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

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朗读

《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
我躺着听到邻居客人在黎明前离去,我也起身整理睡衣告别旅途的床榻。

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
暴雨突然停止,微风吹动,空山凉爽,路上不再湿滑。

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
溪水向西流去,我沿着东方前行,船只在深夜时横渡。

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
人心最为脆弱,天意易变,当左路无法继续前行时,必须选择右边的通路。

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
蚕儿放养三次,大麦已经成熟,桃子含着烂红色,豌豆则是嫩绿的。

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
野味的诱惑令人无法抵挡,但七天的饮食市场却没有肉类。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
北面归来自南山,采摘菊花剪下韭菜,都是自己亲手种植的。

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诗歌中谈及赋诗与饮酒,当花朵盛开之时,为何要放弃登上崔嵬之山的机会呢?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婺源,经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次渡过河流,最终登上五岭的经历。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急雨停歇后的清凉感,溪水的流动,山间的花果成熟。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抉择的思考,人心脆弱易变,面对困境时需要灵活选择。最后,诗人以自己种植的菜蔬和对诗酒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旅途中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思考。这种真实、质朴的描写风格,使得读者能够与作者共情,感受到旅途中的喜悦、困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商飙凝素籥,玄览贲黄图。晓霜惊断雁,晨吹结栖乌。

寒花低岸菊,凉叶下庭梧。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

()

阿八宫中酒未醒,天风吹发夜泠泠。
归时只怕扶桑暖,赤脚横骑太一鲸。

()

岁月惊虚掷,风霜信饱更。
蚤知穷有命,惟以饮留名。
人事宜藏拙,天工亦恶盈。

()
忘却晨梳满把丝,楝花嫌不似臙脂。
起来一笑看清镜,惟插梨花却较宜。
()

老拙谁肯伴,束书自相随。此外无长物,犹有一鸱夷。

小醉即孤咏,自遣不要奇。西湖妙天下,未羡习家池。

()

风雨长亭话别离,忍看清泪湿燕脂。酒光摇荡歌云暖,不似西楼夜宴时。

()
路入蓝桥境。
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

银灯剔尽梦中残,帘外花枝月影寒。知是玉堂非社席,恼人何事倚栏杆。

()
秾芳比似橘花肥,当日曾从细雨移。
老有绉颜羞晚出,清无柔性结春知。
雪香四月蜂攒处,风味重阳蟹健时。
院落彩妆人最巧,搀先茉莉簇凉枝。
()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

静处藏身,动中跳出。全起灭心,为自在力。耳闻不知,眼见不识。

天下人称,圆通第一。

()

故人书总至,忆我钓渔矶。独抚孤松坐,闲看双燕飞。

抄方劳客寄,送米待僧归。住岳何年约,唯应共采薇。

()
深仁厚德,流泽自无穷。
仙驭倏宾空。
衣冠未返苍梧远,遥望鼎湖龙。
人间仿佛认天容。
()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

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

我观招提境,古桧何苍奇。
白蚁巢其根,青虬啮其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