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赋秋浦

追赋秋浦朗读

《追赋秋浦》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浦之游的向往和寻觅的心情。诗人游历秋浦,希望能够寻找到秋浦的痕迹,但当他到达那里时,却无法找到秋浦的踪迹。有人说秋浦在百里之外,初次看到的是江祖石;也有人说江祖石就在齐山旁边。秋浦的地理形势和历史记载似乎不太可靠。诗中提到了父兄对秋浦的描述,但这些描述不能完全被理解。更何况,通过外观或形状来判断事物,往往是片面的,不能全面把握。因此,圣人的智慧和见识,更多地体现在默默地洞察和了解事物的本质上。否则,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千里之外的错误。诗人想象着如今锦鷤鸟,却无法见到它的身影。他期待着听到白猿的吟唱,希望它能够打破夜晚的寂静。

这首诗通过对秋浦的追寻和对真实性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提醒人们不要仅仅以表面的形象来判断事物,而是要通过内心的默识去洞察事物的本质。这种思考方式与圣人的修养和智慧相契合。诗中描绘的秋浦虽然迷离不定,但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和真实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

猜你喜欢

匆匆别去,算别来、又是几番春暮。酒债不偿还似可,负了若干吟句。渭北春天,江南夜雨,总是伤情处。黯然消歇,绿杨一阵莺语。空记十载嬉游,如今蓦地,两处成离阻。纵是相逢天涯路,难觅年时欢侣。寄语东君,岁华不驻,谁为留春住。小楼昨夜,东风依旧飞絮。

()

应试南宫听考研,诸生背读泻鸣泉。清曹仪制耑分领,次第编名奏奉天。

()

白露中夜寒,蟋蟀鸣床下。簌簌葛衣裳,惨淡谢炎夏。

闺人戒机杼,田畯课场稼。眷此岁载阴,蹇予日多暇。

()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办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
瘴岭有毒雾,鸣沙无美田。
乾坤滋孕毓,山海限腥羶。
干舞旄星落,弓橐译舌传。
但能思上策,何必勒燕然。
()
石室千年不复开,庭花无语季苍苔。
席间旧客惟枚叟,白发重将屐齿来。
()

水石三游洞,风烟百战场。羽书时道路,戎马暗江乡。

射虎弦声疾,冲牛剑气长。亏成自人事,杲日照归肠。

()
天官妙选待才贤,茂宰清明众所传。
漠漠去帆冲暮雨,萧萧行李似当年。
逶迤客路朝京口,迢递王城在日边。
为说乌程民吏待,金陵酒美莫留连。
()
翻身趯倒玉葫芦,神水华池一夜枯。
蓦地夜行见月影,水晶盘里走明珠。
()
霁景开芳宴,樽前落晚霞。
蝉声经雨断,鸟道入风斜。
幽径过求仲,青山近谢家。
相看江上客,共惜九秋花。
()

左弧念当辰,藐此卧岁晚。
重云不予荫,敢望滋九畹。
南邻有良朋,繁质快瓴建。

()

风帘疏爽月徘徊,怅望家人把酒杯。
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

()
初闻春日水天迷,此际湖沙拥岸肥。
炊甑有尘籼米腐,酒坊无壁纸旗飞。
猿栖晓树青藤瘦,雀啄冬畦白菜稀。
寂寞旅怀禁得否,断腔渔笛钓船归。
()

病余惟有骨崚嶒,节物催人祗自惊,肩比寒山为独耸,心将秋水觉双清。

正冠落帽俱儿戏,采菊囊萸不老成。

()
欲绍家声每自鞭,肯同流俗饮贪泉。
已将止足安心地,更把吟哦乐性天。
笑日桃花将献媚,先春梅蕊欲争妍。
人生会合真难遇,幸有杯觞且共传。
()
绿水成文柳带摇,东风初到不鸣条。
龙舟欲过偏留恋,万缕轻丝拂御桥。
()

六经原不为科名,爵判天人在此行。今日瓣香分献后,驱车归去自分明。

()

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

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

仙家楼阁乱云间,古洞疏林映远山。恍惚武陵溪上景,桃花流水钓舟闲。

()

云拖冥色上孤城,卧听空阶漏四更。何似连床听夜雨,相将疏竹助秋声。

窥人饥鼠惊还堕,伴榻残灯耿未明。言念伊人隔江水,萧萧落叶纸窗鸣。

()

