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赞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高楼,千里之外的明亮月光,
倚在枕上,聆听一声蝉鸣。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上高楼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作者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月亮和蝉鸣的感动和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登楼和枕上欹卧的两个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首句“登楼千里月”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高楼之上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开阔、宽广的感觉。千里之外的明亮月光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思考。第二句“欹枕一声蝉”则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作者以倚枕的姿态聆听蝉鸣声。这里,蝉鸣作为大自然的声音,以其高亢的音量和持久的韵律,给人以力量和生命的感召。通过对蝉鸣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两句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反思。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深思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注和追求。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释赞宁。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宋代。张耒。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宋代。苏辙。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
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唐代。周贺。布褐高眠石窦春,迸泉多溅黑纱巾。摇头说易当朝客,落手围棋对俗人。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拟归太华何时去,他日相寻乞药银。
寄赠。宋代。陈杰。客里萧萧两鬓秋,此身何止二宜休。礼文疏似嵇中散,疾病多於沈隐侯。愧我空餐有悬特,看君迎刃解全牛。夜来一炬平安火,賸喜先宽玉食忧。
题竹院壁。元代。萨都剌。门外好山青入户,阶前芳草绿侵帘。山僧应笑游人醉,头上花枝压帽檐。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宋代。孔平仲。琳琅愈青荧,绿竹半含箨。霜露一沾凝,秋风动哀壑。才名四十年,晚就芸香阁。江上忆君时,风林纤月落。
南歌子·粉絮飘琼树。宋代。华岳。粉絮飘琼树,摇花结玉池。蕊仙滕六逞瑰奇。都把银河细剪、做花飞。小院风声急,歌楼酒力微。闷中犹记去年时。呵手牵人相伴、塑狮儿。
先立春一日电雪交作程叔运赋诗次韵。宋代。魏了翁。自从日驭行牵牛,四十五日为春朝。谁驱阿香送劈历,更遣玉女来姑瑶。从来雷雪不两立,有如皋禹於驩苗。闯然方驾朝正月,是反常性皆为妖。阳孳於子达於寅,蛰虫欲动寒鱼跳。苍龙久移旧岁次,朱鸟亦向新年杓。如何阳伏不能出,阴气所沴如沃焦。相摩为电搏为震,始初隐隐如迢遥。剨然一声到匕箸,惊魂忽忽不可招。须臾为雹又为雪,寒威挟胜尤宣骄。春秋已事且云远,绍兴狄难几难调。乃今此异已累岁,卧制四海由衾裯。
夜抵范丈人庄。明代。冒愈昌。谁道生还亦偶然,乡心不禁涕双悬。路从燕市三千里,人似苏卿十九年。月黑枫林疏出火,霜消茅屋晚炊烟。预愁身贱虚劳问,形影相将转自怜。
已亥杂诗 96。清代。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二。宋代。刘克庄。子长交游莫救,孙盛门户几危。执简而往误矣,阁笔相视得之。
赠王彦和简校还北平。明代。苏伯衡。提封开画省,地势控全燕。雪重阴山近,星低瀚海连。藩屏归付托,画诺仗材贤。扪虱家声旧,应须有奏篇。
