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南州北州,万绪千头。钓丝绞水,纸捻无油。鹤神飞上天,土宿骑黄牛。大海有十件奇物事,未曾说著。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州北州,万绪千头。
钓丝绞水,纸捻无油。
鹤神飞上天,土宿骑黄牛。
大海有十件奇物事,未曾说著。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对比,表达了世间万象之间的奇妙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运用了南州和北州、钓丝和绞水、纸捻和无油、鹤神和土宿、黄牛和飞上天、大海和十件奇物等对立对比的形象,勾勒出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丰富的世界,通过这些意象和对比,传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与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思想。首句“南州北州,万绪千头”通过南北州的对立和万绪千头的形象,展示了世界的辽阔和复杂。接下来的几句中,“钓丝绞水,纸捻无油”揭示了世间事物的微妙和矛盾,传达了物质世界的无常和虚幻。而“鹤神飞上天,土宿骑黄牛”则展示了超越尘世的神秘和平凡生活的对比,呈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追求卓越的渴望。
最后一句“大海有十件奇物事,未曾说著”则增加了神秘感和开放性,暗示了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和未知之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通过对立和对比的手法,将世间万象融入其中,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对比,打破了常规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丰富而深刻的诗意。读者在欣赏时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其中所传达的哲理和美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联系,探索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下第。宋代。薛嵎。寸晷场中较尺寻,荣亲无路泪盈襟。一贫谁过箪瓢巷,百口难宽儿女心。昨梦重圆知误喜,平生失计为工吟。近来文体尤趋薄,古道何由可语今。
阳罗堡歌。元代。陈孚。阳罗残堡高巑岏,乱山势如秋蛇蟠。长江西来五千里,雪涛怒溅秋风寒。忆昔王师驻江上,旌旗百万腾龙鸾。江神俛首不敢喘,镜平河碧无惊湍。乾坤一统自此始,坐见北极朝衣冠。我来蕲黄望夏口,彷佛但认烟波竿。渔鼓数声起何处,白鸟飞尽青天宽。鲩公盈尺不论价,翛然一笑生清欢。兴亡往事谁复问,矶头石老苍苔乾。津鼓急催渡江去,又见晓日浮晴峦。
风雨不已川流渺漫感事叙怀柬我同志。明代。蓝智。云雷中夜兴,风雨达清旦。开门山木昏,隐几波澜乱。鹳鹤下空庭,蛟螭上高岸。舟航远树杪,石壁中流半。黍豆或漂流,蓬蒿乃滋蔓。北风不扫除,南海尽弥漫。乃知兵戈气,郁结久不散。坤轴恐欹倾,阳乌失光灿。伤时转凄凉,涉世正忧患。微躬愧鸟雀,何由塞天汉。
秋塘晓望。唐代。吴商浩。钟尽疏桐散曙鸦,故山烟树隔天涯。西风一夜秋塘晓,零落几多红藕花。
题梅坛。宋代。曹仙家。汉代梅君此炼丹,古坛翠駮藓花斑。目穷鸟道青天远,榻转松阴白日闲。烟隔楼台分象外,风吹钟磬落人间。不知乘诏冲升后,几度飞鸾到旧山。
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明代。伍瑞隆。高秋不尽客愁宽,咫尺山楼一晤难。我已伤心惊往事,君还良夜忆清欢。歌来白玉魂堪断,哭罢青山泪未残。一片灞陵驴上月,几时携手雪中看。
哭张管文。明代。佘翔。运筹久矣闻黄石,辟谷飘然访赤松。却恨吟魂招不得,只留诗草在江东。
送许户曹。唐代。唐彦谦。沙头小燕鸣春和,杨柳垂丝烟倒拖。将军楼船发浩歌,云樯高插天嵯峨。白虹走香倾翠壶,劝饮花前金叵罗。神鳌驾粟升天河,新承雨泽浮恩波。
香港感怀十首。清代。黄遵宪。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臧郎中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素履存诚厚,虚怀待物真。乡闾昔相接,朋友世弥亲。遗札蝇头强,长阡马鬣新。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
