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通判

挽郑通判朗读

《挽郑通判》是宋代文学家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挽联的形式表达对郑通判的悼念和赞扬之情。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事件或故事背景,但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感受到郑通判在政治和个人品德上的杰出表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厚重的公正和清廉如泉水一样,人们称赞他像楚国的贤臣。他在担任官职时不追求权势,二十年来辅佐州郡,何曾造成过纷争。他的仪表和品行一贯恒定,早已在阳城留下了美名。现在挽联上的行人都悲哀地流泪,更何况是与他有交情的人,泪水如泉水迸发。

这首诗词通过对郑通判的赞美和哀悼,展现了他在政治和品德方面的杰出表现。诗中提到他的廉正公正,不追求横揽权势,二十年间辅佐州郡,使人们对他抱有敬意。他的仪表和品行一直保持恒定,并且在阳城留下了良好的声誉。行人看到挽联时,都悲伤地流泪,尤其是那些与他有交情的人,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这表达了人们对郑通判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宓对郑通判的敬仰和赞颂之情。他将郑通判塑造成一个忠诚、廉正、公正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诗中的挽联则通过行人的泪水,表达了人们对郑通判离世的悲伤和对他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词在表达对逝者的赞美和哀思之余,也呈现了宋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廉政清正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描写方式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翠凤分翎耸耸,紫丝刷羽层层。势逞风摇浑欲斗,雨急听疑鸣。

朱顶慢教鹤并,丹砂未许蜂争。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

()

缥缈云中若有声,恍疑王子学吹笙。孤亭寂寞浮舄畔,千载犹传伊洛名。

()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疎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

承明非厌直,衰疾自投闲。江汉蒸炊内,盘盂嗒哈间。

层冰万里梦,谒帝九重关。愿借抟风翼,追游物外山。

()

堪叹水流一道。须凭浩大添鼎千遭。海心万丈袅竿牢。定后尖生芝草。会得功夫早早。自然快乐陶陶。西江月里采芝苗。携去十洲三岛。

()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

中郎不作君谟逝,儒雅风流孰继之。一脉西山绵坠绪,六经太学宝残碑。

性耽山水不谐俗,家有丘园常自怡。羡煞耒阳鱼网纸,几时求得写新诗。

()

闲塘绿水变寒流,少妇砧声不暂收。莫道淮南悲落木,秋来我亦最工愁。

()

长安冠盖满郊畿,元宰朱轮出禁扉。从此圣心劳梦想,只今祖道有光辉。

宫前柳色分红旆,岭畔桃花待锦衣。欲问东山旧樵牧,麒麟阁上几人归。

()
石坑东畔好田庐,更著青林映带渠。
新喻丰城三百里,中间萧索独何如。
()

忽听昭阳歌吹声,倚栏无语不胜情。青青长信宫前草,尽是銮舆去后生。

()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

祝融高处怯寒风,浩荡飘凌震我胸。
今日与君同饮罢,愿狂酩酊下遥峰。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人聊自遣,此语总非真。
学问多奇字,观书少斫轮。
何时策杖屦,共醉秣陵春?
()

唤取佳人舞绣筵,醉中往往爱逃禅。我无红袖堪娱夜,翠被薰香独自眠。

()
明日乃重九,今晨更天涯。
马嘶原上草,菊放崖边花。
吾家白云合,归路青嶂赊。
去去无复道,行行空自嗟。
()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

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讲戎平乐观,学戏羽林亭。

西征度疏勒,东驱出井陉。牧马滨长渭,营军毒上泾。

()

蕙兰芳草久睽离,偶泄春光此一枝。自许轻盈羞粉白,何人閒丽得邻窥。

寒欺薄酒魂消夜,月入重帘梦破时。幸有暗香襟袖暖,江南归信不应迟。

()
一贫彻骨且安贫,颜范虽贫姓字新。
任是富豪能敌国,不知身死属何人。
()

约斗提笼出,无哗倚壁看。祸心藏芥羽,碎首湿朱冠。

擒敌壮夫事,策勋公子欢。栖群哙等伍,今日始知韩。

()

为嫌十口累,伴影独寒灯。出暂呼官长,归仍似野僧。

得来那一实,受处亦无凭。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

()
大电光流庆,归云去莫攀。
千龄悲逝水,七月会因山。
陵阙乾坤壮,冈原巩洛环。
王家传爵土,世世奉神班。
()

俯恨莺宫乘羽气,仰攀龙驭奏新题。光明何处苍生眼,一角东南看白霓。

()
山前一片闲田地,元来记得在。
叉手叮咛问祖翁,只为契券不分明。
几度卖来还自买,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
()
才入漂水界,休教勤吏民。
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
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
()

一犁烟雨昏,四野春云湿。村前布谷声,牛背寒鸦立。

()

苍苔茅屋面春山,飞翠浮岚晻霭间。一别渔矶成十载,羞将华发对青湾。

()
胡骑入云中,急烽连夜过。
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
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
今朝従公猎,稍觉天宇大。
()

五天竺国前朝寺,八十三年出世僧。月下眼能看细字,云中手不拄枯藤。

天厨甘露朝朝饭,丈室生花夜夜镫。鹿苑證成无上觉,牛车说破最初乘。

()

()
江上南风起白蘋,长沙城郭异咸秦。
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
()

人境得佳趣,青松处士家。成行看过雁,数点落归鸦。

风动竹彫叶,秋高菊吐花。閒来媚幽独,吾志在烟霞。

()

阴晴莫定花朝去,风雨飘萧社令来。人是陶公还乞食,世无鲍叔肯通财。

古今商略书千卷,天地苍茫酒一杯。春在江南谁问讯,莺飞草长任徘徊。

()

仙鸾千仞览丰仪,直上高梧傍玉池。响合萧韶赓大雅,色分霞彩吐奇丝。

三山宫阙天常近,一代文章世所师。画省即看青锁擢,金茎偏注露华滋。

()

翟家杜门处,岁晚益沉沦。自贵无知我,非关学避人。

偶来共言笑,宴坐狎情亲。几许能相见,江城复入春。

()

羚羊峡束牂牁注,群峰阖辟如门户。雾蒸霞蔚庆云深,龙降虎伏师王踞。

相闻邃古轩辕翁,此地曾来开鼓铸。范成神鼎即登遐,留与空王作常住。

()
山阴故侯家,受射几世世。
袖有换鹅经,父子固多艺。
日高卧东床,吾祖得佳婿。
春风镜湖波,一夜雨新霁。
()
玉露金风月正圆。
台榭早凉天。
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
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