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柏谷寺寄范君武

游柏谷寺寄范君武朗读

《游柏谷寺寄范君武》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绝塞初归喜浣休,
东城送客偶成游。
山前欲访青兰若,
林下初闻黄鷅鹠。
双屦高穷溪水出,
一身轻共野云浮。
寄声德操还能否,
炊黍吾过为少留。

诗意:
诗人李复刚刚从边塞归来,对于能够休息片刻感到非常欢喜。他在东城送别客人时,偶然间决定外出游玩。在山前他想要去寻访那些美丽的青兰花,而在林间他第一次听到了黄鷅鹠的鸣叫声。双屦高举着,跋涉过溪水,他感到自己的身体轻盈,就像野云漂浮在天空中一样。他将自己的思念和对德行的赞美寄托于声音之中,不知道这些声音是否能够传达出去。他明白自己不能久留,只能短暂停留,像炊煮黍米一样,时间很短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游览山水的心情和感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刚刚从边塞归来的喜悦,以及在东城送别客人时突然决定外出游玩的偶然性,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在山前想要寻找美丽的花朵,而在林间第一次听到黄鷅鹠的鸣叫声,这些细节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描写双屦高举、轻盈的身体和野云漂浮的比喻,诗人表现出自己在山水之间的自由和舒适感。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思念和对德行的赞美寄托于声音之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德行的重视。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游览中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德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翡翠长松秀,氍毹细草斑。屡经新渡水,不数旧看山。

太华愁登陟,终南费引攀。岂知图画景,长在马蹄间。

()

龙须成布一端长,珍重惟将宝匣藏。荒服献珍诚足异,承平八表自梯航。

()

梅柳亦何知,东皇日夜催。难辞万里远,都向一江开。

粉黛弄未歇,凋伤倏巳回。犹能胜橘树,褊性不逾淮。

()

客中无酒浣羁愁,想见家山菊自秋。记取今年重九日,大郎滩下泛孤舟。

()

提携宝剑斩长蛟,独运神机不惮劳。快睹中天悬日月,徐看沧海息波涛。

剧谈英武今谁敌?若论猷为昔更高。老我惟当相羽翼,太平和气要薰陶。

()

飞鸣屋上鸟,入我梦中听。
迟明月方昃,平晓风更静。
游云四山幕,止水万象镜。

()

舟车半载道途间,喜泛轻桡万里还。日暮寒云流断峡,夜深斜月冷空山。

滩声乍转黄牛驿,帆影遥分白虎关。望里风平江水阔,彝陵令日喜开颜。

()

梦入零陵见旧丘,忽闻瑶瑟不胜愁。觉来一片空山雨,散落潇湘万叶秋。

()
莞海东头去路赊,独乘羸马到君家。
十年梦里相寻处,依旧青山两岸花。
()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

炎祚真人骑赤龙,故人傲睨轻王公。身披羊裘隐泽中,手弄一丝江上风。

客星夜临紫极宫,钓台高并云台功。复有云孙千载下,读书岂是煦煦者。

()

众峰戴雪玉催鬼,风定湖光镜面开。
山色可堪西子笑,溪声曾送越兵来。
天寒野水摇孤艇,日落浮图封古台。

()
故国衣冠后,传家礼法尊。
击鲜更下舍,容驷闶高门。
河润金挥橐,风流酒满樽。
平生阴德事,五世眼中孙。
()

环中人所隘,方外我所敬。世道无它涂,禅林有幽径。

烟崖寒自高,霜港晚逾静。投我可忘言,乘閒了深定。

()
初长难掩膝,绝似汉金人。
楼志幻全体。
天丁现后身。
眼高倾四海,力大引千钧。
()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

()

柏叶何曾换酒帘,凤钗双整闹香奁。重元共识重光兆,一月浑疑一岁添。

笑折林花充綵胜,将邀社燕入珠帘。辛盘自觉秾华倍,不负书云太史占。

()

不到名蓝数十年,重来风景觉萧然。山中幸喜存长历,劫冷能留不坏烟。

()

