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与几二首。宋代。李复。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答吴与几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复。诗人描述了他居住的旧庐坐落在繁华热闹的街道旁边,与城郊相连。他住在这里,没有风风雨雨的烦恼,每年都能免去种粮食的劳作。生活舒适愉快,内心畅快自在。他思考着门楣和柱子上刻的红色文字,久而久之,对于粗陋简陋的茅屋也感到厌倦。他喜欢品尝新鲜美味的食物,却常常羞于去视察田地并拔草锄蔬菜。他感到自己的德行和事业都有些疲倦,对于虚华的事物和豪华的环境也不感兴趣。他举出了郑子真在岩石上耕种和张蔚在草丛中隐居的例子,来表达他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对外在物质的轻蔑。当时他虽然感到孤独,但他坚守着清廉的节操,他相信这种高尚的品质会被后世所崇高。他认为贫穷并不是一种病态,财富只会使人心气膨胀。他向吴子展示了自己的观点,问他是否愿意像颜子一样舍弃富贵享受简朴的生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唐代。白居易。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许季高怡如相继而逝仲退有诗悼之亦复次韵。宋代。徐瑞。鸣呼二子遂如此,里半凄凉谁与归。生养死藏情永痛,霤号野哭涕徒挥。久悲前辈子无岁,今叹期文事转非。独到青灯哦楚些,西风猎猎飓帘衣。
颂古十首。宋代。释行巩。学洚波澜卷未乾,几烦仙屐上林峦。天香吹落秋风老,不觉相携到广寒。
上杭帅吕舍人。宋代。王令。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今见诣佥允,从来注意谐。推满常己任,济域定民皆。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毛生祢衡刺,麻系吕匡鞋。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定须为进互,庶或未愚柴。
园中归戏作。宋代。陆游。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麴生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送日斜。
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宋代。虞俦。衡门虽设昼常关,人在琼楼玉宇间。一笑眼青馀老桧,相看头白只高山。携壶索共梅花醉,著屐扶行竹杖斑。此兴此时吾不忘,倦飞深羡鸟知还。
浔溪对雨。明代。葛一龙。市断溪声远,桥回野色荒。吹来数点雨,相送一孤航。涨绿平官渡,烟黄拂女桑。隔花僧共语,东去是钱塘。
早春。明代。王昶。朔风初定雪初晴,遥见春晖上槛明。三尺游鱼冰下见,一行归雁柳梢横。香炉茶铫随宜置,茸帽筇枝称意行。已是上元镫节过,市楼犹听夜吹笙。
苏文忠天际乌云卷九首 其七。元代。柯九思。长忆眉庵鹤发翁,旧时阿阁赞皇风。如今流落那堪说,黼黻文章似梦中。
载效唐律二解兼寄弘甫夏君 其二。明代。唐桂芳。几回醉倚碧琅玕,满袖清风客未还。买砚忽辞朱子里,抱琴又入武夷山。茶收暖焙园丁喜,布割寒机村女閒。应想故园图画里,石榴花发小柴关。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唐代。刘禹锡。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辛丑元日。明代。王稚登。冻柳寒梅旱未舒,大风无乃发吾庐。春柈安得青丝菜,岁酒唯供赤尾鱼。槐里直臣空折槛,平津丞相未悬车。圣人欲赐临轩策,谁上当年贾谊书。
