青毡归还给了僧人,表达了他放弃了世俗追求,选择修行佛法的决心。他对佛法所带来的珍贵恩典充满了感激之情,但他也深知自己无法用世俗的财富来报答这份恩情。最后一句以松树上的一枝藤为比喻,表达了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佛法,寄托了他对佛教修行的热切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而朴素,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宗杲的虔诚和感激之情。通过对物品的象征性运用,诗人表达了他放下世俗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决心。他意识到佛法给予他的恩典是无价之宝,而他却无法通过物质财富来报答。最后一句所借用的松树和藤蔓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佛法的决心和虔诚。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内涵,传递了佛教修行者对佛法的真诚追求和奉献精神,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山阴舟中。清代。周起渭。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新居。宋代。刘攽。举世同逆旅,此身那拙谋。趣营容膝地,适似种瓜侯。药饵扶多病,躬耕强隐忧。弹冠仍应客,车马肯淹留。
题长松二首。宋代。何耕。路穷山百转,云拥木千章。蕞尔人间世,萧然古道场。龙神森拱卫,旱魃走祈禳。地远斋厨薄,重来剩裹粮。
松。唐代。李峤。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题阎立本职贡图临本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周王职贡朝万邦,右相丹青古无双。好本不应天下独,解如明月印千江。
渚宫江亭寓目。唐代。齐己。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过台城感旧。唐代。沈青箱。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
赠苏小。唐代。李涉。地人仙人家洛浦,闻道新年年十五。巧转明眸双剑连,开妆一面千花吐。流苏帐,云母屏,碧罗作卷花亭亭。昆崙阿母暗钩引,东海麻姑投姓名。梭能织诗筝解语,鸳鸯难称烟波侣。偶逢曼倩巧言词,不觉投花忽相许。自言夫婿心不骨,黄金买笑轻侯王。掌中看舞腰欲断,暗里听歌愁满堂。莫学为云去无迹,巫山高高接天碧。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百室机杼,衣褐具宜。民以卒几,神实惠之。言举祀典,答神之釐。有篚斯陈,振古如兹。
至王家庄风沙骤作。明代。黎民表。知是山阴近,风威特地寒。惊沙鸣索索,落叶聚团团。铁笥腰间重,戎衣马上难。章台冶游子,不向塞垣看。
沁园春 题柳如是小像。清代。王贞仪。彼美人兮,河东旧氏,名姓争传。问底事蛾眉,爱才念切,改装巾帻,择士心坚。翠袖相投,红裙难认,老去尚书已可怜。休记取,恁茸城诗句,久地长天。只今回首当年,蓦京口、扁舟桴鼓阗。更不较顾娘,泥涂容面,羞它卞女,泪洒兰笺。道服随身,青丝毕命,含笑章台质独捐。尤堪叹,便青楼如许,若个名全。
咏墨纱灯(杭州元夕席上作,一时罢唱)。明代。曹学佺。质裂横疑水,光生薄似苔。凭将彩笔画,认作剪刀栽。鸟向空中度,花从镜里开。细看若无力,不畏晓风催。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二。南北朝。萧衍。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题临安西湖。宋代。高孝璹。珠帘白舫乱湖光,隔岸龙舟舣夕阳。今日欢游复明日,便将京洛看钱塘。
送杨起之安岂录判。宋代。陆文圭。芍陂茫茫古边城,伏犬相闻今乐上。产交兵往中流水,避乱居民尚遗堵。似闻此地岁岂穰,要得清官手摩拊。君才天马足神骏,老大去年参选部。间中实历神风宝,液右先声动官府。争看祖道车骑众,力疾登途霜月苦。墙东故人懒出门,浊酒黄花对谁舞。
题程孺人贞一。明代。唐胄。白发今如此,浮生只是过。心将遗托了,人奈未亡何。巾栉尘缘薄,纲常世教多。清风金管字,千古谅难磨。
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 其一。明代。谢榛。长亭别酒见平生,越水吴山去国情。欲采江蓠何处泊,一帆秋雨听潮声。
感怀二首。宋代。陈棣。道义年来胜,幽居兴倍长。望随愁共远,懒与事相妨。斜月光生座,修梧影转廊。是心无起灭,世态自炎凉。
