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

谁识朗读

《谁识》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梅花和杏花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
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
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变化为线索,通过描绘梅花与杏花的交替开放,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更迭的主题。诗词开篇,梅花的香气尚未散尽,而已经是杏花盛开的季节。这种对花朵生命短暂而易逝的描绘,暗示着人生的瞬息万变和无常性。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不再热衷于春游的心境。他感到身体疲倦,对春天的游玩已经失去了兴趣。然而,他的内心却依然宁静,能够在夜晚的梦境中得到慰藉和启示。这种对内外对比的描绘,反映了人生阶段的变迁和心灵的成长。

下一段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才华。他提到了"百杯圣俞酒"和"万首放翁诗",暗示自己饮酒作诗的才情和成就。这里的"圣俞酒"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相聚时所饮用的美酒,而"放翁诗"则指的是文人放下世俗束缚,随心所欲地写诗的作品。通过这种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自豪和自信。

诗词最后两句"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境遇的思考。他认为,现世的人们很难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成就,只有神仙境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境界上的超越和自我定位,突显了诗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独特认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与杏花的对比、对春游和梦境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境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生命观和艺术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晓雨丝丝熟食时,泥深辙断客行迟。
乱云重叠藏山寺,野水纵横入稻陂。
马鬣松阴封旧陇,龟趺道左立新碑。
扶衰此出知能几?清泪临风不自持。
()

金山醉归江月出,瓜洲汹涌寒潮入。

()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裂破,一声江上侍郎来。
()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丘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
江斋一入何亭亭,因寄沦涟心杳冥。
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勒黄庭经。
()

半璧池中月一天,波光月色两婵娟。兔穿云破冰壶泄,鱼跃萍开宝镜悬。

桂影飘飘侵赋笔,芹香采采照书毡。夜深想到观澜处,洙泗源头在眼前。

()

畴昔奇君志不凡,天风万里送云帆。
只须读赋惊崔郾,何待移书祝陆傪。
墨点不施红勒帛,锦衣与换白襕衫。

()

笔床茶灶矮蓬船,绿树重阴起晏眠。驯鹿暮归溪上月,惊鱼时破水中天。

邻鸡傍午催豳馌,灵雨通宵足舜田。愿取西成人共饱,醉乡深处乐陶然。

()

青青庙中槐,交交一双禽。为巢育其儿,结构良苦辛。

一朝惊弹罗,移栖向高林。我行适见之,叹息空弥襟。

()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余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仿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

何意探梅信步来,珊瑚压玉并头开。秋来瘦影怜相似,乍挹花心怯举杯。

()

送林身世一何閒,去似孤云不可攀。

若果怕人知隐迹,买山休买有名山。

()
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
尽日缘情坐,霜叶易燋右乾。
()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画角莫吹残月夜,

病心方忆故园春。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
雕庭清跸转轻雷,凤管吹春入仗来。
万籁有声皆善颂,八荒无地不熙台。
()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
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

好去西安守,还乘五马车。封疆参井旧,民物汉唐馀。

会府人咸喜,铨曹最已书。儿童候公久,归驾莫纾徐。

()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
小渠春浪细无声。
并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
()

京华三月春欲老,柳亸花明觉春好。故人五马促行装,清晨取别何草草。

为言昨日朝明廷,三年考绩承宠荣。九重才睹蓬莱晓,万里复向龙川行。

()
风雷开万象,散天影、入虚坛。
看峭壁重云,奇峰献玉,光洗琅玕。
青苔古痕暗裂,映参差、石乳倒悬山。
那得虚无幻境,元来透彻玄关。
()

尽教逞技尽多般,毕竟甘心受面谩。
解把人间等嬉戏,不妨笑与大家看。

()
富豪休恃。
英雄休使。
一旦繁华如洗。
鹊巢何事借鸠居,看数载、主三易矣。
()
传闻圣主幸新丰,清跸鸣銮出禁中。
细草终朝随步辇,垂杨几处绕行宫。
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
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
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
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

