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宋代。释文珦。凡物无美恶,适俗斯见收。荆玉铁强献,随珠毋暗投。苟曰道不同,其可相为谋,知已尽沦丧,吾生行且休。
《言志》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言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言志
凡物无美恶,
适俗斯见收。
荆玉铁强献,
随珠毋暗投。
苟曰道不同,
其可相为谋,
知已尽沦丧,
吾生行且休。
译文:
表达志向
一切事物没有美丑之分,
适应社会才能被认可。
即使是荆棘、玉石、铁器的强硬,
也要与珍珠相得益彰。
如果说道路不同,
也可以相互合作,
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
我将停止行动,安守现状。
诗意和赏析:
《言志》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理念和生活哲学。诗人释文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开头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美丑之分,只有适应社会的价值才能得到认可。这种观点体现了释文珦对客观事物的超脱和超越,他认为人们对美丑的评判应该放在社会背景中进行,而不是简单地依据个人喜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即使是荆棘、玉石和铁器这些强硬的东西,也要与珍珠相得益彰,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社会中追求合作与和谐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即使在意见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豁达与淡泊的情怀。诗人表示,如果自己的道路与他人不同,已经失去了一切,那么他愿意停止行动,安守现状。这里表现了一种对物质利益和名利的超越,诗人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人生的平和。
总的来说,《言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释文珦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喜好,以合作与和谐的态度面对社会,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南至日过盐壩官亭。宋代。李新。堕衣黄枫香,着鬓青霜湿。江山如故人,到眼类长揖。客行先飞蓬,不肯拟马立。时节当书云,相将何太急。我本刍牧儿,家有旧蓑笠。勤心朱墨间,销减耕耨力。欲归倒虚囊,追赴村社集。传言东邻翁,但空西向席。梨栗随所有,大白更增一。勿复问市朝,与翁醉终日。
和吴子副知海斋。宋代。陈师道。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二。南北朝。王寂。竹屋松窗水石閒,野人门户不曾关。官租了却迎神罢,社酒鸡豚日日闲。
李太白杂言。宋代。徐积。噫嘻欷奇哉,自开辟以来,不知几千万馀年。至于开元间,忽生李诗仙。是时五星中,一星不在天。不知何物为形容,何物为心胸。何物为五脏,何物为喉咙,开口动舌生云风。当时大醉骑游龙,开口向天吞玉虹。玉虹不死蟠胸中,然后吐出光焰万丈凌虚空。盖自有诗人以来,我未尝见大泽深山。雪霜冰霰,晨霞夕霏。万化千变,雷轰电掣。花葩玉洁,青天白云,秋江晓月。有如此之人,有如此之诗。屈生何悴,宋玉何悲。贾生何戚,相如何疲。人生胡用自缧绁,当须荦荦不可羁。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耸清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戴乌纱,著宫锦,不是高歌即酣饮。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嗟君逸气何飘飘,枉教谪下青云霄。大抵人生有用有不用,岂可戚戚反效儿女曹。采蟠桃于海上,寻紫芝于山腰。吞汉武之金茎沆瀣,吹弄玉之秦楼凤箫。
