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颂证道歌·证道歌朗读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病遇医王争相施治而获得康复的经历,以及医生卢医的异常形貌,表达了作者对医学和医者的敬佩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病遇医王争得瘥,
卢医体貌殊严怪。
我见堂堂心胆惊,
不领仙丹从此坏。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作者在患病时遇到了医术高超的医王,众多医者竞相治疗,最终康复。诗中还描写了医生卢医的奇特外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见到医王和卢医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惊叹之情,但却没有接受神奇的仙丹治疗,从此病愈之后心境不再如初。

这首诗词赏析中展现了作者对医王的钦佩和对医者的尊重。通过医王和卢医的形象描写,诗中传达了医者应该具备严肃和不同寻常的特质。医王的医术高超使得众多医者争相施治,这显示出医学的重要性和医者的价值。卢医的奇特外貌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增添了诗词的神秘色彩。

此外,诗词还表达了作者对仙丹治疗的拒绝。作者坚持不接受仙丹,可能是出于对现实医学的追求和对传统神话色彩的拒绝。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对世俗医学的认同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怀疑,强调了人们在治疗疾病时应该依靠实际的医学方法。

总之,《颂证道歌·证道歌》通过描写医王、卢医以及对仙丹的拒绝,表达了作者对医学和医者的敬佩之情,强调了现实医学的重要性和对超自然力量治疗的怀疑。同时,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和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暂舍墉城内,命驾岱山阿。仰瞻太清阙,云楼郁嵯峨。

虚中有真人,来往河纷葩。炼形保自然,俯仰食太和。

()

万壑千岩一剡溪,漫天云冻雪风飞。
人踪鸟迹俱沉绝,独有扁舟兴尽归。

()
浩荡东城外,微茫病眼开。
烟帆一鸟过,云插乱峰堆。
绿水漫漫去,青山衮衮来。
飞边双鹭没,天末晚风回。
()
祥景飞光衮绣。
流庆崑台,自是神仙胄。
谁遣阳和放春透。
化工重入丹青手。
()

骖鸾碧玉林,琢句白琼瑶。人间埃

()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
野行遇群儿,呼笑运甓忙,共为小浮图,嶙峋当道旁,蚬壳以注灯,碗足以焚香,须臾一哄散,无益亦何伤。
古来富贵人,峨冠登庙堂,諆谟一悖谬,县宇失太康,坐令安业民,血喋而尸僵,传呼一朝宠,遗患日月长。
均为儿戏尔,祸机孰深藏?我作群儿诗,持用砭世肓。
()

珠藏川发媚,玉韫山生辉。君子抱奇器,厥闻乃四驰。

奈何郑人朴,云是鼠腊为。名存实则病,百世空成嗤。

()

雨水经旬雪复作,巷陌春泥断往来。东海祗留诗卷在,南湖谁送酒船回。

自惭白发殷勤别,可惜琼花次第开。我忆慈溪旧游地,不知淮泗有风埃。

()

古砌风生处,空斋夜雨时。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露华迟素月,閒澹学书词。

()

诏下忽临山水郡,不妨从事恣攀登。

莫言向北千行雁,别有图南六月鹏。

()

春事浑如客。趁新晴、花骢骄骏,纻衫轻窄。腊瓮初倾光欲动,笑把黄甘旋擘。更喜得、酒朋诗敌。陶写襟怀觞咏里,似风流、王谢当年集。忘尔汝,任争席。疏帘画舫梅妆白。看斜阳、波心镜面,照伊颜色。飘缈笙歌天上谱,一刻千金莫惜。谁信道、高楼占得。柳外暝烟人去也,但月钩、冷浸阑干湿。知过了,几寒食。

()
今年月有闰,菊花开较迟。
明年无赢缩,花开当及时。
有花与无花,摘蕊泛酒卮。
况是好时节,风日生光辉。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

鼓棹过前湾,推篷破旅颜。山回流水转,烟逐晓云闲。

()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