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六度万行体中圆,从斯更不少油盐。一条山杖挑心月,逢人只好哭苍天。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颂证道歌·证道歌》
万种行为皆全圆,
但其中并无油盐。
山杖穿插心灵月,
见人时只能哭苍天。
诗词的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修行的境界和无私无我的心态。诗人通过六度万行的修行(指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达到行为无缺陷、完美圆满的境界。然而,在这种完美之中,并没有一丝私心和欲望的油盐污染。诗中提到一条山杖贯穿诗人的心灵,这可以理解为修行者在心境纯净中体验到的超凡境界。然而,当诗人与他人相遇时,只能用哭泣来表达对这个繁杂尘世的感叹和无可奈何。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明了的语言,以押韵的形式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纯净心灵和无私无我境界的思想。通过六度万行的修行,诗人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但是这种完美并不受到任何私欲的影响。诗中的山杖和心灵月的形象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境界,这种境界使得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接触变得困难,只能以哭泣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超脱凡尘的精神境界和修行者的哲思,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唐代。李白。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宋代。苏轼。造物本儿戏,风噫雷电笑。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网钓。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吟公五字诗,义重千金吊。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叶大猷挽诗。宋代。虞俦。月旦评犹在,题舆事已非。田园宁作计,鸥鹭本忘机。此地期相款,终天愿忽违。西风送丹旐,老泪不禁挥。
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东府辞金印,南园伴赤松。门阑无薏苡,泉石自从容。忽作丁威鹤,云亡老子龙。一哀缘殄瘁,不是涕无从。
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归宗来赠之六首 其六。宋代。释德洪。西风夜吹客梦,霜清更入钟山。且作跳鱼纵壑,会看倦鸟知还。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六年雪岭竟无成,练得身形似鹤形。尽谓见明星悟道,何曾悟道见明星。入山何富,出山何贫,知心能几人。
寄薛开封采君与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清代。顾炎武。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燕丹宾客尽,独有渐离存。
复梁同庵庞若云两居士。明代。释函是。恍惚百年容易尽,尚存一刻岂徒然。与君今日为期约,莫是三生石上缘。
齿痛戏成三首 其一。宋代。汪炎昶。齿应宜脱落,鬓已旧苍浪。肉食定无分,茹蔬犹见妨。动疑难再稳,痛似忽微长。舌在吾何患,休看肘后方。
与复古叔读横渠正蒙书。宋代。乐雷发。谁掘骊山起老师,竹林灯火共心期。年来后学轻前辈,看彻皋比罢讲时。
登天坛夜见海。唐代。李益。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泛舟示子。宋代。邓肃。秋江十日雨,破浪飞危樯。恍如在天上,万顷烟茫茫。狂风自南来,桂华雨新黄。停杯不须饮,且饮空中香。平生四海心,老大愧周郎。聊复随孺子,解缨濯沧浪。北斗挹酒浆,天孙织衣裳。乘兴拏舟去,一笑上银潢。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九。明代。霍与瑕。送远翻清调,山高水更流。子期欣共席,黄醴满金瓯。