偕杨张两年兄登岱。明代。毕自严。排云直上叩天阍,石磴嵯峨杖履存。汉畤几经藏玉简,秦松曾此驻金根。俯窥遍瞩获麟野,远眺空疑系马门。夜宿峰头寒彻骨,同人虚约探朝暾。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其二。宋代。苏轼。诗里将军已筑坛,后来裨将欲登难。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同何叔信赴在伯之集醉甚既归得二绝句并呈。宋代。赵蕃。已向剡溪冲夜雪,要从东阁问官梅。气豪湖海宁辞醉,老怯风霜只自哀。
感时。唐代。白居易。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十载时艰泪染襟,馀生几拟托幽深。匹夫无罪空怀璧,校尉有官从摸金。老去风尘犹眯眼,春来药裹更关心。草玄作赋吾何敢,梁父吟成祇自吟。
童子山。唐代。李翔。童子山形也不孤,势疑高拱耸仙都。云生石肘如擎帔,月到岩心似捧壶。岂可绕坛操凤节,争教侍烛秉麟须。桑田若更成东海,始肯随师化此躯。
两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痴绝。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
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
惜红衣(赠伎双波)。宋代。张炎。两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痴绝。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
题梁王旧园。宋代。徐铉。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问程遥讶使君舟,少滞桐江看活流。解缆缓牵丁字水,挥杯延换富春筹。
光腾北极双龙剑,恩盖安南小越州。海角天涯虽僻远,锦衣仍傍故乡游。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其二。明代。林光。问程遥讶使君舟,少滞桐江看活流。解缆缓牵丁字水,挥杯延换富春筹。光腾北极双龙剑,恩盖安南小越州。海角天涯虽僻远,锦衣仍傍故乡游。
二郎神 咏镜。明代。王夫之。碧潭清浅,又早被、蘋风吹动。惊鬓影参差,归来欲倦,试向菱铜閒弄。何处相逢似曾相,识一面、閒愁偷送。多情甚白祫,朱颜直至,而今相共。还恐。尘生碧海,元云暗涌。也似我年来,桃花春水,咫尺烟迷秦洞。总不分明,犹应记得,笑语当时恩重。谁忍见、半规流落人间,别邀新宠。
送蛤蜊与李明叔诸公。宋代。黄庭坚。雪屋吹灯然豆萁,古来壮士亦长饥。广文不得载酒去,且咏太玄庖蛤蜊。
赠令狐使。清代。赵郡守。□城昔有山,登临倚空阔。震凌谁负舟,荆榛披雉堞。朅来亦期年,每每念阵迹。虽当补苴时,忍使胜览绝。度材仿飞翚,开迳通游辙。盍簪领嘉宾,举酬及良夕。风清无规尘,夜寒听伊笛。茫渺挹天根,淡荡浮月魄。景色逐时新,诗联怀古刻。楼成且志喜,平畴賸秋穑。
脱京口·踏路难。宋代。文天祥。烟火连甍铁甕关,要寻间道走江干。何人肯为将军地,北府老兵思汉官。
倚杖。明代。吴孺子。贫病吾将老,江湖度岁华。艰难惟有泪,飘泊更无家。倚杖惭归鸟,临池惜落花。秋风何太早,瑟瑟向蒹葭。
甲申正月答昌甫见寄韵代书。宋代。陈文蔚。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虎跑泉。宋代。钱嵊。虎攫灵泉发地根,传疑传信事难分。深涵月景千寻透,溜作溪声一带闻。流迸石渠珠若露,溟蒙竹径气如云。公余共酌醍醐味,应想於菟乳子文。
季冬同鸿父登西寺阁观雪时晴日片云雪复乱下鸿父请予赋之。宋代。洪朋。新晴馀雪日光同,更遣狂花落晚风。结习已空衣不染,何妨天女戏云中。
题温守梁尚书新创富览亭。宋代。陈棣。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温青红。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
道院。五代。王景。山中旧是神仙宅,冉冉流光老物华。千顷白云都是玉,一溪红浪半凝砂。瑶阶已化飞凫舄,银汉空余泛斗槎。独倚坏垣伤住事,天风吹落石楠花。
送王阮亭官詹祭海还朝二首 其一。清代。叶燮。使节天边转,韩碑读罢还。挹泉酬主眷,探袖出民艰。帆没依依树,装轻个个山。南枝留不住,高咏过重关。
雨坐读史记忆子中兄茆堂已开北渠赋此奉呈三绝 其一。元代。刘崧。中园风雨一茆茨,土壁沾濡叹地卑。昨日开渠北檐下,已通流水过南池。
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唐代。广宣。望苑招延后,禅扉访道馀。祗言俟文雅,何意及庸虚。率性多非学,缘情偶自书。清风闻寺响,白日见心初。重道逢轩后,崇儒过魏储。青宫列芳梓,玄圃积琼琚。郑鼠宁容者,齐竽久舍诸。空怀受恩感,含思几踌躇。
书斋夜坐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棐几吹灯丈室虚,隔窗雨点响阶除。胡床枕手昏昏著,卧听儿童读汉书。
