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卿挽词三首。宋代。释宝昙。少日佳公子,中年古吏师。霜严公事毕,韵胜客杯迟。诗律曹刘上,心期籍湜知。用公浑不尽,一世有馀悲。
《王大卿挽词三首》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王大卿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悼念和敬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日佳公子,
中年古吏师。
霜严公事毕,
韵胜客杯迟。
诗律曹刘上,
心期籍湜知。
用公浑不尽,
一世有馀悲。
译文:
年少时是优秀的公子,
中年成为古老的吏员。
冷霜严冬公务已完,
诗韵胜过客宴稍迟。
诗律之高曹刘皆赏识,
心中期望籍湜明了。
对你的赞誉无法尽述,
一生都将怀有悲伤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王大卿为主题,通过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悼念,展现了作者对王大卿的敬佩之情。首先,描绘了王大卿年少时的风采,称之为"佳公子",突显了他年轻时的出众才华和令人羡慕的形象。接着,诗中提到他中年成为了一位古老的吏员,显示出他在官场中的成就和威望。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王大卿在公务繁忙之后,仍然能够创作优美的诗韵,超越了一般客宴中的吟咏。作者提到了曹刘两位著名文学家,暗示王大卿的文学造诣得到了他们的赏识。最后,作者表示对王大卿的赞颂无法尽述,他的才华和成就将永远被怀念和悼念。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王大卿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悼念之情。通过对王大卿的赞颂,诗人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推崇和对逝去者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充满了哀思和敬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王大卿的深深敬仰。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唐代。孟郊。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杼山塼塔禅,竟陵广宵翁。饶彼草木声,髣髴闻馀聪。因君寄数句,遍为书其丛。追吟当时说,来者实不穷。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送君溪鸳鸯,彩色双飞东。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手自撷甘旨,供养欢冲融。待我遂前心,收拾使有终。不然洛岸亭,归死为大同。
赠王松溪四首 其四。明代。边贡。十年离思一宵同,坐歇寒钟意不穷。碧草未舒湖石畔,黄花争艳竹篱中。
别龙川尉陈海。明代。赵迪。忆得从游日,青袍各少年。今来俱白首,相对共悽然。我病秋山雨,君行瘴海烟。浮云分散后,明月几时圆。
醉後草书歌诗戏作。宋代。陆游。朱楼矫首隘八荒,绿酒一举累百觞,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墨翻初若鬼神怒,字瘦忽作蛟螭僵;宝刀出匣挥雪刃,大舸破浪驰风樯。纸穷掷笔霹雳响,妇女惊走儿童藏。往时草檄喻西域,飒飒声动中书堂。一收朝迹忽十载,西掠三巴穷夜郎。山川荒绝风俗异,赖有酒美犹能狂,醉中自脱头上帻,绿发未许侵微霜。人生得丧良细事,孰谓老大多悲伤!
崔伯易画像赞。宋代。陆游。古之君子,学以为己。可行则行,可止则止。仕以行義,止以远恥。世衰道微,岂復知此。蚩蚩始学,青紫思拾。万马并驰,孰能独立。始雖弗急,後亦汲汲。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忽蒙秀实内黄贤尉寄书期许稠至有经世之语辄。宋代。晁说之。岁宴慕群侣,鱼鸟各知息。故人音书来,怜我此时忆。忠言开靡靡,岂但问寝食。我有山耕愿,久矣君已得。中道忽献书,明时思自立。一官虽漫与,颇知民苦疾。豺狼不当路,雨露发天秩。植杖听班诏,去暴看甲乙。闾阎心欲速,廊庙虑匪棘。恨不死褚渊,叹嗟起安石。固云小人鄙,未易君子识。悠悠定谁堪,世事儿女剧。君才雄且锐,欲振排云翮。但恨张公子,蹶蹶难与适。功名良可图,燕然铭谩勒。
感事。宋代。晁说之。我有清时略,白头病在床。必须诛国贼,先要射天狼。割据江山旧,艰难日月长。百花寒未发,朱帝恨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