寂寞真如住院僧,竛竮瘦影半孤灯。法筵第一无他说,只有脩斋旧葛藤。

()
缘华居处渺云深。
不受一尘侵。
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谁是关心。
()

野人居止处,竹色与山光。留客羞蔬饭,洒泉开草堂。

雨馀松子落,风过朮苗香。尽日无炎暑,眠君青石床。

()

枫落秋江塞雁宾,客怀依旧忆鲈莼。百年三万六千日,半世东西南北人。

满目空村争虎豹,何时高阁绘麒麟。由来管葛皆天意,霄汉泥涂任此身。

()
道是梅兄不解琴,南枝风雪自成音。
玉绳低後金盆落,独与此君谈此心。
()

汉水深难渡,深潭见底清。锦笮系凫舸,珠竿悬翠旌。

鸣笳芳树曲,流唱采莲声。神游不停驾,日暮返连营。

()

净境无人可共携,闲眠未起日光低。浮生莫把还丹续,

万事须将至理齐。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

送女匆匆不择日,綵绕羊身花照席。暮婚晨别已可悲,犹胜空房未相识。

()

山水清音晚更调,梵宫随处可逍遥。篮舆穿碧闻溪响,雪岸抽黄见柳条。

谈笑暂时抛案牍,堤防终日为江潮。舣舟且向孤山去,携取寒香到酒瓢。

()
返本还源事已差,轻罗不著外寻麻。
劳虑即真犹未信,忽然解道见桃花。
()

一叶晴飞大海傍,东南云色满钱塘。谁言蓟阙三千里,夜夜双凫入上阳。

()

川原无地不风尘,且向渔樵共隐沦。芳草断魂谁是侣,孤灯燃梦客中身。

人人远忆桃花路,日日愁看虎豹邻。从古士穷方见节,采薇相饷莫忧贫。

()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楼上红鸾扇影寒,楼前宣赦万人看。清台奏瑞初呈了,五色祥云簇彩竿。

()

当时裨内治,懿德玉无瑕。夙夜忧宗祀,勤劳在主家。

新阡成马鬣,旧社有莲花。万里专城使,哀哀哭海涯。

()
残菊孤花留暮秋,劳师问路乱山头。
九岩只望孤云去,舒卷如云得自由。
()

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

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

()
一别或千古,如何不念之。
此地一相失,徘徊空尔为。
扰扰行路人,肩摩各东西。
当其一投分,谁能无相离。
()

廿四桥头步。听箫声、等闲吹过,良宵三五。偷向十三楼上望,漫掩四围朱户。

吹好梦、十年一度。数遍巫山峰二六,第一峰、留作行云路。

()
扁舟几泊洞庭霜,曾见连林橘柚黄。
只道陋邦无此物,那知种树有诸王。
()

有梦花前点酒筹,觉来深院闭风流。人间只恨桃源路,不道桃源人更愁。

()

塞上风光到柳条,烟横戍垒马蹄骄。天山似我双蓬鬓,纵遇春来雪不消。

()
湖面初秋色,清如镜里清。
潮来飞白鹭,烟至织黄莺。
虹学美人出,风为少女行。
此间尘不到,身世两忘情。
()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姓刘姓项今何在,

争利争名愁杀人。必竟输他常寂默,只应赢得苦沈沦。

()

扣关解后老支郎,见我丁宁问故乡。
自说病身归不得,花开叶落几凄凉。

()

堂敞群山紫翠中,一门和气暖融融。每看霄斗县从北,别有春风来自东。

万里云烟团槛桂,百年枝叶老桥枫。帘栊笑诣时时发,莫问瑶台第几重。

()
悟道散人姓岳。
秘密玄机把握。
终日抚心琴,便是蓬莱仙乐。
仙乐。
()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

杯渡南溟似祖磨,当年发愿意如何。黄龙世远禅机寂,白马经留佛法多。

振锡琼花移宝树,浣衣孝水接恒河。人天此会良非偶,祇苑谁传證道歌。

()

风吹积雨销太行,水暖河桥杨柳芳。
少年初仕即京国,故里几归成鬓霜。
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粥香。