别韦谅赋得江湖泛别舟诗。南北朝。张正见。千里浔阳岸,三翼木兰船。鹢泛青凫后,鸡鸣白鹭前。涵花没浅缆,带叶动深船。不言朝夕水,独自限神仙。
高阳台 七夕。清代。庄棫。星靥脂红,山眉黛绿,良宵门户愔愔。兰麝中衣,香囊合字霏金。流萤点点无心扑,绕雕阑、又上罗襟。正云屏,低度双星,银汉斜临。秋期密约年年好,任人间儿女,乞巧穿针。自送春归,可怜盼到而今。相思一雨柔肠转,更休论、远水遥岑。影伶俜,露浥鸦鬟,月照鸳衾。
添字昭君怨 秋蝶。清代。濮文绮。香冷画楼空闭。都是伤春情绪。繁华六代梦才醒。怨庄生。何处玉钩帘卷。方信惜花人远。叮咛纨扇意难猜。为谁来。
七月梨花。元代。仇远。紫薇红槿外,忽见此花娇。纵被秋阳暴,何愁香雪消。梦回云冉冉,春远夜寥寥。魂隔梧桐雨,时吹玉笛招。
凌云寺。唐代。李习。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禅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
秋夜词二首 其二。明代。许天锡。手弄双双交佩珠,不知明月上庭梧。秋来正望江南信,塞雁高飞过五湖。
狱中上崔相涣。唐代。李白。胡马渡洛水,血流征战场。千门闭秋景,万姓危朝霜。贤相燮元气,再欣海县康。台庭有夔龙,列宿粲成行。羽翼三元圣,发辉两太阳。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 其二。宋代。陆文圭。黄甲旧书生,明廷推一鹗。岁莫戢羽翰,静听华亭鹤。盛衰今昔异,出处老少各。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恶。斥鴳伏卑枝,寄声谢寥廓。
入山。明代。黎崇宣。傍山结茅屋,翛然无四邻。岩壑互回薄,烟霞相鲜新。田父喜我来,款接良殷勤。挟弩射飞雉,举网得细鳞。饮我村中醪,坐我松树根。既劝亦已酬,微醉日又曛。爱此野趣多,谁为鹿豕群。寄谢驱驰子,车马徒纷纷。
湖计春晚。宋代。曹彦约。载种成阴恰十年,水光山色静无边。杏桃赏偏春容老,松竹添多晚力坚。向有味中求冷淡,好宽怀处且盘旋。干戈渐说边尘息,朽木因依得昼眠。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唐代。白居易。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次韵徐何慊咏雪。宋代。陈著。冯夷翦水暗中央,映带同云浅与黄。旋积层寒消宿瘴,平铺一白洗时妆。行仙休羡王恭兴,僵叟应关洛令肠。不觉喜吟丰岁瑞,方知知是为民忙。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 其二。宋代。王之道。君来踰半月,未果一尊同。湖水寒应碧,山梨雨自红。何时过北牗,今日转西风。相去无他地,孤城杖屦中。
侍游方山应诏诗。南北朝。沈约。清汉夜昭晳。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与禅人。宋代。释了演。家山有路应须到,到得家山未是归。拈转杖头俱划断,好看午夜太阳辉。
环翠楼。明代。吴实。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群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捲幔清辉入,凭栏爽气来。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井干多陈迹,齐云半绿苔。多君清致在,何日共徘徊。
玉蝴蝶。清代。高士奇。十载江南蓟北,萍踪不定,虚送韶光。相对春灯,夜话往事难忘。柳丝摇、风翻翠袖,花影乱、日晃明珰。总堪伤,吴宫宋苑,燕垒空梁。痴狂,若耶溪畔,几番密意,都付荒唐。书剑飘零,敝裘寥落少年场。拟重寻、梦中蛱蝶,休追忆、湖上鸳鸯。向闲堂,深松残雪,钟漏微茫。
赠姚尊师。宋代。郑元祐。山中学仙侣,乡来发皆玄。惊我头白来,忽已十七年。民物殊更变,青山独依然。馆我太霞室,酌以松根泉。非君慰幽独,空斋难晏眠。
答刘君俞。宋代。李复。悠悠东武云,来抱南山岑。南山有寒泉,云影落泉心。泉古湛不流,云静閒不飞。相与待明月,千载发光辉。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宋代。真宗。昭哉皇祖,源深流长。雕戈圭瓒,休有烈光。天祐潜德,继世其昌。永怀积累,嘉讶令芳。
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宋代。赵蕃。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四更发青阳县西五里柯家店。宋代。杨万里。轿中万兀路千萦,死尽村鸡无一鸣。落月正明知未晓,暗泉甚远只闻声。自缘客子行来早,岂是秋天不肯明。午热未来先下店,却将尽睡补宵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