灵椿长幸荫衡门,阶草何妨晚见春。骏种也知惭冀北,病怀聊为释漳滨。

名家正恐非兰玉,瑞世宁当是凤麟。谁道添丁无足庆,竞传佳句一番新。

()

见说当年梦甚真,公今高步挹清尘。
经传桐柏兼三洞,名在明廷接万神。
马过越山资浩气,花飞剡水正残春。

()

若问青楼娼,芳年二八强。
轻罗不遮面,绣户自焚香。
对客时题句,怀君每断肠。

()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
露滴甘泉事已休,欲穷多景漫登楼。
云收北固千帆雨,雁带南淮万里秋。
夜色和愁迷古渡,天风吹恨到神州。
青山尚在英雄老,休说兴亡忆旧游。
()
冻卧袁安已复苏。
闭门那患出无车。
似渠人物到今无。
可笑昆山夸片玉,须怜沧海叹遗珠。
()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

吾兄昔好客,结识俱英贤。就中公最亲,如影依形然。

每因儤直暇,觞咏偕欢妍。门前渌水亭,亭外泊小船。

()

一声画角日四曛。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
魂。

()

东风拂曙泮林春,行李观光上国宾。岁贡成材虽有格,旦评雅望妙无伦。

帆浮翠縠江波滟,马控青丝柳色新。此去辟雍天咫尺,早持钧轴见经纶。

()
闭户瓶梅满屋香,小楼微醉月昏黄。
三更独坐犹无寐,更欲移花近枕傍。
()

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

不觉老从头上来。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
两年游海国,一半在山扉。
政喜沙鸥狎,忽惊辽鹤归。
苦吟黄叶落,凝睇白云飞。
志已坚亲养,难分薜荔衣。
()

春晴紫陌荡香尘,冠盖联翩送故人。风度落花沾去旆,马嘶芳草驻征轮。

旗亭官柳和烟绿,驿路青山带雨新。悬想双旌明到日,太行依旧翠嶙峋。

()

棠阴满地藓花斑,官舍无私白昼闲。惟有悯农心最切,日瞻云气起丰山。

()

()
南薰独擅水云乡,不许人间别有香。
是草是花开一遍,春风却似欠商量。
()

高斋连大厦,安隐客心舒。每发难逢笑,时翻未见书。

艰难恩意重,零落旧游疏。欲买西河地,终焉此荷锄。

()

投閒身转贵,养拙道弥尊。百战开文圃,玄窥向法门。

取适人难老,相观道自存。双凫随燕至,同醉众春园。

()

风流看尽当时事,夜夜擎灯绣帐前。野草荒田自他日,断无外传与伶玄。

()

紫翠隐丹房,仙人在上方。欲往疑无路,白云封点苍。

()

少年入众先行乞,最初一步须牢实。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

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

()
踞胡床,握法尾,默默自问,谁家之子。
宁可并吃五{左豆右斗}醋,不敢说著东山下左边底。
()

下临无地手扪天。上云烟。俯山川。栖止危巢,不隔道林禅。坐处清高风雨隔,全万境,一壶悬。
我来直欲挟飞仙。海为田。是何年。如此江声,啸咏白鸥前。老树无根云懵懂,凭寄语、米家船。

()
满目尘埃白日阴,皇天无命且深沉。
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
()

笑指天山气独豪,先持尺素报吾曹。长城雪压龙文动,野戍云开马首高。

歌发欲呼犹子梦,泪飞先湿老僧袍。荒魂招尽情无尽,收拾岩烟并海涛。

()

真浑天机自几分,中兴公已是元勋。子瞻谈笑皆成句,老杜忧虞亦在君。

巾帼每遗非辱我,病羸真本不能军。可容百尺竿头路,二雅周南更许闻。

()

每惜春光去,生憎鶗鴂鸣。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

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

作客似杨花,送别杨花侧。杨花风际飞,那复计南北。

晓棹洞庭波,暮钟庐阜月。应笑山中人,闭门头雪白。

()
龙图基代德。
天步属艰难。
讴歌还受瑞。
揖让乃登坛。
()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

