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

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朗读

《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是南北朝时期谢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分悲玉瑟断。
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
缸华兰殿明。
想折中园草。
共知千里情。
行云故乡色。
赠此一离声。

诗意:
这首诗以随王殿下的命题为题材,表达了离情别绪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作者通过描绘音乐、饮宴、花香、建筑、园林以及离别的声音等元素,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深刻而细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别离之情的真挚感受。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解析:

1. "分悲玉瑟断":将悲伤之情与玉瑟的声音相联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分离之苦。

2. "别绪金樽倾":金樽指的是饮酒的容器,意味着酒宴的离别场景,通过饮酒来消解别离带来的伤感。

3. "风入芳帷散":芳帷指的是香幔,风吹散了帷幔上的香气,暗示着别离的伤感弥漫在空气中。

4. "缸华兰殿明":缸华兰殿是指华丽的宫殿,这里描绘了宫殿的光辉璀璨,突出了离别的场景的庄严和悲凉。

5. "想折中园草":中园草指的是园中的草地,这里表达了作者离别后思念之情,想要摘取园中的草来怀念。

6. "共知千里情":表达了离别之情深沉而广泛,不仅作者独自感受,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共鸣的。

7. "行云故乡色":行云指的是云彩的流动,故乡色指的是故乡的景色。这里通过云彩的变幻来表达对故乡景色的思念之情。

8. "赠此一离声":以离别的声音作为赠礼,表达了作者将离别的情感化为诗词,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通过音乐、饮宴、花香、建筑和离别的声音等形象描绘,将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深情而含蓄。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离乡别井的痛苦和思乡之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朓朗读
()

猜你喜欢

最喜窥全豹。快传来、瑶篇雕就,香梨绣枣。夫子文章惊海内,家学源流浩渺。

岂宋宪、班昭同调。只觉天风环佩响,杂仙心,诗意超云表。

()

不堪风雨夕,憔悴在孤舟。
泪与波声湿,灯萦暝色秋。
梦犹疑赤壁,目已断黄州。

()
腊後东风微透。
越梅时候。
一枝芳信到江南,来报先春秀。
宿醉频拈轻嗅。
()

里社承颜旧,情非数面亲。令名高月旦,和气蔼阳春。

乍阔谈挥麈,俄惊冢卧麟。濡毫记遗事,顾我不如人。

()
寝处妆铅未卷钗,孤云花带月边来。
六宫帘幕金鸾冷,露湿晨烟啄翠苔。
()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

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

()

迹在世途心了了,两全方显丈夫儿。八风尽入遮那境,秘诀何劳问祖师。

()
手种江梅五百窠,小窠开早更花多。
就中一树尤清绝,恼杀先生看杀他。
步绕梅花遍一园,得花妙处忽欣然。
元来别有看花眼,笑向山庄死不传。
()

排山风雨正怀人,阻绝江舟自有神。池塘春草今晨梦,自插荆花满角巾。

()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

悲欢回首两茫然,忆别龙门又半年。
应是旧时歌舞处,和风开冻一层天。

()
自怜羁客尚飘蓬,故国荆扉在梦中。
笛怨柳营烟漠漠,马嘶山店雨蒙蒙。
风尘荏苒音书绝,人物萧条市井空。
珍重仙曹旧知己,不知闲醉与谁同。
()
空山雨过枇杷树,黄颗累累不知数。
金衣公子正多情,惊堕金丸欲飞去。
海榴花残红子新,沙上凫珣来往频。
每从水浅花深处,遥见隔花临水人。
()
释迦不是佛,达磨不是祖。
佛法满天下,诸人还知否。
青草池头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
()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

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