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宋代。释如净。大地平沈,侧布黄金。虚空透阔,高架枬檀。依稀马厩,仿佛牛栏。鹘眼鹰眼不许看。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地平沈,侧布黄金。
虚空透阔,高架枬檀。
依稀马厩,仿佛牛栏。
鹘眼鹰眼不许看。
中文译文:
广袤大地平坦如沉,四周点缀着黄金。
虚空广阔透明明亮,高悬着枬檀香。
隐约可见马厩的身影,仿佛牛栏一般。
鹘鸟的眼睛、鹰鸟的眼睛都不可观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宏伟而神秘的景象。作者通过描述大地平坦而广阔,仿佛是被黄金点缀的,传达出一种壮丽和富饶的感觉。接着,他描绘了虚空透明明亮,高悬着枬檀香,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暗示了佛教中对于虚空和香味的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马厩和牛栏,把动物和人类世界的存在与这个神秘景象相对照。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强调了这幅景象的超凡脱俗之处。
最后一句“鹘眼鹰眼不许看”,是对这幅景象的一种规定,暗示了这个景象的神圣和超越世俗的特性。通过禁止鹘鸟和鹰鸟观看,作者强调了这个景象的独特性和超越凡俗的意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壮丽而神秘的景象,同时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作者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诗词中的景象更加生动而深远,引导读者思考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如净。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次韵何吉老游金銮寺。宋代。杨时。荣名嗟何为,病木自生瘿。彭殇一梦觉,乌用论久顷。寄身渊明庐,翛然在人境。卫生鄙樊雉,放浪任流梗。相忘到形影,世累不须屏。锉针聊自营,宁复事干请。负暄有余燠,蓬鬓乱垂颈。客来坐无毡,谁顾广文冷。忽闻过吾门,冠屦不暇整。邀我招提游,并辔相与聘。僧关叩禅寂,未语心已领。并游皆韩徒,辞刃淬锋颍。多闻富如坻,吾方拾遗秉。顾惭管窥陋,未睹豹文炳。谬追俊游后,如渴得甘井。愿从借金篦,为割眼中眚。鼻端垩墁久,妙质愧非郢。赓酬困诗律,恐坐杜陵{疗了换省}。相携上层岗,出户畏深阱。每虞参也鲁,跬步辄三省。迟回月初上,云间挂金饼。昏鸦鸣相呼,更觉林逾静。湖光湛星汉,渺渺天水永。归蹊暗尘土,回首失清景。角声下谯门,归步怯修岭。晚市人迹稀,青灯耿疏影。
题季参知园。明代。孙继皋。未老能辞禄,为园不出城。石头攒树合,湖水应潮生。仙梵邻僧送,春衣野客迎。莺花新岁梦,鸡黍隔年情。杯酒占星聚,笙歌渡月明。频过倘不厌,吾亦薄浮荣。
解连环·酬任公用梦窗留别石帚韵。近现代。麦孟华。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祗鸾钗密约,凤屧旧尘,梦回凄忆。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乱红,暗帘愁碧。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载愁不去,恁生见得?
怀顾黄公。清代。王又旦。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咏架上鹰。唐代。崔铉。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过越。宋代。释斯植。渺渺天涯路,扁舟去不穷。水花随岸尽,山影落江空。往事千年梦,渔歌一夜风。诗成唯有月,清致兴谁同。
唐母刲股。明代。陈琏。闺阃芳仪著,生平四德全。当夫垂死际,刲股竟能痊。吉兆符霄梦,同堂乐暮年。词臣有佳传,不愧万人传。
古梅。宋代。释宝昙。却尽铅华固自奇,更怜鬓发傲霜姿。百年可敬春风面,四老仍扶汉惠时。顾影不知身妩媚,嗅香全觉我支离。殷勤为注铜瓶水,青子累累定著枝。
检诗稿偶成 其二。清代。李振钧。下帘悄坐夜灯昏,一卷焚香自讨论。得句每疑前辈有,感怀半为少年存。不来好梦南柯穴,曾上欢场北海樽。多少未堪回忆处,英雄心事故人恩。
谢家埠。明代。吴与弼。连樯金鼓气飞扬,共喜邮程近武阳。诗兴无端吟不彻,霜林处处奠红芳。
粤中纪游 其二 谒孙中山故居。清代。陈忠平。百载旧蓝图,赫然犹在壁。民生逢不辰,公去叹何急。溽气闷青天,噪蝉欢赤日。踟躇凉殿中,胡以汗衫湿。
赠屋西小陈秀才。宋代。戴表元。年少饥寒不足忧,笑谈有味自风流。等间辍赠两兔颖,待看修成五凤楼。
颂古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水中盐味浑相似,色里胶青不较多。暗不谓无明不有,看时不见转譊讹。
晓出东卢。金朝。史肃。谷口子真隐,水滨韦氏庄。鸥鹇宾客对,鸿雁弟兄行。小圃丛生竹,平林半是桑。朝阳生野渡,湿尽马蹄霜。
对月。明代。李之世。素月澹盈盈,凌波影乍生。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
次翁来借诸家易解闻已有新说以诗借观。宋代。刘子翚。天庭吐气作静红,警逻犹烦小试中。政使著鞭无暇日,惟应读易有清风。昼评一卦纷然异,夜梦三爻廓尔通。闻说新笺极玄妙,可无残剩到衰翁。
狂歌词。唐代。白居易。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访王君奉于德兴寺留题。明代。李之世。虽游京国遍,而独爱禅居。柿叶留僧偈,莲花借佛炉。空床储腊酒,高庋顿奇书。客况无聊赖,思君便策驴。
四明山诗。鞠侯。唐代。陆龟蒙。何事鞠侯名,先封在四明。但为连臂饮,不作断肠声。野蔓垂缨细,寒泉佩玉清。满林游宦子,谁为作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