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颂示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诗中描述了印章的不同形态与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印空印水印泥,
无言桃李成蹊。
随分纳些税赋,
牧牛溪水东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印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印空印水印泥”暗示了印章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印章代表着权力与身份,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如空印、水印和泥印,象征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接着,诗中提到“无言桃李成蹊”,这句诗意蕴含丰富。桃李是指花草树木,成蹊表示形成小路或小径。这里的意思是,桃李花草虽然没有言语,但它们通过自身的美丽和芬芳,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这也可以引申为人们不一定需要言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品质,同样可以传递出美好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诗的下半部分提到“随分纳些税赋,牧牛溪水东西”。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应当按照自身的能力和地位,遵守纳税的义务,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同时,诗中牧牛和溪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流动性。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印章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呈现了作者对人们应当承担责任、追求美好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漫歌行。明代。曹于汴。白浪如山海若怒,万石之舟一粟沦。几人方竞渡,几人方问津。亦闻炎荒成白骨,徘徊铜柱颜为忻。白骨枯不灵,辛苦谁为陈。中心有所驱,四体不相仁。周道有华堂,桂栋柏为梁。琼玖为茵席,椒兰何芬芳。苦乐一以殊,归去畴踟蹰。为谢行役子,勿劳相招呼。
送王允恭归庐陵兼简王子让。明代。乌斯道。西津仓卒送归船,未尽清樽话昔年。感子远投双白璧,嗟予空守一青毡。天开左蠡湖光迥,月满南山桂影圆。若见古城三当老,为言消息底茫然。
得肃之近集快读数遍作诗三首 其二。明代。郭之奇。纸上声疑出,篇终意有馀。理于玄引淡,神以静来虚。幽涧流清澈,高云诏卷舒。掀髯兼面壁,吾欲问其初。
春晚出游六首 其一。宋代。陆游。风急名花纷绛雪,土松香草出瑶簪。且呼野艇西村去,未必微云便作阴。
赠上都先业大师。唐代。李中。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寒夜与伯氏晏坐。宋代。宋祁。对拥圆炉坐,萧然念变衰。树鸣馀叶乱,灯战暗花危。罇酒伯仲雅,园荆兄弟枝。陶陶且相乐,低月半遥帷。
夜过庾园用张锦堂刺史韵。宋代。王称。客来名胜地,花草谢春香。落拓风凋木,荒寒菊傲霜。夜磷生屐齿,秋雨蚀诗坊。独有旧时月,依然过石廊。
踏莎行 和午堂丈。清代。吴灏。客岁匆匆,流光似旧。一年一度灯花有。梅花落了又桃花,归时紫燕还相凑。浅梦依依,微微更漏。轻寒乍暖春时候。无情省得寸心安,情多会被眉儿皱。
谒贺郡大父清白龙公 其二。明代。张萱。中原旗鼓忆相当,并辔联翩入建章。自笑耦耕今桀溺,曾同题柱旧田郎。千金不买长门赋,六月谁飞易水霜。见说怜才更怜旧,不妨颠倒着衣裳。
西楼曲。金朝。元好问。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今年区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六。明代。王立道。惠山泉品逼中泠,阳羡仍留楚颂亭。种橘煮茶应不俗,懒看踪迹逐浮萍。
上巳饮于湖上。宋代。孔平仲。城南春已老,湖上雨初晴。草作忘忧绿,风为解愠清。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酒影低云木,歌声伴画莺。赏心残蕊在,幽曲小舟横。却笑兰亭会,吟诗半不成。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唐代。苏颋。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迎真。唐代。陆龟蒙。九华磬答寒泉急,十绝幡摇翠微湿。司命旍旌未下来,焚香抱简凝神立。残星下照霓襟冷,缺月才分鹤轮影。空洞灵章发一声,春来万壑烟花醒。
谢池春。宋代。陆游。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小园林、时时醉倒。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叹功名、误人堪笑。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挂朝衣、东归欠早。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恨樽前、送春人老。
怀溧尹王从喜。明代。刘麟。记得空堂酌我时,角巾清夜雨丝丝。道机谈罢双凫去,秋草芊芊满路岐。
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四首 其四。明代。陆深。天子冈头路,风云北斗高。穿林回雉扇,度岭耀龙袍。
春秋战国门。田文。唐代。周昙。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秦关若待鸡鸣出,笑杀临淄土偶人。
风入松 赠画师。元代。沈禧。隐君家住白云深。华发已骎骎。芒鞋蹋破莓苔径,何曾惮、石磴崎嵚。问酒每过村店,访僧时叩禅林。归来高卧北窗阴。名利不关心。半生清乐甘吾分,箪瓢饮、不慕腰金。胸次包含丘壑,笔端幻出云岑。
寄杨协律。唐代。韦应物。吏散门阁掩,鸟鸣山郡中。远念长江别,俯觉座隅空。舟泊南池雨,簟卷北楼风。并罢芳樽燕,为怆昨时同。
南歌子·草色裙腰展。宋代。石孝友。草色裙腰展,冰容水镜开。又还春事破寒来。一夜东风吹绽、後园梅。糯瓮篘香酿,熏炉续麝煤。休惊节物暗相催。赢取大家沈醉、探春杯。
感怀 其二。清代。李端临。菖蒲邂蚤虱,蚰蜒引可怵。奇香衣恣薰,损肺毋乃疾。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