()
任锐
儿父临刑曾大呼:我今就义亦从容。
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
()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

我爱云庄好,民风太古淳。妇勤丝满篗,儿懒砚凝尘。

秦系唐高士,张融齐逸人。只因疏散久,每每忘冠巾。

()

妖姬饰靓妆,窈窕出兰房。日照当轩影,风吹满路香。

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
金蓉绿水插层层,岚气浮浮直上蒸。
丹灶几千年尚火,泉崖五六月犹冰。
鹿衔烟草陪仙友,鹤睡云松伴定僧。
失笑红尘奔走者,见山佳处几人曾。
()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

芳草青青古渡头,绵春历夏复经秋。

堪嗟世事如流水,便挈琴尊上叶舟。

()
缥酒颂青春,不减宜城桑落。
楼下玉人凝笑,散万英千萼。
绣衣当日帝王州,横飞看雕鹗。
闻道赐环书下,向金门持橐。
()

故里千帆外,深春一雁飞。干名频恸哭,将老欲何归。

未谷抛还忆,交亲晚更稀。空持望乡泪,沾洒寄来衣。

()
荆谿有三士,求识自初年。
才大俱诗伯,公惟愧饮仙。
结交期耐久,过我地忘偏。
惭愧衡门下,今成顿有边。
()

籊籊鲜干,秀彼崇㟽。下泽兰液,上莹芳霄。贞劲内固,鲜粲外昭。

耀质灵荟,作珍华朝。杖之身安,越龄松乔。

()

竹院秋深路渺茫,沿溪一带白毫光。客来问月云堪款,僧筑开山锡可望。

空翠寒侵觞政肃,霜林新染墨花狂。十年更约松阴道,入梦青松个个长。

()
登瀛忝继唐词客,补郡仍陪汉望郎。
政事将何攀邵杜,声名空贵蹑王杨。
()

鸡犬无声白日闲,一筇九节过眉班。会须俎豆三高上,且寄风流二老间。

()
关中吟鬓改。
多事与心违。
客路逢人少,家书入阙稀。
秋声落晚木,夜魄透寒衣。
()

生笑长裾曳,仍羞下泽奔。

据鞍非马援,叱驭岂王尊。

()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
紫霓横天度,银盘涌水来。
先生骑霓脊,盘上卷金杯。
()
一人传虚万人实,今时非有昨非无。
见若是今闻是古,今闻昨见已模糊。
()

秋山写苍润,笔笔骨胜肉。出力露锋棱,而不病老秃。

双涧分飞流,怒与众石逐。东涧势尤峻,劲折如转毂。

()
昔云有仙人,炼液谢浮埃。
一感当时王,翻然为之来。
深沉珠贝宫,照曜金银台。
群仙时往还,共酌流霞杯。
()

喜得全归日,郎君巳致身。凭将万死事,泣报九原人。

野气迷丹旐,秋风冷石麟。但留天语在,一纸夜台新。

()

十月王师捕山贼,县官追呼炮夫急。一六当头领雇夫,百夫押以衙兵十。

此行只向乌伤去,不比骊山送徒戍。况复王官如父兄,蓑笠糇粮为尔具。

()

万蕴千牌次碧牙,缥笺金字间明霞。

()

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天公著意在兹时。扫尽微云点缀、展清池。
樽前金奏无晨露。只有君房语。骊驹客莫赋归诗。东道留连应赋、不庸归。

()
梦到江南梦却回。
梦归何处得身归。
故溪渌净看凫衣。
下到瞿唐春欲杪,桃花香浪渺无涯。
()
不须细细说行藏,四十年来梦一场。
我得放归心已足,君能勇退道尤光。
閒中倍觉林泉好,闹里谁知日月长。
我已与君成二老,更将一节起吾乡。
()
轻红浇翠抹弓腰,高映斜阳跨碧霄。
半似一条琼玉带,合成五色水晶桥。
()

-

高田一雨免飞埃,上水纲船亦可催。
说与东江津吏道,打量今晚涨痕来。
()