临江仙 四月牡丹。宋代。江南雨。东风吹遍长安道,满城弄玉团酥。明妆闲共晚云舒。翠帷深卧,佯醉要人扶。姚黄魏紫今谁识,凭教春色消磨。沉香亭畔水空波。绮筵惊散,欢梦已无多。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明代。杨基。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方众甫过我山园有赠。明代。王世贞。姓字非豪举,文章是大方。一尊凌岝崿,并艇狎沧浪。宛尔祗林日,悠然得汝长。久知名避我,只合醉为乡。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金朝。元好问。楚些招魂自往年,明珠真见抵深渊。巨鳌有铒虽堪钓,怒虎无情可重编。千丈豪气天也妒,七言诗好世空传。伤心鹦鹉洲边泪,却望西山一泫然。
题倭僧所画菖蒲小景四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海上青毛鹤,山中绿发仙。相期采九节,同尔寿千年。
观叶世美戏剧有赠。明代。李之世。棚上千端呈百幻,枝头百舌语千端。物情搬尽机关巧,世界还同扯淡看。过眼雨云空孟浪,殢人花鸟强悲欢。个中难与痴人说,好向邯郸破梦团。
彭山道中。明代。方孝孺。烟鸟归林巳夕阳,野人相引度高冈。马头一片青山影,经过絺衣似水凉。
净土诗二首 其二。元代。明本。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次韵闽僧秀嵓寄竹溪僧 其一。元代。张翥。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来往夕阳钟。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唐代。柳宗元。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猛虎行。魏晋。曹叡。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浸其根。玄雨润其柯。绿叶何蓩蓩。青条视曲阿。上有双栖鸟。交颈鸣相和。何意行路者。秉丸弹是窠。
念奴娇 作《野水秋心图》因题。宋代。单人耘。参差野水,落潮痕、抹出江南秋色。茅舍两椽临远岸,下有小舟如叶。浅渚回青,寒林曳紫,掩映波光沏。坡公诗境,赢来笔底空阔。坎壈忽忆当年,秋原俚语,邀踏村桥月。一笑同沾篱畔酒,稼穑浓情凭说。别久念深,俸多献少,几度蒹葭发。砚边搔首,秋心图画难达。
又次邦衡族侄长彦司户韵。宋代。周必大。圣世恩荣盛孝章,北窗自欲傲羲皇。通家喜燕鸡豚社,治郡愁亲雁鹜行。陌上花开人斗草,瓮头酒熟客传觞。及时行乐君休厌,召驿相将项背望。
滹沱冰合。明代。朱诚泳。浪说河冰肯信然,流澌不动果冰坚。非关天意怜王霸,汉业中兴本在天。
三塔寺阻雨 其二。宋代。张孝祥。倦客三杯酒,高僧一味茶。凉风撼杨柳,晴日丽荷花。铎语时鸣塔,渔歌晚钓槎。停舻快清憩,步稳衬明霞。
赠笔工冯应科。元代。方回。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乍可微钝勿太尖,又恐过肥宁少瘠。一兔仅足成一枚,奈何攟束动{在角右戢}{在角右戢}。氄毛乱毳纷交加,醉人蓬首发不栉。落腕当如画铁椎,顾乃蒌弱欠筋力。山谷道人昔有取,诸葛鸡距异枣核。长句哦赠林为之,余子徐偃似无骨。上党华陵君家孙,苦心隐艺造玄极。买非其人拂袖行,但取赏音不论直。二毫三副及散卓,随意真行作波磔。燕丹匕首付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紫鸜鹆眼刷丝文,谁无端石与歙石。奚李法传外诸孙,我亦尚有潘衡墨。捣冰槌玉乌丝栏,百轴千筒动充斥。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
元夕观灯应制。两汉。王褒。鱼钥春开虎豹关,五云星斗近天颜。绛河月湿金盘露,火树香分玉笋班。鳷鹊漏传花外观,蓬莱仗列海中山。万方乐事同元夕,恩赐千官十日閒。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明代。王弘诲。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
寄顾左山。明代。王慎中。年来渐喜世情微,发叹浮生未有归。鋉石犹知餐诀误,雕龙偏悔著文非。遂令白日难空遣,坐恐华颠欲就腓。爱尔陶然东海上,一竿无羡据苔矶。
庆云寺桧。宋代。胡宿。宝坊金布地,嘉木此含荣。吴帝留青盖,湘神驻翠旌。月移香砌冷,风入夜琴清。若比东阳树,婆娑意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