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

偈颂十四首朗读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宗杲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传达着佛教思想和修行的意蕴。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毡本是吾家物,
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
万年松上一枝藤。

译文:
青毡本是我家的东西,
今天重归于旧日的僧人。
如何报答宝贵的圣恩呢,
万年松树上的一枝藤。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宗杲对佛教修行中的感激之情。诗人把青毡比作自己的家产,用以象征世俗的欲望和财富。然而,他今天将青毡归还给了僧人,表达了他放弃了世俗追求,选择修行佛法的决心。他对佛法所带来的珍贵恩典充满了感激之情,但他也深知自己无法用世俗的财富来报答这份恩情。最后一句以松树上的一枝藤为比喻,表达了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佛法,寄托了他对佛教修行的热切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而朴素,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宗杲的虔诚和感激之情。通过对物品的象征性运用,诗人表达了他放下世俗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决心。他意识到佛法给予他的恩典是无价之宝,而他却无法通过物质财富来报答。最后一句所借用的松树和藤蔓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佛法的决心和虔诚。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内涵,传递了佛教修行者对佛法的真诚追求和奉献精神,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

猜你喜欢

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

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

举世同逆旅,此身那拙谋。趣营容膝地,适似种瓜侯。

药饵扶多病,躬耕强隐忧。弹冠仍应客,车马肯淹留。

()

路穷山百转,云拥木千章。
蕞尔人间世,萧然古道场。
龙神森拱卫,旱魃走祈禳。

()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

周王职贡朝万邦,右相丹青古无双。好本不应天下独,解如明月印千江。

()

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

新鸿喧夕浦,远棹聚空湾。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
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
()

地人仙人家洛浦,闻道新年年十五。巧转明眸双剑连,开妆一面千花吐。

流苏帐,云母屏,碧罗作卷花亭亭。昆崙阿母暗钩引,东海麻姑投姓名。

()

百室机杼,衣褐具宜。
民以卒几,神实惠之。
言举祀典,答神之釐。

()

知是山阴近,风威特地寒。惊沙鸣索索,落叶聚团团。

铁笥腰间重,戎衣马上难。章台冶游子,不向塞垣看。

()

彼美人兮,河东旧氏,名姓争传。问底事蛾眉,爱才念切,改装巾帻,择士心坚。

翠袖相投,红裙难认,老去尚书已可怜。休记取,恁茸城诗句,久地长天。

()

质裂横疑水,光生薄似苔。
凭将彩笔画,认作剪刀栽。
鸟向空中度,花从镜里开。

()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
珠帘白舫乱湖光,隔岸龙舟舣夕阳。
今日欢游复明日,便将京洛看钱塘。
()

芍陂茫茫古边城,伏犬相闻今乐上。
产交兵往中流水,避乱居民尚遗堵。
似闻此地岁岂穰,要得清官手摩拊。

()

白发今如此,浮生只是过。心将遗托了,人奈未亡何。

巾栉尘缘薄,纲常世教多。清风金管字,千古谅难磨。

()

长亭别酒见平生,越水吴山去国情。欲采江蓠何处泊,一帆秋雨听潮声。

()

道义年来胜,幽居兴倍长。

望随愁共远,懒与事相妨。

()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
雪艳凝酥,冰肌莹玉,嫩条细软。
歌台舞榭,似万斛、珠玑飘散。
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
()

插花浇水拂杨枝,台笠相从拜墓碑。迎佛诵经邀客酒,忌辰算到百周时。

()

健羡南溪老,幽居水石间。心无尘事汩,身与白云閒。

院静深藏竹,墙低易得山。蒲团香一炷,花落鸟

()

君不见汉家五陵诸少年,白马骊驹大道边。
紫纶裁帽映两纽,黄金错带佩双鞬。
经过主第赐绿帻,归宴前堂罗曲筵。

()

微月隔云照,行将东曙拂。
细细雨光动,霏霏舆梦入。
青火不出地,荒鸡才唱一。

()
携得筇枝背得琴,欲浮蜀浪陟吴岑。
本期胜境酬双眼,却恨虚名阻片心。
出似蓬飘宁免醉,住如匏系不妨吟。
重酬雅咏重思想,太守相留意最深。
()

懒佩萸囊漫拾梯,袷衣但有影相随。荻洲乍冷鸥先觉,山菊孤芳蝶未知。

日入青波同澹宕,云摇白草各披垂。纷纷雁字吟肩过,却把幽怀写寄谁。

()

鍊师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与肱。于总持门通一路,以光明藏续千灯。

从容发口酬摩诘,邂逅持心契慧能。新句得公还有赖,古人诗字耻无僧。

()
净扫尘埃。
惜取苍苔。
任门前、红叶铺阶。
也堪图画,还也奇哉。
()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

小驿灯垂烬,无言思欲飞。十年君执戟,双鬓客沾衣。

白骨徵求在,黄金故旧非。帝京如有问,早晚北山薇。

()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
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
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
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
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
()

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
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
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
()
雨山之泉兮冽以清,淳注万古兮无亏盈。
应龙蟠守兮谨防扁,有神司之兮帅群灵。
神君曷处兮山之穹,云郛雾阙兮都邃宫。
腾驾逸景兮驭清风,上友仙圣兮佑帝躬。
()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逸气旧来凌燕雀,

高才何得混妍媸。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
楝花飘砌。
蔌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