赋咏得神仙诗。南北朝。阴铿。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洪厓与松子。乘羽就周王。
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人间天上,绛幄银屏。
回头蓦听歌声。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春从天上来 旅食钱唐,喜家果亭叔典试南来,于其出闱也,赋一词赠之,时乙卯九月十日。清代。徐釚。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人间天上,绛幄银屏。回头蓦听歌声。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返瑶京。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荷叶杯 二首 其一。清代。屈大均。图取玉颜酡甚。多饮。吹醒畏东风。桃花要与尔相同。红么红。红么红。
吴城览古。唐代。陈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花。唐代。戴叔伦。花发炎景中,芳春独能久。因风任开落,向日无先后。若待秋霜来,兰荪共何有。
次韵赠国亮经历。明代。方孝孺。君侯昔筮仕,匹马之幽并。先子守东藩,始结邻壤盟。宁知十载后,握手山中行。鬓发白欲尽,韬光复潜声。话旧若梦觉,痛饮张华灯。尚欣古义敦,爱余均父兄。雨洗秋色净,群山拥前楹。山鸟喜客来,飞鸣似相迎。
寄豫章公三首。宋代。陈师道。生须百斛买双鬟,水截龙章试虎斑。老觉才粗浑不称,自携云月泻湲潺。
送李兵曹赴河中。唐代。钱起。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骊珠难隐耀,皋鹤会长鸣。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寒蝉思关柳,匹马向蒲城。秋日黯将暮,黄河如欲清。黎人思坐啸,知子树佳声。
表夏十首 其三。唐代。元稹。江瘴炎夏早,蒸腾信难度。今宵好风月,独此荒庭趣。露叶倾暗光,流星委馀素。但恐清夜徂,讵悲朝景暮。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真和。清代。佚名。玉磬含香,金炉既馥。风驭泠泠,云坛肃肃。杳归大象,霈流嘉福。俾宁万邦,无思不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唐代。白居易。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晓寒。宋代。陆游。悠悠残梦伴残更,万木风号晓气清。鸡唱欲阑闻井汲,月痕渐浅觉窗明。突烟腾碧炊初动,衣焙堆红火已生。小合翻书裘褐暖,早朝霜滑媿公卿。
春闺杂咏·寄书。宋代。华岳。一书欲写寄云鬟,更把春衫裹素蛮。欲识相思谁最切,泪痕令作鹧鸪斑。
赋得檐燕。唐代。皇甫冉。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独坐。宋代。陆游。巾帽欹倾短发稀,青灯照影夜相依。穷边草木春迟到,故国湖山梦自归。茶鼎松风吹谡谡,香奁云缕散馡馡。羸骖敢复和銮望,只愿连山苜蓿肥。
会稽偶作二首。宋代。李洪。西陵渡口望吴山,独策羸骖兴惘然。竹树幽深皆可老,江山信美只随缘。知章得请千秋观,太白狂歌一酒船。更拟迟留探禹穴,梅梁风雨暗云烟。
李德迈挽诗。宋代。魏了翁。鸣嘤出谷邈难亲,断雁辞行不可群。论事期期箝在口,逢人頟頟齿穿龈。乾坤许阔犹有碍,风雨满前如不闻。肠断天津邵夫子,东篱掩泪立孤云。
知卢可庵教谕鼓歌。宋代。何梦桂。崇牙枞枞,贲鼓逢逢。始作这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雷震一声草木拆,蠖信其屈龙起蛰。天地訢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矇瞍一鼓歌辟雍,始与斯民发童蒙。大胥再鼓徵学士,复与学者开天聪。当其俎豆前陈,甫掖山立。缀兆序位,登降终日。吾故鼓之以相礼,所以作尔之强力。乃若冠盖孔孟,佩服程朱。鸡鸣而起,亦步亦趋。吾故鼓之心戒晨,所以觉尔之迷途。至若理欲昏明,义利白黑。夕惕不谨,日省何益。吾故鼓之以谨昏,所以使尔非心之必斥。呜呼,鼓人职废周礼湮,方叔入汉鼓收声。举世聩聩呼不应,千载孔堂比竹音。镗然一鼓惊雷霆,撼动天地众耳醒。昌黎老死石鼓裂,愧我才薄争奈此鼓文。
别云台观同宿饶益寺与魏野联句。宋代。薛田。自古人人足叹嗟,閒游得侣复堪夸。可怜十宿无喧杂,不在僧家即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