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秀州城东

过秀州城东朗读

《过秀州城东》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秀州城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社会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困苦和社会不公的思考。

译文:
海边的小城囚禁着我,
我听到了榔声和渔歌。
再次来到这野外秋景,
感觉人家的痕迹更多。

晴天下茅草檐晒晒布,
水田里竹架倒扦着禾。
苟且过着吴地的饥岁,
官员为何不宽待苛刻?

诗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经过秀州城东的景象,这个城市给他一种囚禁的感觉。他听到了榔声和渔歌,展现了城市的生活和活力。然而,他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自然的痕迹比人类的痕迹更多,暗示了人类社会的繁华和破坏对自然的影响。诗人进一步观察到,晴天下茅草檐上的布被晒干,水田里的竹架倒扦着禾苗,这揭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艰苦生活。最后,诗人反思吴地的饥荒岁月,质问为什么官员们不能放宽对人民的苛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官员腐败的不满。

赏析:
《过秀州城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社会现实的观察。诗中的景象鲜明而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官员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呼吁社会温暖、公正的改变。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观察,折射出社会问题,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这首诗词在宋代的文人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展示了方回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粉翅两悠飏,翩翩过短墙¤

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无语对萧娘,舞衫沉麝香。

()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
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

昔公安在见何晚,宁欲霜埋不受春。
不是三生曾一面,宁堪开向世间人。

()

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琼峰埋积翠,玉嶂掩飞流。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

()

画帘捲断珊瑚索,绣床小梦随风落。残月杏花堤,晓莺恰恰啼。

美人和笑立,露叶牵衣湿。待得侍儿来,妆奁一半开。

()

衔恩西去守河池,节操承家愿未移。接籍已知生齿寡,前驱安怪吏人迟。

蛮风肯为双轓肃,昼日偏宜一鹤随。郑侠有图吾可绘,入疆何敢复言疲。

()

达则经纶隐着书,昔人于此孰亲疏。
王通持底答扬素,汾曲先人有敝庐。

()

廿四芙蓉明镜展。怅盈盈、袜罗尘软。铢衣蹙露,瑶弦汎月,写红兰幽怨。

一抹洞庭波,又惊起、楚天新雁。桂枝秋老,萍花夜凉,刚人与、碧云远。

()

不怪丰年屡足书,此乡民力看何如。
依山靠岭都开垦,二岁为新三岁畲。

()

忆昔与君同射策,两鬓相看如漆黑。流光迅速不可拘,转眼萧萧头总白。

君初释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欻从鹗荐上霄汉,手持玉斧乘青骢。

()

废地久不居,荒秽难平治。经营几朝暮,眼底无棘茨。

开门见南山,山若因君移。五言成新咏,初不用意为。

()

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
沈烟篆曲。
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
()

春日闲销一局棋,春愁还得数篇诗。
高吟大醉何人问,英略雄图久已知。
破产虽无容足所,丈夫岂合心家为。

()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