明年诗社合更年,八十九回秋月圆。红烛犹能映缃卷,乌纱曾不愧青天。

三更海鹤通仙梦,八曲鲈鱼上锦筵。独拜尊前知有日,客星今列五湖偏。

()
西风篱落草虫鸣,唤起书生啜菽心。
雨瓣霏霏成晚荚,霞英蔼蔼烁秋阴。
三年得谪非无乐,七步燃萁谩有吟。
请看种分红白色,南山南下此苗深。
()

江水东流入海深,水边华构百年心。行人未识君家世,看取堂前乔树林。

()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淡日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黄。

()
四不堪,不喜谢书疏。
正无力笔能,拙作餐饭句。
()

元鸟初飞扑去船,风前一见绝相怜。问巢尚隔云山外,衔草初逢杨柳边。

自笑主人如梦里,何时孤客到堂前。荣枯过眼成流水,话著乌衣已泫然。

()
萧瑟西风万里秋。
暮云收尽月华流。
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
登翠岭,更溪游。
()

翩翩晚凋葵。孤生寄北蕃。
被蒙覆露惠。微躯后时残。
庇足周一智。生理各万端。

()

为惜美人去,看梅到晓窗。明河忽倒地,疑已入沧江。

()

寒江落日背孤城,海月沙头又欲明。千里家乡残梦断,一川烟水暮愁生。

不辞椰子杯中醉,生怕梅花笛里声。陡觉别来消瘦甚,马卿多病更多情。

()

屈指家山,匆匆又数今朝过。客情那可。愁似天来大。烟雨濛濛,细浥轻尘堕。君知麽。却成甚个。春暮犹江左。

()

剥啄谁叩门,开门得吾友。握手一大笑,慰我离群久。

之子富才具,事业可力取。瞻望青松姿,衰迟愧蒲柳。

()

青天如水花露香,霜月四更寒始光。已怜入户鉴须发,况复聊人上画梁。

()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
往事是堪唾。红枣信、烽折尽任他。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

()
高蹑五云堆,平看万象开。
樵风溪路远,华雨梵天来。
刹倚三峰直,钟传万壑回。
叨陪上方燕,依约近中台。
()
圣主千龄不易逢,直应护养到清躬。
观书子夜勤毋过,颐志宸庭乐自融。
盛在聪明称帝舜,深於保辅是周公。
治平元佑从头数,此是皇家第一功。
()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

之子吾乡秀,生来踏上风。
兰亭高擢颖,芹泮早称雄。
科第孙山秀,吟情灞雪中。

()

回舻泊晚渚,暂息嘉树阴。清飙散狂澜,纤月生远岑。

悠悠归岫云,交交度水禽。同舟遂幽赏,玄谈惬素心。

()

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宝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柰他布谷为人忙。

()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

亢,四星恰如弯弓状。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横。

大角左右摄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顿顽星,两个斜安黄色精。

()

群山界深涧,草堂临涧阿。窗扉蔽松竹,门墙牵薜萝。

孤花落晚风,禽鸟声谐和。有客慰岑寂,日夕恒相过。

()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
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

云端访古寺,树杪临危阁。
风厉慑草木,霜乾喜雕鹗。
天时既凄惨,人意亦寂寞。

()

清献曾闻尚节推,料君应与故人期。且倾绿酒留簪佩,莫对黄花促路岐。

衡岳雨晴飞鸟外,潇湘云卷下帘时。悬知官下多乡思,回雁峰前好寄诗。

()

不忌人心设险机,果然云是那云非。妇挑葱蒜烧红肉,儿剪芭蕉试绿衣。

老纳地丁花户熟,甘充保甲蔀檐稀。孙孩入抱争欢喜,道是饥肤受乳肥。

()

漏尽钟鸣谁执咎,望轻责重难为功。老蚕无地可作茧,惊雁见月思伤弓。

言忠政恐祝三佞,句好岂辞黄九穷。吾非匏瓜能不食,朝暮喜怒从狙公。

()