夕阳在地,认衣痕人影,与山争绿。已是秋光将尽了,开遍岩天晚菊。

红叶中间,碧云下上,着个樵家屋。输他儿女,能消这样清福。

()

陶公高秋人,性本不谐俗。至慎阮步兵,猊以狂自覆。

贤者涉末流,迷阳伤却曲。要不小其身,高厚何蹐局。

()

林暑渐消歇,爽气浮高松。
风蝉有遗响,露花结秋红。
微月出东岭,碧云散遐穹。

()

狭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
穿青度碧白云中,山正奇时路忽穷。
引道老农辞我去,与君更上最高峰。
()

激烈先朝疏,沉沦积岁年。初闻登宪府,倏尔掩黄泉。

伯道终无子,冯唐岂乏贤。彼苍犹忌刻,那望世人怜。

()
二十四年君日哦,翰林风韵郢中歌。
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沈亦苦多。
燕国骏蹄犹待乐,荆山美宝已逢和。
剩求海内多何用,烂醉人间理莫过。
()
达士寡世慕,至童遗俗弹。
一闻正始奏,坐使太古还。
残雪照樽酒,晴阳挂檐端。
曲罢了无得,清松空自寒。
()
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奈此五月溽。
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
心心岩峰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
世故屈折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
()

院深勤扫地,帘静爱闻香。堕壑随风力,穿云逗日光。

山城阁道迥,松径石衣长。欲试煎茶水,丁宁近竹房。

()

龙门何客曳长裾,年少翩翩各起予。不是元龙豪气尽,十年湖海断来书。

()

谁将新月影,来挂寝堂中。会见圆明极,高悬碧汉空。

()

听罢文台一曲琴,功成宜退急投簪。当年乌喙能尝胆,绝世蛾眉尚捧心。

旧友纵缘三术误,新恩还共五湖深。扁舟无复觚棱梦,虚牝君王座右金。

()

荒垄荐秋蘋,深恩讵能报。嗟嗟死后封,犹是生前诰。

()

北边控扼重瀛州,虎视鹰扬属壮猷。尽道胡人新断臂,安知汉将欲舂喉。

为文法度堆青简,奉使勋劳半白头。六路全秦与全魏,不须野战觅封侯。

()

秋到人间才六日,閒寻野寺过莲华。雷声忽度山中雨,雾气遥凝海上霞。

古院疏槐堪系马,荒城落日又啼鸦。老僧不管兴亡事,独闭松扉自煮茶。

()

霜蹄雾鬣气腾虹,日并天闲十二中。自是清时无战伐,四郊苜蓿老西风。

()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
昨夜嫦娥弄玉纤,也应掐月作花钿。
为嫌梅影太清瘦,几乍飞来疏处填。
()

夜宿西山居士家,围炉相对话生涯。
从来无一丝头许,自是劳生眼裹花。

()
上帝设号令,隐其南山下。
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黄厚土。
()

六阴才伏便回春,刚德潜随君子生。白日旧从黄道正,使星今傍紫微明。

冰霜不作三冬凛,权量行歌一道平。湖上诗人望归节,御屏风上已题名。

()

雅会高秋赴竹林,沿途风景发清吟。甲溪南北山重叠,吊古惟应上铁砧。

()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
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

江波不响泥潜龟,晴回雪起鸥不知。飘飖已惊客子听,渐沥讶有清飙吹。

推窗剧望杳无际,青山不辨眉与髭。奔腾元气裹万象,钩扰夜雾疑春澌。

()

蛙浮成出字,雨点作圆纹。

荷叶多於草,炊烟远似云。

()
吾宗墨修竹,心手不自知。
天公造化炉,揽取如拾遗。
风雪烟雾雨,荣悴各一时。
此物抱晚节,君又润色之。
()
衮衣赤舄我公归,共傒登庸翊政机。
枫禁荐颁天语渥,薤歌我叹露华晞。
真王未复青毡旧,亚保空馀紫诰辉。
突兀麒麟图绘处,仰瞻遗像倍歔欷。
()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
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
春近野梅香欲动,雨余沟水细无声。
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
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元年。
传闻有意用幽侧,病著不能朝日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