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哲王观民志。庶羞百品因时备。为善不同同归治。
蔬膳菲食化始至。率物以躬行尊位。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南北朝。沈约。在昔哲王观民志。庶羞百品因时备。为善不同同归治。蔬膳菲食化始至。率物以躬行尊位。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边上晚秋。唐代。杜牧。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偈二首。宋代。释宗颐。近日身心顽顿,恰似一片铁板。内无玲珑机智,外无华藻文章。谁能打作郓州针,笑杀秦时{左车右度}辂赞。四楞著地,万事无心。虽然看不入,毕竟扑不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瑠璃脆。
春晚雨中寄梁仲登。明代。欧大任。念汝离群久,还山已换衣。夕猿添客泪,春草待人归。花事纷将减,莺声半已稀。子荆愁绝处,零雨正霏霏。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其二 迎神用《兴安》。九变。。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勾陈旦辟,阊阖夜分。轸风挟月,车驷凌云。瑞景晻霭,神光耀煴。神其来兮,以留以忻。
永思堂为熊腾霄都宪作。明代。朱诚泳。不尽长江不尽思,登堂无复睹严慈。都台风木伤情切,宦海羹墙入梦迟。蠹落遗编留素业,尘封残织有馀丝。浮光山水依然在,缅想仪刑独泪垂。
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蓦山溪(元夕)。宋代。陈东。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宋代。张嵲。一行疏柳对柴门,又见荒烟上晚村。日日墙阴观日影,人生消得几黄昏。
九月初旬临清下陵州舟中。元代。吴师道。谁云北土异南方,九日晴暄未陨霜。河水浑黄千里疾,柳阴浓绿两堤长。丰年有象占农亩,佳气非烟望帝乡。驿酒一升犹可饮,祇愁无客共重阳。
东堂新成二首。明代。严嵩。种树成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余。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欲因萝薜辞簪弁,惭愧天恩在玉除。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慵得自藏。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莫笑野人生计少,濯缨随处有沧浪。
寄徐中丞容斋。元代。姚燧。李侯安庆来,遭君江间柂。问云归湍水,示声偶及我。自揆衰钝质,旧学日兼堕。百事于大贤,资取无一颇。始疑逢蒙弓,亦有虚发笴。终知匠石斧,材不捐琐琐。增惭失喜馀,背觉芒刺荷。平生声相接,睟盎见未可。文字亲友间,屡得观藻火。况闻閒世故,盘走夜光颗。仰止高山思,愿并馀子颗。历推天日行,蚁右风轮左。吾徒不相值,其故政此坐。何时广陵游,倾盖愿终果。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唐代。李德裕。闻君采奇石,剪断赤城霞。潭上倒虹影,波中摇日华。仙岩接绛气,谿路杂桃花。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游黄山坞。明代。史鉴。行行东去欲何依,为爱禅房入翠微。山在不知陵谷变,鹤归应见世人非。烟中草树含春色,岭外云霞敛夕霏。自笑远人眉目异,野禽惊起溯风飞。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范子奇。宠命光辉出九重,夕郎捧诏未央宫。辍从近侍优耆德,暂殿名邦抚浙东。道过故乡观昼绣,政成载路播仁风。岂惟越俗欣渐惠,即看延登起茂功。
棠阴故傍渚宫多,槐色新从南浦过。此日五溪怀马援,当年一疏忝常何。
鱼椷远结缠绵意,锦段难为报按歌。宇下岂无徐孺子,可能回驾访烟萝。
大中丞马公昔建节渚宫余忝气分之雅兹抚有江右贻书慰存赋得一律志谢兼简公部人邓太史。明代。王世贞。棠阴故傍渚宫多,槐色新从南浦过。此日五溪怀马援,当年一疏忝常何。鱼椷远结缠绵意,锦段难为报按歌。宇下岂无徐孺子,可能回驾访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