秋夜。明代。孙一元。林屋无人月正明,推窗欹枕睡魔轻。一秋诗句知多少,听尽潇潇叶上声。
鹧鸪天(供寿欧阳景明)。宋代。廖行之。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梅子满枝头。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_两荚,岁千秋。崧高神气禀公侯。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和平甫寄陈正叔。宋代。王安石。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
赐游万岁山诗十首 其六。明代。杨荣。玉涧通泉脉,金龙喷雪花。峥嵘山骨润,滉漾水帘斜。暝色凝飞雨,清声隔綵霞。此中尘不到,应即是仙家。
高邦贡挽诗。宋代。薛季宣。世道久衰息,惟君尚典刑。好诗清腊雪,醇德醉春醽。考筴穷三易,传家守一经。高风不可见,谁与勒贞铭。
好事近 仰赓圣制。宋代。曾觌。摇飏杏花风,迟日淡阴双阙。丝管缓随檀板,看舞腰回雪。龙舟閒舣画桥边,须趁好花折。频劝御杯宜满,正清歌初阕。
送屠田叔之官沅陵五十韵。明代。徐熥。爵服诸侯列,声华一代先。英灵钟岳秀,词藻动星躔。入幕参军事,含香侍御筵。符分京兆贵,礼典太常虔。榷税淮阳郡,司鹾瘴海边。炎天舟载雪,斥卤灶生烟。大隐官如水,閒曹吏是仙。交游盟草泽,啸咏狎林泉。白屋身能下,缁衣好独偏。抡才忘牝牡,为政薄鹰鹯。岂以官情累,都将世味捐。文章时倡和,杯斝定留连。车骑谙闾巷,干旄耀市廛。后生投刺满,多士过门阗。不辍分题会,宁辞倒屣延。素心尤恺悌,名理太渊玄。董子帷常下,江郎笔更鲜。形骸容放浪,礼数畏拘挛。结社裁诗律,镌书割俸钱。考工存旧记,情采著新编。屈些增吴疏,毛诗补郑笺。荔枝词脍炙,海错谱流传。经施庄严寺,僧皈大乘禅。寄诗怀五岳,留偈榜诸天。乐府精宫羽,讴吟叶管弦。两童供墨妙,十吏捧丹铅。交谊町畦绝,谈锋壁垒坚。画图摹往哲,俎豆祀高贤。古道才能尔,今人讵有焉。使君真岳岳,公子果翩翩。闽部方推重,辰州急转迁。悲风寒凛凛,远道思绵绵。共款襟期隔,还劳梦寐牵。双旌万里去,五马一城专。问俗朱轮驾,行春锦绶悬。家元饶竹箭,庭只挂蒲鞭。眷顾恩三锡,勋阶禄二千。辰砂蒐古洞,酉室检残篇。沅水遥通沔,峒溪近接滇。鹧鸪闻竹浦,鸡犬觅桃川。刀剑民争卖,襜帷帝许褰。逻灯严夜堞,耨火劝春田。闽楚程难缩,关山阻可怜。伤离当此日,投分已三年。邈矣思良晤,凄其念后缘。歌声宣郁郁,书札订惓惓。往复虚青简,赓酬散白莲。感知心独耿,惜别泪空涟。眠食须珍重,功名合勉旃。停骖频怅望,何地再周旋。
秋怀五首 其三。元代。陈基。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追次米元章游焦山韵寄度上人。宋代。周孚。一别几晦朔,向絺今复裘。相思未能往,四序忽已周。缅惟君所庐,苍波绕孤洲。枯筇支老病,尝得一再游。风轩纳飞鸟,烟涯辨归牛。旧游固在兹,惨惨增离忧。剧思脱尘累,去作十日留。枯桑号寒风,断岸维败舟。骑衡古有戒,谁复知我愁。遥瞻经行处,寒山卧苍虬。惟子妙词章,出语鲠不柔。向来昼澈辈,许子参其流。江山固自佳,况复更凛秋。玉唾叠箱籯,以暗未肯投。不应结绿价,敢以燕石雠。封题定何时,思子今白头。
安乐窝。明代。黄辉。兹山曾姓孙,公来复为邵。茅宇亦人群,远心豁蒨峭。危坐二十年,阴阳恣翻校。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劳。衣冠等韦编,从敝得灵造。忽于消息门,顿出混蒙窍。既了图南心,乃与公和笑。始信玄驹穴,饶有日月照。未来已成昨,万古空相吊。弄丸任真行,击壤从俗调。我来揽遗迹,沉冥想观妙。万有亦何思,乾坤本不耀。耳目尽系表,若为论太少。羲皇不离人,无言日相诏。幸谢执戟疲,可展床头好。吾亦爱吾窝,归与偶玄豹。
