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玄机

颂十玄谈·玄机朗读

《颂十玄谈·玄机》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几个意象和隐喻来表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回程堪作火中牛,
一叶才凋万国秋。
月郎浪平无别事,
此心只在朝竿头。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的独特观察。诗的第一句提到"回程堪作火中牛",暗喻人在回归尘世的过程中,经历磨难和考验,就像牛在火中煅烧一样。这句话传达了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存在,以及人们在经历中获得成长和锻炼的意义。

接着的"一叶才凋万国秋",通过描写一片凋零的叶子,抒发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万国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引起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第三句"月郎浪平无别事",以隐晦的方式表达了清心寡欲的境界。"月郎"意指宇宙间的月亮,而"浪平"则代表平静。整句话描述了月亮悠闲地悬浮在平静的波涛之上,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打扰它。这种境界暗示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态度。

最后一句"此心只在朝竿头",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聚焦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精神追求。"朝竿头"指的是早晨的渔竿顶端,意味着黎明时分和新的一天的开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将心思集中在精神修行和内心的追求上,表达了对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词句,通过隐喻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它探索了生活中的困境、时光的流转、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追求,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金谷水派银河流,金谷峙据三神丘。
太仆卿君十二楼,花草不识人间秋。
蜀江染丝红五色,紫凤衔丝终夜织。
剪断鲸涛三万匹,天女江妃不敢惜。
()
一万强人犯海陵,可怜谈笑陷官兵。
张韩刘岳今何在,塞上将军漫有名。
()
我本三生世外人,幻躯其实强冠巾。
稍能闭户学种菜,时亦长歌行负薪。
一醉却非身外事,百年终是冢中尘。
君知梦境无根底,莫信人言想与因。
()
家山凿龙似修眉,中有伊川寒更绿。
吾庐亦复远城市,舍下清流环几曲。
四时幽人共吟醉,饮若长鲸杯要覆。
三年芳草怨王孙,定有金钱无处卜。
()
忆昨初离别,羞容不成歌。
长袖未曾舞,尘埃生绮罗。
君恩一言足,岁月岂在多。
泽国多悲风,江湖易涛波。
()
笄年逾十便孀居,苦教孤儿共瘁劬。
咸叹邹公如令子,不知冀缺是贤夫。
贫能守志人难及,养不酬心世所吁。
我咏国风长大息,共姜谁谓在今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