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宋代。冉居常。青春恼人思跰跹,女郎市酒趣数钱。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写殷勤。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宝树云霞出,珠林日月悬。丰碑镵晋代,巨榜揭梁年。绣柱排双阙,雕甍控八埏。塔光摩宇宙,
进应制献佛乐章。明代。释宗泐。晓进封函紫殿深,九重斋沐政虚心。翰林拜署延慈曲,乐府翻歌法寿音。清庙烈文同盛大,白云黄竹异荒淫。由来制作当时事,千古揄扬始自今。
西江月。宋代。薛式。一炁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温温。刚柔相会气均匀。妙在无过浑沌。八卦循回循绕,推排九窍追奔。东西沉静合朝昏。莫与常人议论。
早冬湖上。宋代。周端臣。晴湖水落葑田乾,白鸟飞来立晚寒。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
觉华岛。南北朝。王寂。宫亭湖神感且通,往来送客能分风。广德王祠祷辄应,重楼翠阜浮霜空。我行拟上觉华岛,香火遍走青莲宫。中流未济成龃龉,船头西向旗脚东。云奔雾涌白浪捲,一叶掀舞洪涛中。平生行止类如此,凭仗愿有信与忠。尝闻主海尊位置,顾岂变化难为功。指呼蛟蜃扫阴翳,天水万里磨青铜。解维转柁饱帆腹,双桨不举追惊鸿。兹游政要偿素愿,勿使坐叹诗人穷。投文再拜沥微恳,为我寄语白龙翁。
寄张太史。明代。李云龙。洞庭何事久悬车,欲就彭咸与世疏。湖水东边横木渡,梅花多处作楼居。珊瑚高架徐陵笔,玳瑁新装逸少书。闻道女媭相怨骂,兰皋回马意何如。
游天平山白云泉。宋代。万俟绍之。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高处天风吹面泠,险边石磴警人深。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鸟道更能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送通府熊公。明代。徐渭。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渺渺兹行远,登登与斗齐。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几载明湖镜,繁驯长鹿麑。常平红米厚,兼摄赤纹提。爰有同鱼者,良怀肩彘携。翳桑分赵饭,结草梦秦鞮。稍幸辞牛衅,那堪卧马蹄。赭衣不敢送,隔树语黄鹂。
春景 春草步步绿。宋代。刘辰翁。何苦怀芳草,无情绿又新。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愁碧连分袂,飞红堕舞茵。一筇当秀野,万里亦随人。莽苍成芜楚,烟绵又入秦。长安红紫陌,罗袜已生尘。
寄谢师直。宋代。王安石。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南歌子(林钟商)。宋代。张先。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困人天气近清明。尽日厌厌□脸、浅含颦。睡觉□□恨,依然月映门。楚天何处觅行云。唯有暗灯残漏、伴消魂。
别家。明代。唐之淳。远别辞亲苦念家,马头明日是天涯。床前小女知人意,也学悲啼向阿耶。
叹士行。元代。方回。学问何难博,文词亦易工。自非知道理,更是长奸雄。饰首冠章甫,操心窃大弓。金椎发冢辈,张竦与陈崇。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九 隐身嵓。元代。张翥。尘世苦热恼,山林长夏幽。岳神来护法,尊者坐经秋。呼粥鱼频响,衔花鹿自游。法云长散满,七十二峰头。
大热五首。宋代。戴复古。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二含笑俱作秋花。宋代。杨万里。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
自昌谷到洛后门。唐代。李贺。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宋代。苏辙。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魏彦成座上忽见擒至吉水贼奉呈彦成。宋代。王庭圭。城上啼乌晓欲狂,楼前争看捷旗黄。略驱部曲千馀骑,不折将军半段枪。乐土异时为贼窟,太平今日有官方。弱翁治行今如此,何待天边下凤凰。
春水和杜子韵效其体。明代。熊卓。何处水来骤尔强,涨号彻夜谁能当。开门江槛已不见,几个轻鸥浮席傍。
大龙湫之瀑。清代。袁枚。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次韵苏伯茂立春日雪。宋代。许及之。从事青州初入幕,子墨梁园新有作。春工试手欲成妍,滕六蜚英良不恶。初看到地润却无,旋喜积威乾更落。铺檐羃砌遍匿瑕,压瘴埋蝗广求瘼。蓝田种玉夜生苗,吴娃擘茧朝盈箔。认巢无处疑昏鸦,敛翅有踪惊瘦鹤。一庭柳絮漾东风,千树梨花醉西郭。犯寒觅句觉诗清,贾勇行杯疑酒薄。颇烦造物相料理,顿使幽怀渺绵邈。回看稚子失啼饥,想见田家尔应乐。