东风第一枝。唐代。无名氏。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雪艳凝酥,冰肌莹玉,嫩条细软。歌台舞榭,似万斛、珠玑飘散。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青萼点、绛唇疏影,潇洒喷、紫檀龙麝。也知青女娇羞,寿阳懒匀粉面。江梅腊尽,武陵人、应知春晚。最苦是,皎月临风,画楼一声羌管。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一。清代。黄遵宪。插花浇水拂杨枝,台笠相从拜墓碑。迎佛诵经邀客酒,忌辰算到百周时。
和李子微村居二首 其一。元代。张宇。健羡南溪老,幽居水石间。心无尘事汩,身与白云閒。院静深藏竹,墙低易得山。蒲团香一炷,花落鸟
少年行。宋代。宋祁。君不见汉家五陵诸少年,白马骊驹大道边。紫纶裁帽映两纽,黄金错带佩双鞬。经过主第赐绿帻,归宴前堂罗曲筵。长安多逐韩嫣弹,别藏仍收张氏钱。传言天子将羽猎,千乘万骑向甘泉。奉车金吾共驰骋,外家戚里见招延。径去平冈驰狡兔,虚弯天际落飞鸢。朅来别馆恣行乐,胡姬当罏酒十千。薄暮聊归渭桥曲,明旦复会黄山前。
早过邹滕。明代。葛一龙。微月隔云照,行将东曙拂。细细雨光动,霏霏舆梦入。青火不出地,荒鸡才唱一。残邑两三家,阴风哨枯骨。
和酬李殿院以野将游吴蜀二首。宋代。魏野。携得筇枝背得琴,欲浮蜀浪陟吴岑。本期胜境酬双眼,却恨虚名阻片心。出似蓬飘宁免醉,住如匏系不妨吟。重酬雅咏重思想,太守相留意最深。
九日午后独登南山。清代。陈忠平。懒佩萸囊漫拾梯,袷衣但有影相随。荻洲乍冷鸥先觉,山菊孤芳蝶未知。日入青波同澹宕,云摇白草各披垂。纷纷雁字吟肩过,却把幽怀写寄谁。
和平甫招道光法师。宋代。王安石。鍊师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与肱。于总持门通一路,以光明藏续千灯。从容发口酬摩诘,邂逅持心契慧能。新句得公还有赖,古人诗字耻无僧。
行香子。唐代。无名氏。净扫尘埃。惜取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
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宋代。方岳。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青社驿遇同年苏比部兄北上有赠。明代。王世贞。小驿灯垂烬,无言思欲飞。十年君执戟,双鬓客沾衣。白骨徵求在,黄金故旧非。帝京如有问,早晚北山薇。
金钱花。唐代。皮日休。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寄致政吴虞部。宋代。王安石。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宋代。刘克庄。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
茅花岭。明代。潘希曾。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宋代。章甫。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颂古三十九首。宋代。释道枢。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
叙雨:。宋代。张耒。雨山之泉兮冽以清,淳注万古兮无亏盈。应龙蟠守兮谨防扁,有神司之兮帅群灵。神君曷处兮山之穹,云郛雾阙兮都邃宫。腾驾逸景兮驭清风,上友仙圣兮佑帝躬。惟今之旱兮非神曷愬,家无余粮兮麦不庇雨。土飘尘扬兮迷行错步,魃威孔张兮炽莫予御。挹水一勺兮荐羔豚,曷求于水兮神实凭。土有蔬兮林有实,芼馨香兮葅芳郁。神我飨兮临我堂,酌芝醑兮御椒浆。巫甚只兮时甚良,哀我疾兮降我祥。神君仁兮念下民,抚民灾兮号帝阍。帝念神君兮诏雨官,叱驭六龙兮奋互飞。骞掣飞电兮鼓雷震,俾霈尔泽兮正无限。山灵川怪兮更腾奔,角毛羽鬣兮烂鳞鳞。前幢后旆兮玄双轮,椎轰喧呵兮翻乾坤。神龙九鬣兮杂蛟鲲,瞠眼飞涎兮翻伏潜羲和兮止星辰,一洒万里兮倾河津。妖风失威兮敛以奔,魃濡厥裳兮伏以蹲。槁苏焦泽兮息惔焚,优渥润沃兮无涯垠。菽麰诜诜兮奋裳绅,秋种既即兮农则勤。既足而止兮披雾昏,朝阳清明兮敛游尘。功成不居兮驾归云,空山寥寥兮夜无闻。灵泉幽幽兮湛奫沦,竭诚莫报兮仁哉君。
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唐代。高适。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千秋岁·咏夏景。宋代。谢逸。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宋代。王安石。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