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五峰门下,三个五个。衲被幪头。围炉打坐,鼻笑瞿昙,平欺达磨。又谁管你,张三李六。诸方炉鞴正炎炎,何似径山文武火。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禅宗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对修行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琐事的超越和对内心自在的追求。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五峰门下,三个五个"指的是禅宗僧人的生活场景。五峰指的是五峰山,是中国湖北省的一座名山,这里是禅宗僧人的修行之地。"三个五个"表示了许多僧人的聚集,彼此相互学习、修行。衲被幪头则是禅宗僧人的服饰,象征着他们的身份和修行的纯洁。
"围炉打坐,鼻笑瞿昙"表达了禅宗僧人在冬天围绕火炉打坐修行的场景。瞿昙是指禅宗中的一个修行者,他的笑声代表了禅宗僧人内心的自在和欢喜。平欺达磨则体现了禅宗僧人在修行过程中超越了各种境界和障碍,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又谁管你,张三李六"是诗人对世俗琐事的超越和对个人名利的不重视的表达。这里的张三李六是代指世俗中的普通人,诗人认为这些纷扰的事物并不能影响到禅宗僧人的修行和心境。
"诸方炉鞴正炎炎"指的是各处的禅宗道场在修行中的热火朝天,炉鞴是燃烧木柴的火炉,正炎炎形容炉火熊熊的景象。这里通过对炉火的描写,表现了禅宗僧人修行的热情和精进。
"何似径山文武火"则是对修行地点的对比。径山是指中国禅宗中的一座山,这里是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禅宗僧人修行的重要场所。文武火则是指世俗纷争和功名利禄,与禅宗的修行精神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修行的价值和内心自在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宗僧人的生活场景和修行状态,表达了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内心的自在追求。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禅宗僧人对于修行道路的理解和体悟。整首诗词以禅宗修行的景象和哲思为主题,从禅修者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内心自在和超越世俗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禅意,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送仲巽归阙下。宋代。郑獬。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
赠北京王端馆主。明代。林光。帝城南去更东寻,又有人间一卧林。庭宇洁除无俗态,丝桐留挂待知音。英豪屡过神皆爽,花木无多趣自深。豆饭杯茶何以报,南川诗是笔头金。
和王正夫韵。元代。耶律楚材。壮年自笑鬓先霜,喜色眉间一点黄。退食紫宸居凤阁,朝天丹阙列鸳行。功名必要光前古,富贵何须归故乡。济世元知有仁政,活人不假返魂香。
长相思·秋眺。明代。朱栴。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寓秦送处士还南昌。元代。李裕。终岁客西秦,家山入梦频。如何万里道,又送故乡人。细雨楚山晓,轻云陇树春。东湖宜结屋,孺子可为邻。
岭上谒张文献公祠。明代。欧大任。南人谁爰立,公始相开元。忠岂酬金鉴,恩空下剑门。衣冠通德里,桑梓曲江园。父老修秦腊,还来奠桂尊。
牙城话别口占。宋代。韦骧。移节名藩去有期,牙城重上思依依。落花也似人情恋,扑袂飘香不浪飞。
别卢使君归东阳二首。唐代。贯休。雨气濛濛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诗逢匠化唯贪住,日觉恩深不易铭。心苦只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从兹还似归回首,唯祝台星与福星。家在严陵钓渚旁,细涟嘉树拂窗凉。难医林薮烟霞癖,又出芝兰父母乡。孤帆好风千里暖,深花黄鸟一声长。终期金鼎调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
减字木兰花 其六 七月六日晚出阁偶占。明代。夏言。黄扉尽日。吮墨研朱挥彩笔。晚出龙楼。眉月青天挂玉钩。凉生碧树。白玉河桥东畔路。谁道官闲。身在蓬莱未是仙。
星岩二十景 其五 金阙朝阳。明代。梁景先。玄宫高敞碧云头,金阙千龄锁弱流。鸡唱未沉西崦月,东溟浴日紫烟浮。
登城寄王秘书建。唐代。张籍。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今日烟霞外,人间得见稀。
虞美人(借韵)。宋代。张榘。龙香浅渍罗屏褶。睡思低眉月。闲愁闲闷不关心。心似窗前梅影、一般清。绣帏交掩流苏动。一觉华胥梦。枕山轻戛宝钗声。粉裉香腮零乱、鬓鸦青。
庆云八咏 其五 龙潭飞瀑。清代。成鹫。云静溪喧雨歇时,閒来观瀑策双眉。一条白练从何去,龙卧澄潭只自知。
忆王孙 雪夜即事。清代。商景兰。凄风夜夜打空林。金锁烟寒上绣衾。春滞莺黄未敢鸣。倍多情。寄恨鹍丝三两声。
下土桥送刁景纯忽大风韩子华先归遗其小方巾。宋代。梅尧臣。昨日汴水头,共饯东去人。暴风吹黄沙,对面不相亲。归来乘大马,误掷小方巾。平明驰奴还,偷样古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