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摩尼珠,人不识,师祖随声心未息。南泉虚设一轮光,千古万古空相忆。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摩尼珠,人不识,
师祖随声心未息。
南泉虚设一轮光,
千古万古空相忆。
诗意:
这首诗词以摩尼珠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证道的歌颂和思考。摩尼珠象征着智慧和启迪,然而大多数人却无法认知它的真正价值。即使在修行的路上,即使追随着师祖的教诲,我们的内心仍未能完全平静。南泉(指南泉寺)在虚幻中展示了一轮光芒,这光芒代表着智慧和真理,它在历史长河中持续照耀,千古万古间空灵地相互怀念着。
赏析:
这首诗词在简短的几句中,通过摩尼珠、师祖和南泉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摩尼珠是一种神秘的宝珠,很多人无法理解它的真正意义,这暗示了人们对于智慧的无知。师祖的教诲未能完全平息内心的不安,揭示了修行的道路上的困惑和挣扎。南泉寺虚设的光芒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存在,它在历史长河中长久照耀,表达了智慧的传承和持久的价值。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于智慧、修行和真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些主题的敬仰和追求。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题建宁府分水岭铺。宋代。曹勋。三年闽海类飘萍,今近天枢第一星。虽是玉京犹万里,江南山已望中青。
步寻野卉。宋代。蔡松年。风烟草木照人明,神药奇花问识名。闻道东州有仙窟,欲寻根拨学长生。
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唐代。严维。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严维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鲍防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谢良辅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杜弈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李清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刘蕃养形奔二景,炼骨度千年。 ——谢良弼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郑概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陈元初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樊珣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丘丹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吕渭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范淹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吴筠
白云樵者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赤城花落扫春氛,夜夜仙人弄白云。杂佩幽兰何处得,洞庭明月问湘君。
分题墨梅。宋代。曹勋。北风吹云村寂寂,练练溪流湛寒碧。马头忽有暗香来,撼雪寻芳识标格。扬鞭敲镫荒寒路,酒恶难禁赖销释。陇上故人消息迟,一枝谁寄疎烟隔。老禅幻此空花相,墨晕横斜清照客。定应飞梦会姑仙,玉偻澹月连天白。
次韵答樊山四首 其三。元代。王冕。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二 陆平原机羁宦。南北朝。江淹。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明发眷桑梓,永叹怀密亲。流念辞南澨,衔怨别西津。驱马遵淮泗,旦夕见梁陈。服义追上列,矫迹厕宫臣。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契阔承华内,绸缪逾岁年。日暮聊总驾,逍遥观洛川。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游子易感慨,踯躅还自怜。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
赠许伯玉守戎。清代。陈恭尹。孤峰特立海东涯,秀出如君众所誇。武略即今推独妙,文章先世是名家。三军共仰黄金诺,千里兼多白玉骅。此日庙堂方拊髀,会从天上赐高牙。
山中奉答孙太初。明代。刘麟。望古复望古,驾舟行远空。浮云日夕尽,天光上下同。潜鳞入渊微,归鸟正西东。亭亭夫容花,凄凄风露中。群情各有适,至理将在躬。日月去已多,忧伤来无穷。临流一濯足,顾影见双蓬。歌我水上心,答彼巢居翁。
敬题丞相赵忠靖公墨梅为张宣参作。宋代。俞德邻。棱棱瘦铁点瑶花,笔底阳和转岁华。却笑西湖穷处士,暗香疏影属谁家。
忆家园廿六首 其七 牡丹。明代。顾清。三月东园花压阑,种花人去我来看。不须烂漫开千朵,惜取芳根伴岁寒。
偶倚。宋代。柴随亨。西风独凭阑干处,可是愁中鬓易华。老木不生秋后叶,孤灯空结夜来花。中原落日无归雁,故国青山有去鸦。欲向清尊消旧恨,路迷行客正思家。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宋代。夏竦。生民尊祖,时迈造成。江汉拨乱,凫鹥持盈。四诗之道,始于和平。五际之变,通于晦明。宣宥密之基命,敭遹骏之休声。或箴规于阙政,或歎咏于芳馨。
赠徐君图按曲图歌。明代。程嘉燧。徐君神宇和且清,翩翩浊世称达生。但持一杯蟹螯足,能挥万事鸿毛轻。自言百年在行乐,千金买歌恣欢谑。尊傍二豪与七贵,醉后五白兼六博。宁藉疏家有赐金,那识洛阳亡负郭。鸟雀门中结驷来,蛟龙壁上缠头作。少小当筵唤奈何,年来老尽怕闻歌。君家歌儿动心魄,半出已觉魂傞傞。暗思沉吟还绝倒,恰似看花被花恼。空惹颠狂气味存,难遣歌词风格老。九龄十龄解音律,本事家门俱第一。黄口天教与擅场,白头自叹曾入室。金陵洞房今老大,柘湖歌台久萧瑟。凭谁写向丹青里,如画天魔娆居士。仿佛花间按曲时,恍欲扬蛾发皓齿。便上九天歌一声,不惜此声无此耳。