壬寅春扫先师翁塔 其一。明代。释今无。江门觅路拜高岑,瞻仰嵯峨春暮阴。溪雨欲来山气歛,泉台长掩法源深。烟开孤白啼归鹤,土酿新红出远林。旧日绕床孙渐老,一盘荼味荐微忱。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唐代。白居易。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主
涨止。明代。谢元汴。星宿天来葱岭初,尧时九载蛇龙居。兹看窟宅一朝改,海水苏苏笑杀余。
留别乡中诸故旧。明代。殷奎。天官谬选到非才,相府陈情许放回。岂意冷员叨忝去,却从新例调迁来。亲庭七十年方近,客路三千里向开。遥想故人能念我,题诗留别重裴徊。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七。宋代。韩驹。偃伯灵台涤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秉钧当轴诚知体,坐使先生道满门。
喜迁莺 清明前一日陪史耳翁饮雪持斋头。清代。陈维崧。晴帘乍浣。被燕蹴红英,递香窗眼。渐渐溪桥,迢迢杨柳,一半黄轻绿浅。风弄秋千不定,日暖蘼芜何限。春醪熟,嘱东阳愁绪,暂时分遣。早晚。南陌上,绣幰雕轮,依约何时断。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从古禁烟时候,祇博鸟啼花怨。无聊赖,把粉笺细写,傍人休管。
寄曾学士子棨。明代。李昌祺。白门离别已三秋,閒对停云忆唱酬。心共星辰常北拱,梦随江水亦东流。千门晓色春初动,万瓦寒光雪未收。独有龙头金榜客,解将词赋扈宸游。
宿山心永乐。明代。傅汝舟。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久入名山游,蹊径颇尽谙。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森邃更险豁,深篁倚烟岚。沙田稻翼翼,岩桂花毵毵。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尝传武陵源,傍有捕鱼潭。伐木不到远,却留松与楠。云光卸秋屦,回首望石龛。经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涧芹食转美,草榻卧正酣。枕中有鸿宝,何必问老聃。长往来如返,多为世所惭。
春野亭待月有怀。宋代。蔡襄。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於彼
月中仙 望海。金朝。王丹桂。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於彼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三。宋代。萧立之。如梅合是花君子,未论孤高压众芳。不以玉堂矜富贵,何曾茅舍怨荒凉。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一色功回,雷云冻开。万机俱罢,风月转夜。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余以秋月履任有闽人孙司狱者廉慈着狴犴间不久迁广东幕僚憔悴不自得濒行搏颡乞言悯之为赋二绝句 其一。明代。王世贞。微官远道不须论,过里先高驷马门。非关狱吏生来贵,为是于家有子孙。
戊戌早春。明代。区怀年。绿藻沿溪荡暖烟,忽惊衰鬓度华年。风声厌柘循梅事,露处愁荒岛屿天。兰畹旧香迷匼匝,果桥新市旷秋千。孤鶱物外歌黄雀,晦影蓬蒿啄野田。
挽赵秋晓。宋代。胡骏升。父子同年录,云霄步武高。功名方梦蚁,宇宙适交鳌。岩壑淮南隐,诗文太白豪。九泉不可作,几些续离骚。
项里溪上见珍禽日溪鹊相随数十步不去。宋代。陆游。涉溪来过东溪老,断枝槁叶纷如扫。忽逢溪鹊昔未识,言语惺憁羽毛好。异哉驯狎若可呼,迹虽甚疏情有余。上穿苍烟立高树,下踏白石窥游鱼。老夫日日溪头行,见此不妨双眼明。定交物外从今始,岂独沙鸥可与盟。
尚方连环歌为孙康侯徵君作。元代。吾丘衍。尚方结绿蓝田春,鹿卢宛转开龙鳞。神妃辗轮出宫沼,躩落夔螭盘素云。朝元真人紫霞客,宣室金门晓初入。奚官捧环天语开,调笑耕烟种双璧。青丝绾空作蓝绶,浅缀流苏玉虹走。归来佩服对虚皇,千秋万岁南山寿。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宋代。梅尧臣。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窗听五更雨,花开前日风。诗成止酒后,病怯举杯空。短发虽然黑,心如一老翁。
