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超然居士。魏晋。释慧远。瀫水一言亲领略,桐城千里重相闻。节角谣讹斩新句,不知居士与谁论。
《寄超然居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慧远。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瀫水一言亲领略,
桐城千里重相闻。
节角谣讹斩新句,
不知居士与谁论。
诗意:
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瀫水的赞美,他亲自领略了瀫水的美景和韵味。第二句提到桐城千里之外,人们对诗人的声名和才华的赞誉传遍了整个地区。第三句谈到诗人以才华斩断了传闻中的谣言和错误的诗句,展现了他才思敏捷的一面。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居士的钦佩,他不知道超然居士与谁进行诗词的讨论和交流。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咏史和抒怀的方式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诗人声誉的关注,以及他对超然居士的赞赏和好奇。首句通过描述瀫水,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之情。第二句通过提到桐城千里重相闻,显示了作者的声望和才华得到了广泛传播,他的诗名在远方也被人们所知晓。第三句中,作者提到自己通过斩断谣言和错误句子的方式,展现出他对于文学的严谨态度和才华的独特运用。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超然居士的敬佩,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超然居士的好奇心。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自然、传闻以及其他诗人的关注。它既有写景赏物的意味,又有对传闻和文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诗词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华出众的人的赞赏。同时,这首诗词也启发了读者对于超然居士的想象和思考,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诗意。
陈惟秦为其先人营葬久居永南山寄讯。明代。徐熥。春事飘零倍忆君,满庭红雨落纷纷。鳌峰已作三秋别,马鬣新成四尺坟。花下几回虚朗月,竹中长日赋停云。北邙正有松楸感,乌鸟声声不可闻。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明代。祁顺。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滕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偶兴四首。宋代。韩元吉。爱水仙成百计栽,三年一笑渐能开。金银岂是吾家物,借我虚名付酒台。
送程鹤舲赴闽。清代。唐际虞。一笑匆匆竟束装,飘然闽海控飞航。水从螺女江边静,月到龙王社里凉。榕叶黑连秋夜雨,橘林黄带晓天霜。衣间浣尽缁尘色,何似低迷在故乡。
再游凤凰山寺。宋代。程公许。西康州隔暮云边,风去不来今几年。神倦此山良有以,客行何恨独潸然。瑞图那复来阿阁,王泽何当复下泉。定慧光中祈印证,等慈爱心与佛齐肩。
张次律见招欲同一诗人饮既见乃新定远令刘旦元赞也诘朝与之别别后寄之并寄次律。宋代。赵蕃。张侯呼我饮,云欲醉诗人。我愧野无格,君能高出尘。句中真有画,笔下信如神。不待平生识,由来一语亲。众皆嫌坦率,意独取天真。颇恨匆匆别,殊乖款款陈。王官欣旧辙,蛮语昧初询。起此穷途哭,端非倾盖新。度江风吼夕,发轫雪飞晨。行路嗟离阔,题诗报苦辛。
姑孰十咏。唐代。李白。姑孰溪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谢公宅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凌歊台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桓公井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慈姥竹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望夫山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牛渚矶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灵墟山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天门山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宋代。苏轼。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花开时节雨连风,却向霜余染烂红。漏泄春光私一物,此心未信出天工。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花发杜鹃。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不分清霜入小园,故将诗律变寒暄。使君欲见蓝关咏,更倩韩郎为染根。
送万舍人将漕江东。宋代。虞俦。左螭玉立耸朝端,底事飘然便挂冠。简记起家千载遇,光华持节万人看。溪山好处宁终恋,鸥鹭盟前莫遽寒。已是诏书催上道,却烦尺鲤问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