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陶侃

咏史下·陶侃朗读

诗词:《咏史下·陶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苏峻鲸奔正可忧,
翻令王室备荆州。
五陵松柏无遗种,
谩为桓温拾竹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普创作的《咏史下·陶侃》。诗中以陶侃为主题,描述了他的丰功伟绩和荣誉。

诗的开篇,以"苏峻鲸奔正可忧"描绘了苏峻的勇猛之态,意味着他的威胁与危险。"苏峻"是指东晋末年的军阀苏峻,他起兵造反,对王室造成了威胁。

接着,诗人表达了陶侃对国家的忧虑之情:"翻令王室备荆州"。"翻令"表示引起,"王室备荆州"意味着陶侃被任命为荆州的防御指挥官,以保护王室的安全。这句诗展现了陶侃忠诚于朝廷,愿意为国家和王室奉献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诗:"五陵松柏无遗种,谩为桓温拾竹头",描绘了陶侃的功绩和地位。"五陵"指的是陵墓,这里用来代表朝廷和王室的根基。"松柏无遗种"表示陶侃培养出的人才和子孙没有断绝,保留了王朝的血脉。"谩为桓温拾竹头"则指桓温,他是晋朝末年的名将,陶侃被比作桓温,意味着他在军事才能和忠诚度上与桓温相当。这样的比喻将陶侃塑造成了一个忠诚而有能力的将领。

总体而言,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陶侃的背景和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陶侃以勇敢和忠诚的精神,保护了王室和国家的安全,被比作历史上的名将桓温,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这首诗既是对陶侃的赞美,也是对忠诚和英雄精神的歌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

猜你喜欢

深夜悄。女使催眠还恨早,遣情浑不了。

问君几许春愁,遥忆当年娇小。绣到鸳鸯思缭绕。

()

阖闾城外柳飞花,骑马之官驿路斜。此去绿阴应满县,风流元不属陶家。

()

秋声溢耳不堪听,燕坐高斋户半扃。

霁月满窗明似昼,梧桐如雨下空庭。

()
四海方嗷嗷,我奔走独劳。
停舟近北渚,扶杖步东皋。
霜落瘦石骨,水涨腐溪毛。
更有山阴兴,能无秦复陶。
()

旅食京华日,莺啼上苑春。鲁连惟仗义,范叔不辞贫。

绝域来龙马,清时出凤麟。襟怀开霁月,谈笑接清尘。

()

灵石通汾水,晴春陟远山。嵓空渔欸乃,风静鸟绵蛮。

官府征繇省,农家岁月閒。十年频过此,吁我鬓毛斑。

()
深知不作昌时瑞,成茧那能效野蚕。
世态如云从自薄,交情若水定非甘。
最怜炊黍张生约,勿笑分财管仲贪。
欲结他年渔钓友,江湖舍我复谁堪。
()

风骚久寂寥,作者未多见。四灵晚唐家,讽咏使人倦。

恭惟浣花翁,下笔坤轴转。岂为黄陈私,万世当北面。

()

长林栖息自安如,谩劝閒人挈酒壶。世治有谁从醉隐,徒劳健吻汝知无。

()

今日曷不乐,孤倡无与酬。兀坐把书卷,展玩不自休。

借问谁所为,其人已千秋。山雨政可听,拨书置床头。

()

玉宇垂玄液,瑶图纪上祥。尧云方荟蔚,舜海转汪洋。

气合晨楼暗,声兼夕漏长。桑林奚用祷,明德迈前王。

()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金义薄云汉,潤视往往轻俗徒。
()

涉足尘埃世态生,山林养节久方成。论松略似观人法,谁及新安戴彦衡。

()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

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

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

()
汉承秦后古书亡,太息高文总未遑。
六叶蒲轮迎一老,元来却是议明堂。
()
槐阴满地花阴薄,玉簟银床敞朱阁。
白苎新裁染汗香,轻风洒洒摇罗幕。
瑶阶飞尽石榴花,日辗晶帘影欲斜。
雕梁昼永午眠重,锦茵扣落钗头凤。
()
阴阳持权或赢缩,运气循环更剥复。
忽惊寒凛袭重裘,元是祥霙散平陆。
登山不觉屐齿折,索酒仍催葛巾漉。
萧条贫居马为二,瑟缩冻坐龟藏六。
()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
雨打孤篷酒渐消,昏灯与我共无聊。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