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韵归之。宋代。汪炎昶。钜帙赋新篇,语番冰玉洁。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屡。
上吕相公。宋代。刘昌言。重名清望遍华夷,恐是神仙不可知。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庙堂只是无言者,门馆长如未贵时。除却洛京居守外,圣朝贤相复书谁。
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唐代。韩翃。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送李山人归山。唐代。陆畅。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元夕前雨不已二首。元代。方回。兰膏画炬出贫民,宝马香车属贵人。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唐代。贯休。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边景昭画马为刘廷器题。明代。张宁。陇西边生写生者,拓得唐时紫骝马。赤骠青骢却不前,白鼻乌骓价斯下。想见开元全盛时,海宇无尘战争罢。七十万疋锦成阵,十二天闲沫流赭。从来主管张万福,底用诛求王母寡。民间自可一缣易,官里或许儒臣假。众中骏逸知几何,此马翻然空冀野。天机只许九方识,骨法直须曹霸写。未辞羁絷欲腾骧,步入艰难便閒雅。当时死骨亦奇货,此画千金如土苴。眼前谁是按图人,苜蓿秋风漫盈把。
咏德诗三首 其二。两汉。张翼。灵飙起回浪,飞云腾逆鳞。苟擢南阳秀,固集三造宾。缅怀结寂夜,味藻咏终晨。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眇情寄极眄,萧条独遨神。相忘东溟里,何晞西潮津。我崇道无废,长谣想义人。
满江红(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馆,次吕居仁韵)。宋代。留元刚。风送清篙,沿流溯、武夷九曲。回首处,虹桥无复,幔亭遗屋。翠壁云屏临钓石,银河雪瀑飞寒玉。想当年、铁笛倚林吹,秋空绿。褰荇带,支筇竹。披荷芰,餐椒菊。问丹崖碧岭,底堪重辱。青笈不妨娱老眼,乌靴未许污吾足。恰仙游,一枕梦醒来,胡麻熟。
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款承祗事,时惟肃雍。跪奉册炷,陈于法宫。以俯以仰,有德有容。明神介之,福禄来崇。
帝京篇十首 其四。明代。李梦阳。山作青龙左右盘,扶桑西影拂桑乾。日月光华朝万国,天留北海作长安。
偶述。元代。黄庚。漂泊江湖祗自邻,人生穷达信关天。老来于禄心灰矣,贫不求人气浩然。五斗岂能留靖节,一瓢亦足乐颜渊。客来问我生涯事,闭户开书对圣贤。
超览堂。宋代。徐大忠。君候雅有博大见,胸次不使倥偬蚀。一朝放步城东南,超然神会而心得。咄嗟高栋倚层空,振古奇观今未识。桃花春暖意如迷,冻雨声来云泼墨。天青一纸雁横书,雪白千林梅着争。四筵有客无留觞,万事不来咸得职。鸿笔昭代今文宗,危言劘上古遗直。愿冯英略决筹帷,净扫妖气清八极。缘知此景不须恋,留与邦人勤爱惜。
出狱次前韵二首。宋代。苏轼。?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子由闻余下狱,乞以官爵赎余罪,贬筠州监酒。?
拟孙权答曹操书。宋代。苏轼。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蜀亡,吴亦随之矣。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送何布政致仕东归 其二。明代。杨士奇。心事从来不愧天,操持金石信同坚。山光水色青云外,归傍东吴作散仙。
郭园梅花。宋代。梅尧臣。未逢柳条青,独见梅蕊好。犹怯春风寒,不比江南早。清香拂酒杯,素色欺蓬葆。佳人金缕衣,唱彻嗟身老。
过阴山和人韵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羸马阴山道,悠然远思寥。青峦云霭霭,黄叶雨萧萧。未可行周礼,谁能和舜韶。嗟吾浮海粟,何碍八风飘。
送诸博士寿贤量移过里兼怀顾叔时兄弟时方有。明代。李三才。秦关西望壮心惊,风雪梁园送汝行。汉帝有恩前贾席,书生何计请终缨。金缯岁月翻挑虏,宵旰朝廷已论兵。若到江南逢二顾,安危万里想同情。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元代。赵孟頫。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挽薛艮斋。宋代。徐定。今古名流特地奇,生平学术得真师。缵将管乐为操蕴,论切周唐入设施。经理远橅循中道称藩麾。堪惊四十成埋玉,叹息襟期有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