感怀二十首 其四。明代。于慎行。迢迢泰山隅,渺渺无行迹。猿鸟夹路啼,松桂百馀尺。中有啸歌士,鸣琴卧泉石。夕采山上薇,朝吸松间液。放情凌绛霄,流目瞩四极。宴息藐无言,中情多所适。我欲往从之,惜哉无羽翼。
对雪简崔洹野何大复。明代。薛蕙。清阴含洞房,凄气飘飞阁。起视绿云中,白雪乍飘落。纷纷集青琐,盈盈舞罗幕。玄沼涌珠花,翠苑栖琼萼。良辰眷悦豫,幽居感离索。有酒今若斯,思君共斟酌。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宋代。杨亿。子山词赋动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條。治邑还持尘尾柄,携家便泛木兰桡。谢塘春昼偏多思,潘鬓秋风苦未凋。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去程千里随实雁,宿馆三更听落潮。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採芝苗。
送陈集生太史。明代。梁佑逵。孟秋凉气至,蟋蟀鸣虚牖。惊飙撼庭柯,落叶日以厚。居人若在行,况乃行当久。揽衣起徬徨,出门送我友。丈夫志四方,所惜非分手。勉旃赴前途,爱子琼与玖。勿以门第高,弃捐葵藿偶。勿以声名溢,而忘夙所负。富贵不足矜,所期在不朽。贱子不习谀,素心聊用剖。
题顾汝和所作寒影图。明代。黎民表。涧底青枝接凤鸾,梅花相并重琅玕。虎头画手风流在,能向西窗写岁寒。
失题十七首 其十六。明代。张弼。鹤城西畔独凭高,忽接輶车下廓廖。萧散情怀陶靖节,幽深诗句楚离骚。江山摇落秋逾静,鸿雁归来燕去遥。邂逅且
个人 其十。明代。王彦泓。窗白鸦啼又晓钟,幽欢光景易匆匆。须防指袖飘香气,莫虑梳头减绣工。眉鬓尚贪星下看,腰身宁耐午前慵。情悰易被人猜料,只恐矜持愈不同。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唐代。陆希声。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再题龙泉寺上方。唐代。方干。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未能割得繁华去,难向此中甘寂寞。
送黎燧尉阳翟。唐代。卢纶。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列筵青草偃,骤马绿杨开。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谁知望恩者,空逐路人回。
陆探微员峤仙游图。元代。柯九思。员峤方壶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霞光隐映山长在,寰海茫茫隔烟霭。旧游仙侣谩招呼,误落人间几千载。吴争越战何可数,束书何问桃源路。画图空见避秦人,隔水渔郎不相顾。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唐代。韩愈。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逢神多所祝,岂忘灵即验。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今者诚自幸,所怀无一欠。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欹眠听新诗,屋角月艳艳。杂作承间骋,交惊舌互bc.缤纷指瑕疵,拒捍阻城堑。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居然妄推让,见谓爇天焰。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呼奴具盘餐,饤饾鱼菜赡。人生但如此,朱紫安足僭。
少日心存汉使槎,老年诗到晚唐家。床前古鼎烹茶灶,头上凉巾漉酒纱。
绕屋锄云多种竹,凿池分溜广浇瓜。空庭草色休频剪,留护阶除鼓吹蛙。