丁未龙飞动四溟,惊涛曾岂碍扬舲。抃鳌不露黄金背,跨岸谁开白玉京。

环扈翠华驱海若,勒回钓艇问山灵。暮钟万岁千秋颂,澄彻尧聪得细聆。

()

移来书舍傍琳宫,隔断红尘路不通。游屐半閒新雨后,法幢高挂乱云中。

夜深松偃疏帘月,春尽花飞晚磬风。谩谓空门人迹少,相寻日日有支公。

()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

闻有山房隐茂林,高人不与世相寻。屋虚但有荒基在,恐是宜僚遁陆沈。

()

头目髓脑君甘舍,山河日月泪难乾。可怜石上三生话,回首归宗梦里看。

()

东塍白发翁,勤朴种花户。盆卖有根花,价重无人顾。

西塍年少郎,荒嬉度朝暮。盆卖无根花,价廉争夺去。

()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
何处人登庾亮楼,痴云特地妒中秋。
试凭弦管吹将散,江静天空月满钩。
()
周郎三复似南容,君亦因之师友同。
岂待湖南始相识,闻风元自大江东。
()
醉筇斜倚杏花风,邂逅高堂六客同。
寓世常如超世外,识山何待到山中。
去鸿新燕催春色,残雪晴霞媚晚空。
一笔写成真面目,试凭华表问仙翁。
()
晓池芳柄褭残馨,褪雨欹风鹭委翎。
碧展一奁秋練練,似怜玉色镜中零。
()

解组归来日枕流,摊书林下雪盈头。难将媚骨随尘世,祇有童心任拍浮。

史窃累累张左马,诗篇籍籍亚曹刘。翛然一觉游仙梦,月旦凭谁续太邱。

()

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薦更。
并土儿童君再见,会稽章绂我偏荣。

()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

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

()

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

薄昏洲渚鸥凫静,照网渔家灯火红。尽道龙归井泉浊,明朝愿借一帆风。

()

平生翰墨学,空走使臣车。
瞿令能苍史,归公好古书。
秦山刊日月,周鼓颂畋渔。

()

忙身抽得且閒游,天上回瞻十二楼。百战昔悲燕赵地,万年今作帝王州。

天花散漫金光烂,野树苍茫水墨稠。指点云间吴会近,扁舟湖上几时浮。

()

忆在晋阳日,曾为痛饮家。
披衣投宿酒,把烛觅残花。
莫解玉骢马,且留金钿车。

()

人谈焰助。与泉源,交结相同怙。木真元牢锁住。掌扶持,精气长坚固。

中甜上素。小婴儿,姹女频看觑。外空边诚雅趣。入祥云,便得神仙做。

()
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
许昌应负重泉恨,当日阳春枉赋诗。
()

渊明出从任,初亦计林田。

一朝倦束带,唾弃如飘烟。无酒每从人,兹事若可怜。

()

夕阴下松间,虚馆春风里。夜窗灯火深,儿童弦诵喜。

()

方自华峰下,何劳更望华。山僧援故事,要我到渠家。

自谓游已至,那知望转佳。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

()

龙蛇寂寞一祠存,浊世谁知处士尊。漫向绵山空堕泪,火能烧骨不烧魂。

()

欲观骚雅继周南,虎子应须虎穴探。

策蹇冲寒将类贾,避堂舍盖愿同参。

()

少年应自负雄才,老悟玄机此意灰。岁月风光情自得,山云水石兴悠哉。

一环理窟閒中见,万古天心动处来。宝匣瑶琴遗响在,几何人识伯牙怀。

()
霸先亦人杰,出自太丘陈。
洗马初南迁,卜宅苕溪津。
山川钟奇秀,末运生异人。
出当梁祚衰,殷忧致经纶。
()
一任西园雪作堆,阳和已自遍根荄。
春光只在花梢里,更倩君诗为一催。
()
致。
属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
后二十五年,奉使岭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辄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关。
()
圣主忧民意,过于民自忧。
一麾常慎选,八使更亲求。
车马皆新赐,江山半旧游。
蛮旌飘后骑,水驽下仙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