阿婆八十双鬓皤,屑麦为饼将奉婆。
小家新妇拙烹调,不觉铛热令饼焦。
高堂日晏婆停筯,小姑诃婢郎谴妇。

()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

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

骠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促舞跳趫筋节硬,

繁辞变乱名字讹。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

()
武陵曾远客,主簿作南征。
缅想经行地,犹含赋咏情。
故人如见问,白发欲千茎。
却记相逢日,回头岁月惊。
()

一春爱三月,轻阴淡微和。呼童理荒畦,有客来山阿。

话旧卧松谷,小酌归烟萝。谈笑竟终日,取乐岂在多。

()

静寻啄木藏身处,闲看游丝到地时。

()

谢公四十馀,高卧东山间。妻子来相问,掩口笑不言。

长安公与卿,富贵多少年。徇时岂不能,吾志不其然?

()

竦然敬立体斯存,容貌常如见大宾。此是圣门持守法,必须心在可为仁。

()
手探卢溪颔下珠,词林再啸老於菟。
不餐烟火惟存骨,吟杀江山失却须。
锦里莺花余故宅,灞桥风雪入新图。
只今醉卧长松下,犹要熊儿捉辔无。
()

妾年四二三,始识月团团。十二学女工,刺绣如鸳鸾。

十九嫁夫家,事姑施衿鞶。夫婿良家儿,世籍为王官。

()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
迢递关山身历遍,烟霞胜处曾游。
九江江畔系孤舟。
匡庐如画里,南望插天浮。
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
()
寂寞江城,┾只共、梅花幽独。
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
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
()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

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
醴泉人,都作善。
急急光阴,似水还如箭。
荣贵虚劳休自羡。
四假凡躯,恰似蚕身缘。
()

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

山深谷邃无田畴,人烟断绝林木稠。禹刊益焚所不到,剩作丛箐森遐陬。

()

独立天衢骨相奇,缣缃犹记写真时。开元天宝今陈迹,舞破中原马不知。

()
水村悲喜拆书看,闻道并州九月寒。
忆得此时花更好,举家怜女不同盘。
()
便把长江作界河,负舟半夜泝烟波。
明朝方觉田文去,追骑如云可柰何。
()

春尽大方游,思君便白头。地蒸川有毒,天暖树无秋。

水急三巴险,猿分五岭愁。为缘知己分,南国必淹留。

()
绿阴满院帘垂地。
落絮萦香砌。
池光不定药栏低。
闲并一双鸂鶒、没人时。
()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
文如翻水艳天葩,始信才猷属故家。
为爱新吟贪咀嚼,霜髭捻断日西斜。
()
云门一曲子,腊月二十五。
唱高和得齐,大棒揸出去。
()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无去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
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

烟浪恶。花满海山楼阁。辽鹤无书云漠漠。故宫春梦薄。

莫惜舞人零落。长袖为君重著。堕地鸾钗成密约。捧觞千日乐。

()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

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
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
()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湖阴窥魍魉,丘势辨巴蛇。

()
秋入眠床水一方,江湖风月坐来凉。
浮浮爽气仙游去,身在苍烟白鸟行。
()
春事曾看满眼花,楼高不见玉人家。
峡云梦断无消息,想像红裙踏雁沙。
()
沉酣博塞两防微,男业诗书女治丝。
遗训一编昭日月,宗门于此卜兴衰。
()
交游回首散如烟,重过洪州隔世然。
手种垂杨皆合抱,朱颜安得似当年。
()

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迥碛沙衔日,长河水接天。

夜泉行客火,晓戍向京烟。少结相思恨,佳期芳草前。

()

乡无竹圃为三径,贫寄邻家已二年。

惟有素风身未坠,世间开口不言钱。

()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

年来几度得招寻,拟结茆茨共息心。雨过密林怜旧约,月明翛竹想閒吟。

鹤归似响云中锡,人去空留壁上琴。石火电光非久燄,秪应遗恨暮云深。

()
南溪二月雨初晴。
四郊明。
暖风轻。
一雨一风,铺地落红英。
()
浩浩自太古,洋洋灌百川。
深将一源润,首出万峰巅。
晴浴岱宗日,香通华岳莲。
应有真仙子,挥榜上青天。
()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