再次前韵二律喜其寄傲僧庐深得幽寂之趣 其二。元代。叶颙。少日心存汉使槎,老年诗到晚唐家。床前古鼎烹茶灶,头上凉巾漉酒纱。绕屋锄云多种竹,凿池分溜广浇瓜。空庭草色休频剪,留护阶除鼓吹蛙。
游亭晚酌。宋代。赵崇洁。一樽对酌晚临溪,诗景撩人兴不迷。风约滩声侵座冷,月移花影落檐低。银笺白雪心先吐,玉斝黄流手漫提。自庆一时文物会,肯拚身世醉如泥。
斋居偶兴。元代。张雨。绝涧多灵石,中开小洞房。醉醒依竹素,晴雨看梅黄。树暗莺声涩,岩虚水韵长。未能超贾马,自足上羲皇。
更漏子九首 其一。清代。史承谦。酿新秋,消剩暑,几卸藕花凉雨。风乍紧,叶初零,蝉声也暂停。水铺罗,山拥髻,又露一痕晴意。临曲岸,上层台,夕阳依旧来。
赠商州王使君。唐代。张籍。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时宰生日乐府四首 其一 御燕曲。宋代。周紫芝。新阳入谷春欲回,瑶池春早桃花开。黄金三尺瑞兽暖,云横雾绕珠帘垂。碧腴分香自紫府,百壶流泉酒如许。御厨排燕罗八珍,更饬梨园赐歌舞。黄门宣诏天上来,欢喜时闻传帝语。红銮画幕密护遮,参差吹竹凌丹霞。双成持觞萼绿劝,五云遥望群仙家。仙家日月真长久,地久天长圣恩厚。愿公岁岁复年年,长带宫花饮宫酒。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 其一。明代。邓云霄。曾思峻极咏周诗,此日经行拜古祠。百代封文藏玉检,三花晴色映龙墀。紫宫高敞金银阙,黄鹤能通祝史词。闻道今皇新秩祀,祈灵天语使臣知。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一。明代。苏仲。渭水流风远,严滩志节高。沧洲明月底,老兴弄渔舠。
二十六日与公择步松岭而返。宋代。赵蕃。青山招我来,松风送我去。白发频脱帻,足适欲忘屦。春初更和悦,我亦除疾痼。莫作倥偬归,兹游已成屡。
赠圆上人。唐代。贾岛。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雠相对似亲朋。
留题曲亲盆山。宋代。王安石。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
蝶恋花。宋代。赵令畤。一梦行云还暂阻。尽把深诚,缀作新诗句。幸有青鸾堪密付。良宵从此无虚度。两意相欢朝又暮。争奈郎鞭,暂指长安路。最是动人愁怨处。离情盈抱终无语。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凄风入林薄,旵日升山迟。槿花落因雨,菊英开映篱。身老每倦客,目昏犹喜诗。所欣水云念,得赴猿鹤期。
新秋。唐代。吴融。白发又经秋,端居海上洲。无机因事发,有涕为时流。新酒乘凉压,残棋隔夜收。公车无路入,同拜老闲侯。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三。明代。区大相。愁闻织女渡河津,谁闭嫦娥在月轮。宝镜台临瑶席冷,羽衣香染桂华新。鸿来绝塞书千里,鹊绕空庭树几巡。遥夜玉堂秋似水,可堪盈手赠佳人。
用谢惕斋先生韵寿刘古唐翁六十有一。明代。叶春及。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紫阳磊落继前庚,五百年来公降生。凤凰在郊龙在野,山阜冈陵罔不增。麻姑王母皆誇诞,渤澥漂桑海为岸。一气浑沦转八纮,何者支兮何者干。亿万长留石室书,汉廷无数马相如。中元甲子今初起,月到天心水到渠。
鹊桥仙(寿崔菊坡)。宋代。吴泳。二童一马,素琴独鹤,长与仙翁为伴。自从分付益州来,便蔚有、隆中人望。边烽白羽,军符赤籍,弄得不成模样。愿公福德厚如山,为扶起、坤陲一半。
题南禅院壁二首。宋代。张耒。乞食高僧午未归,秋庭落叶日晖晖。萧条古寺松阴下,檐铎风中乳鸽飞。
寿陈华真太亲家。明代。梁元柱。卧稳东山百尺楼,真人七十又馀秋。贻谋经术传中垒,踵接清时羡太丘。棋局閒来看世态,酒船到处狎江鸥。承明伫有徵贤诏,三代应同拜冕旒。
题斋壁。宋代。陆游。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河一钓船。瓜蔓水平芳草岸,鱼鳞云亲夕阳天。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君看此翁闲适处,不应便谓世无仙。