自君之出矣五言二首 其二。明代。宗臣。自君之出矣,几度寄春衣。春色年年老,良人归不归。
小金山。明代。杜渐。似爱逃禅几度临,水心虚槛倚长吟。花开花谢成春夏,潮长潮消无古今。天末青山如北固,海边明月到东林。超然境界非人世,何处瀛洲更可寻。
陌上花叹。明代。石宝。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值琼瑶池。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馀芳道旁死。不如二月杨柳绵,犹自飘飏帝城里。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宋代。王炎。萧寺相望湘水西,谈玄谁解析精微。圣门自有超凡地,懒向林间问衲衣。
怀故编修程鱼门。清代。姚鼐。走昔雕虫志尚勤,十年操牍每从君。承吟雌霓知声病,荷定鸡人润小文。白下退将邻舍卜,玉堂晚逐少年群。世閒一别逢无日,闻有遗孤未屐裙。
过开利寺观鹅亭。明代。尤瑛。天澹一亭秋,观鹅池上头。我怀王内史,人去已千秋。断渚梳翎鸭,残碑砺角牛。留题吾未敢,呼酒上僧楼。
挽王蔗芗明四首 其四。清代。陈柄德。佗傺忳忳病易侵,还凭曲檗解烦襟。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
石州慢 落花。清代。周之琦。欲雨还晴,春色正妍,游兴方引。彩幡蓦地飘摇,多事晓风吹紧。东君薄幸,空负燕约莺期,无端轻送韶华尽。仙子玉峰来,又催回兰轸。愁损。蜀笺题字,吴舫传杯,少年青鬓。已是凄凉,那更翠凋红陨。冬郎好句,留下千古伤心,人间易得芳时恨。忍见葬花人,扫苔阶香粉。
秀州道中 其一。宋代。游九言。一春烟雨歇空濛,高下川原杳霭中。毕竟春光遮不得,满村花柳自青红。
奉和司封使君春日回文之作。唐代。朱长文。佳景更同民共乐,俊髦皆集盛飞觞。花随客醉还成句,柳赠人行欲断肠。斜月上时霞散绮,暖风来处寝凝香。华年惜过须心赏,富贵丛身逼鬓霜。
马道士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图城门外柳树连堤。宋代。陆文圭。渭城客舍柳烟弈,渔叟桃源去路包。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阻雨。明代。袁宏道。云霄极目古亭州,江上凄其感昔游。天下文章怜尔老,潇湘风雨动人愁。云眠楚国黄泥坂,潮打巴陵青雀舟。敢向乾坤寻胜览,祗因李耳在西周。
霓裳词十首。唐代。王建。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送僧方册归善权寺。明代。王鏊。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蜻蜓许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捉来摘除两个翼,便是一枚大铁钉。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明代。唐寅。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何家庄八景 其一 高岭晴云。明代。何乔新。危峰高际天,掩冉云满谷。幽人玩奇变,昕夕看不足。迎风翠盖翻,映日锦屏矗。澹涵霞影红,浓混黛光绿。出处自有时,悠然靡羁束。苍生望霖雨,毋为滞林麓。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宋代。苏辙。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追陪。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朝中措。宋代。黄机。驳云行雨苦无多。晴也快如梭。春思正难拘束,客愁谁为销磨。寻花觅谶,传杯讠乇意,种种蹉跎。消息不来云锦,泪痕湿满香罗。
啸台 其二。宋代。李廌。步兵真旷达,与世故浮游。平时哭途穷,郁郁宇宙幽。浩气独不掩,筑台凌清秋。一啸已望我,况乃尔汝俦。斯人固遗世,世亦不汝收。得非青白眼,钧铢牾时流。聊为招魂些,释汝故时忧。
寄黄默斋。明代。庞嵩。一毡怜独冷,九载尚儒官。过雨兼时洽,看春易地宽。树深云外叶,丹老鼎中丸。万里风初厚,天池翮正抟。
郭有道先生知命录喜其摆落世尘去来自在真神。宋代。郭印。高标百世可廉顽,喧处亡心心自閒。小院客来风扫地,凉宵人静月窥关。了知游戏梦蝴蝶,聊学逍遥歌泰山。须信先生今未死,青冥鹤驾眇难攀。
行路难。清代。多敏。雕轮马足秋霜深,天荆地棘惊羁心。羁心幽迥向谁诉,南辕北辙多沈吟。西风一夜歌归去,桑柘依依钓游处。
游百泉。明代。区大相。泉源欣自昔,游泳此经过。圆沫涵珠蕊,方流灌玉禾。禽声俱在水,酒气半倾荷。炎日回堤幕,薰风接岸萝。汇来遥似泽,疏去却成河。竹树朝烟暝,蒹葭暮霭多。昔闻紫霄侣,晦迹碧岩阿。折桂招奚及,援琴义若何。褰裳时欲往,倚棹自成歌。宛在传中沚,乘流挹素波。
晨别翛然上人。唐代。许浑。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晴山开殿响,秋水卷帘寒。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题画菜。明代。于谦。青紫均沾雨露恩,一团生意淡中存。食前方丈倘来物,大节还须咬菜根。
夷陵。宋代。张嵲。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颂古四十四首。宋代。释法泰。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登忆谢亭并呈质弟。宋代。许及之。争不游山忆谢公,亭成孤屿恰当中。山低山仰今朝异,潮落潮生自古同。几欲弄舟移白日,何当把钓待秋风。惠连幸自还乡里,独恨池塘句不工。
续小娘歌。金朝。元好问。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陇头树。明代。祝允明。陇头多嘉树,君持作梁柱。清晨覆宾相,白日抱歌舞。哀哉北邙麓,日日听人哭。
如梦令 答龚柴丈见怀。清代。屈大均。五木清凉山下。人买烟霞无价。解带竹风吹,书卷半抛花架。多暇。多暇。为我更图嵩华。
阮郎归·客中见梅。宋代。赵长卿。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石龛。唐代。杜甫。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