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师真请赞。魏晋。释慧远。住飞来峰,饮冷泉水。倒用逆施,拈头作尾。十字街头击鼓,五天印土吃茶。南北东西若稻麻。钁头些子意,验尽当行家。
《禅人写师真请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境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住在飞来峰,饮用冷泉水。
倒用逆施,拈头作尾。
十字街头击鼓,五天印土吃茶。
南北东西犹如稻麻。
钁头些子意,验尽当行家。
诗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方式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境界。诗中的禅人居住在飞来峰,饮用冷泉水,这是他追求清净和自然之道的生活方式。"倒用逆施,拈头作尾"表明他在修行中采取了一种与常人相悖的方法,故意颠倒和颠覆常规。"十字街头击鼓,五天印土吃茶"描述了禅人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境界。"南北东西若稻麻"意味着禅人超越了方向和位置的束缚,感受到一种无限广大的境界。最后两句诗表达了禅人以自己的修行经验来验证和实践禅宗的智慧,以此成为真正的行家。
赏析:
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境界。诗中的禅人以简约的方式展示了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诗中的"飞来峰"和"冷泉水"象征了禅修者追求超越世俗的清净和自然之道。"倒用逆施,拈头作尾"表明禅修者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超越常规,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十字街头击鼓,五天印土吃茶"揭示了禅修者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和超越的能力。"南北东西若稻麻"表达了禅修者超越方向和位置的局限,感受到无限广大的境界。最后两句诗表明禅修者通过亲身经验来验证和实践禅宗的智慧,以此成为真正的行家。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境界,同时也启示了人们超越常规、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越的精神境界。通过对禅人的生活和修行方式的描绘,诗词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追求清净与自然的禅修理念,呼唤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唐代。长孙正隐。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糖多令/唐多令。宋代。陈允平。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秋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河豚二首 其一。清代。王源生。腹皤目睅状粗顽,浪得时名满世间。口腹中人常腊毒,肺肝如见善藏奸。征文误入吴都赋,窜迹难穷丙穴湾。正恐逋逃渊薮在,海风吹去又吹还。
句。唐代。司空图。忍事敌灾星。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宋代。袁说友。只作离家一月程,如今一月正飘零。定非官禄星临命,想见流年是客星。
和常父。宋代。孔平仲。平生苦厌家为累,今日应如痛定人。群婢喧哗宁复有,孤灯潇洒自相亲。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谁谓丹枫会愁客,深秋清思满江滨。
题空翠楼为东山湛上人赋。元代。刘崧。碧嶂飞甍合,青林画栱高。晴天引苍翠,凉月见纤毫。木榻飘金磬,春壶净玉醪。东山有支遁,临眺使心劳。
角招。清代。蒋春霖。傍花醉。无端一片、花飞又趁流水。画船春去矣。猛折绿杨,幽恨都起。芳游梦里。谱艳曲、流莺能记。昔日青青犹在,到风雨客归时,管想思千里。谁使。单衫聚泪。冰纨写怨,黄九诗轻寄。露桥惊后会。怕贴双蛾,羞郎憔悴。烟条踠地。似说与、飘零如此。叶落江潭尚未。漫忘却、玉箫心,银屏事。
感愤诗四首 其三。清代。郑孝胥。京城知必陷,所苦吾主耳。黑衣缚绔褶,无异逃李子。当时设有人,奉上匿乡里。逡巡稍南趋,北向下诏旨。遂兴燕齐甲,自剪畿辅匪。诸蕃孰不从,秕政悉可理。徒手援天下,宁用折一矢。吁嗟失此会,秦晋入井底。
题筠轩。元代。刘崧。修竹夏向深,层轩昼逾静。沈沈幽荫交,洒洒众绿净。微风枕簟入,落日琴尊并。揽枝发清啸,抚节延孤咏。怅望生夕霏,幽期在萝径。
和叠山先生韵。宋代。魏天应。先生心事炳丹青,顾影何曾愧独行。商岭芝能如橘隐,首阳粟不似薇清。纲常正要身扶植,出处端为世重轻。安有寒泉来会宿,参同极论到天明。
雁荡宝冠寺。宋代。赵师秀。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