九日雨中寄玉清道侣。元代。吾丘衍。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蝶恋花·百尺游丝当秀户。宋代。李弥逊。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读唐人及半山诗。宋代。杨万里。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欲割诗坛。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
思贤。宋代。黄庭坚。杨家事业绝当时,百家疏通问不疑。高文大册书鸿烈,润色论思禁林杰。堂堂司直社稷臣,谏有用否不辱身。劲气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婴龙鳞。忍能持禄保卒岁,归去求田问四邻。今时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我来回首行路难,城郭参差夕照闲。风急饥乌噪乔木,孤坟牢落具茨山。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宋代。辛弃疾。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下竺寺。宋代。周野斋。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鸟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野水流诗叶,天香袭道林。云根有桂树,应待月中寻。
赠汝载 其一。明代。韩上桂。灿灿园中花,萋萋江上草。令节既密移,万卉同枯槁。人生非金石,安得长美好。所以贵达人,励志事冥讨。大道讵可还,缅思丰与镐。中夜起揽衣,愁绝心如捣。努力承明时,寸阴以为宝。
晚兴。宋代。杨万里。老来怀抑向谁开,岁晚无花荐一杯。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只教诗句清如雪,看得荣名细似埃。管葛诸人端解事,也曾遭我笑渠来。
借借不借借。宋代。释正觉。识尽甘辛百草头,鼻无牵纆得优游。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唤作牛。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近现代。钱钟书。水最难为观海馀,涪翁那得少陵如。昌黎石鼓摩挲后,便觉义之逞俗书。
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露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余芳。”因赋一首
幽花无外。心与芗林会。绿发相看今老矣。不作浅俗气味。
露叶
清平乐。宋代。向子諲。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露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余芳。”因赋一首幽花无外。心与芗林会。绿发相看今老矣。不作浅俗气味。露叶々生光。风梢泛泛飘香。称意中秋开了,余情犹及重阳。
中元翌夜两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芒角峥峥在,经秋瘦许多。已开凉世界,犹是谲云波。明镜成虚设,孤心欠一呵。不如安簟枕,踏遍梦山河。
岸花。宋代。吴则礼。岸花著雨晚鲜鲜,老眼怕开真自怜。树底鸣鸠来说法,会人意处有因缘。
寄味道四绝 其二。明代。曹义。屋后青山户外溪,红尘隔断足幽栖。春风想像行吟处,绿树阴中听鸟啼。
悲哉行。南北朝。谢灵运。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差池燕始飞。夭袅桃始荣。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檐上云结阴。涧下风吹清。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虆萦。眇然游宦子。晤言时未幷。鼻感改朔气。眼伤变节荣。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风来不可托。鸟去岂为听。
次韵德孺感怀。宋代。李处权。敝屣浮云世所难,谁堪走俗抗尘颜。海鹏已激三千里,天马终归十二闲。醉发杖藜云逐逐,香凝宴寝雨斑斑。林泉久假皆吾有,何必捐金更买山。
赠别宁子。明代。边贡。风度与桓典,勋劳更伏波。明珠腾谤巧,骢马避人多。白日就长道,清秋凌大河。非关燕赵别,相送一悲歌。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四。明代。薛瑄。参透诗禅渐息机,掀髯觅句句还迟。橹声惊觉船窗梦,遥见青天一鸟飞。
春日西兴道中。宋代。张栻。江梅已过杏花初,尚怯余寒著萼疎。待得重来几枝在,半随蝶翅半蜂须。
行香子。宋代。苏轼。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汉宫早春曲。元代。萨都剌。女夷鼓吹招摇东,羲和驭日骑苍龙。金环宝胜晓翠浓,梅花飞入寿阳宫。寿阳宫中锁香雾,满面春风吹不去。鞭却灵鳌驾五山,芙蓉夜暖光阑干。鸡人一唱晓星起,四野天开春万里。
春日西园燕集同何檗樵作。明代。许炯。佳客芳时不易逢,江南三月雨濛濛。酒当半醉半醒处,春在轻寒轻暖中。柳絮乱飘歌扇白,海棠如妒舞衣红。晚来更按扬州调,声绕吴姬翠袖风。
过龟峰。宋代。杨万里。大龟昂首瞻南天,仙人赤脚骑龟肩。小龟一双走随母,指爪穿尽追不前。仙人不知卜何事,蹈脱绿毛纷满地。老夫也要钻一钻,何日故园遂归计。
思蜀。宋代。陆游。玉食峨嵋栮,金齑丙穴鱼。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梅花消息动,怅望雪消初。
对月书怀。明代。夏良胜。厌家思作客,客久梦还家。两睫抉此月,寸心纷似麻。亏盈真有度,南北更无差。岑寂谁驱得,开尘放瓮霞。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宋代。苏轼。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题宣州天庆观秋水阁。宋代。郭祥正。偶登秋水阁,静吟秋水篇。初不辨牛马,河泊方欣然。及见北海若,始惊大小悬。大小不相借,致令夔爱蚿。学者傥悟此,心忘真乃全。白云散林表,苍山落檐前。中有醉道士,兀兀知何年。寒风洒面醒,暖日曝背眠。弹琴不终曲,抚掌望青天。谁来达渠意,勿作虚名传。
粤王台怀古。清代。廖燕。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题无垢寺。宋代。张景脩。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元代。方回。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奔亡道中其四。唐代。李白。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