杨柳庄上晓起 其二。明代。区益。何地无芳草,朝来携杖寻。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一。明代。陈子壮。青翰同舟发钓矶,江梅残腊雪花稀。夷犹似待春潮送,岭上朝朝朔雁飞。
小池驿喜晴。明代。张萱。霁色初开趁碧蹄,雕鞍未解却频嘶。青骢亦识游人意,骤向春流洗障坭。
飓初定。明代。谢廷柱。叶欹花仄恼莲塘,湖水新添二尺强。莫笑诗翁清兴减,晨兴扶杖看沧浪。
宿山中田家。宋代。翁森。欹坐颓檐醉浊醪,松油烧尽夜萧骚。儿童十岁能吹笛,嘹亮一声出月高。
示侄。宋代。钱舜选。才过中年百念轻,独于风月未忘情。贫将入骨诗方好,事不萦心梦亦清。万卷难图金马贵,一篷当与白鸥盟。幸然不作诸侯客,犹恐江湖说姓名。
补新宫(新宫三章,章八句)。五代。丘光庭。奂奂新宫,礼乐其融。尔德惟贤,尔□维忠。为忠以公,斯筵是同。人之醉我,与我延宾。奂奂新宫,既奂而轮。其固如山,其俨如云。其寝斯安,□□□分。我既考落,以燕群臣。奂奂新宫,既祭既延。我□□镛,于以醉贤。有礼无愆,我有斯宫。斯宫以安,康后万年。
柳梢青(怀青山兄,时在东湖)。宋代。赵功可。一健如仙,东湖烟柳,坐拥吟翁。几许功名,百年身世,相见匆匆。别来三度秋风。怕看见、云间过鸿。酒醒灯寒,更残月落,吾美楼中。
马上。宋代。陆游。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唐代。岑参。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渔家傲 自觉。金朝。马钰。梦见娇妻称是母。又逢爱妾还称女。因为前生心不悟。心不悟。改头换面为夫妇。从此山侗常恐惧。那堪更得风仙度。决要净清清净做。清净做。紫芝彼岸通玄路。
寄敏上人。明代。石沆。别来多雨更多风,野水苍茫浸碧空。惆怅数枝憔悴柳,不堪持赠胆瓶中。
五色莲盆玉雪肌。青搽红抹总相宜。且道生男何足爱。争奈。隆颅犀角眼中稀。六十平头年运好。投老。大儿都解把锄犁。醉眼看花驴背上。豪放。阿龄扶路阿中随。
定风波 儿子中中百*日作。金朝。元好问。五色莲盆玉雪肌。青搽红抹总相宜。且道生男何足爱。争奈。隆颅犀角眼中稀。六十平头年运好。投老。大儿都解把锄犁。醉眼看花驴背上。豪放。阿龄扶路阿中随。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答庞参军。魏晋。陶渊明。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唐代。朱庆馀。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情悬碧落飞何晚,立近清池意自高。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仙郎为尔开笼早,莫虑回翔损羽毛。
村居。清代。缪民垣。岸帻林塘野籁生,鹁鸠声里唤春耕。春申浦上潮初长,季子祠边雨正晴。十亩未成岩壑隐,一溪闲结鹭鸥盟。年来壮志消磨尽,耐可扶犁听晓莺。
离颍昌张圣行独出城相送。宋代。李之仪。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胡床十馀语,彷佛京口例。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橘。唐代。李峤。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和吴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宋代。杨万里。七字全胜五字城,清於庾信及锺嵘。君诗妙绝端何似,不似梅花似麽生。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宋代。陆文圭。樵儿拾樵不畏虎,隔溪看花如隔雾。鹧鸪声在柘崗西,落日腰镰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