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峰》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统摄群峰占水湄,
长如翼德断桥时。
恶声联断仙灵耳,
赤帻空汗百世师。
诗意:
这座名为《大王峰》的山峰,屹立于群山之中,挺拔而高耸,犹如当年名将翼德断桥时的英勇威严。它的峰顶上传来的声音刺耳而凶恶,能够震断仙灵们的耳朵。然而,这座山峰的巅峰却无人能够匹敌,就如同一个世代又一个世代的师傅都只能望其项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巍峨的山峰,《大王峰》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象征,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通过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翼德断桥事件相提并论,诗人陈普突显了这座山峰的壮丽和不可征服的特性。
诗中提到赤帻空汗百世师,表明无数世代的学者和智者都无法达到这座山峰的高度,强调了它的崇高和无与伦比的地位。同时,诗中描述的恶声联断仙灵耳,暗示了这座山峰的威力和声势,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力量感。
整首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象征来强调大王峰的崇高和无敌,使读者对这座山峰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座山峰的雄伟壮观和不可逾越的力量。
《大王峰》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伟大和不朽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山峰的景物和历史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其雄浑磅礴的气势和诗人对伟大事物的崇敬之情,给读者带来了震撼和思考。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观海生诗为临海令作。明代。杨士奇。作县临东海,当年眺览中。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四公子廋辞体四首 其三。宋代。耶律铸。晓枕啼莺睡起慵,日高墙外趁游蜂。桃花零落联蝴蝶,燕子来时春意浓。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唐代。皮日休。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网小正星bI,舟轻欲腾翥。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峡寺。明代。李云龙。玲珑金刹翠微边,云际迢迢磴道悬。遗殿尚留梁日月,空门长对汉山川。松风到枕闻归鹤,竹树沿流泊客船。闻说瑶坛丹灶在,愿随仙令学延年。
三封庙寄侄逊道迩道。明代。何吾驺。哭绝还苏亦已疏,凤衰犹见两飞雏。临风纵有一行泪,何似吾儿读父书。
防风庙。宋代。章杰。弭楫山水县,驱马东南隅。侯当溽暑至,乘凉出郊墟。晓月醒魂梦,轻颸动襟裾。气爽体自轻,纵意驰坦途。俄然远嚣尘,平野酾清渠。突兀见广殿,解鞍试入趋。厥祝唯防风,庙貌侔王居。槃杅残椒糈,惆怅走鼪鼯。像设匪丰硕,胡能骨专车。媲以二小君,宥坐五丈夫。壮者黝而武,少者美且都。所被皆甲胄,所执皆矛殳。列侍立众鬼,昂头竞睢盱。我欲诹本因,遗民孰与呼。祛服立庑下,亟询乃淫巫。指数为我陈,其辞诞以迂。吾闻夏后氏,经启良勤劬。泽水戢大患,巡狩遍中区。稽山考制度,轨物示宏图。冕弁拱黼座,玉帛罗庭除。群臣并奔奏,臣职当罄输。如波朝沧溟,混混川流俱。於时独此侯,后至行趦趄。天王赫震怒,萧斧命显诛。其后越千禩,吴越相吞屠。山隳出巨骨,睹眎咸惊呼。使轺聘上国,彻俎咨真儒。先圣与辩说,门人著於书。愚生邈三季,复历千载余。管窥偶致疑,鄙抱思略摅。王制重述职,期会诚难逾。川途或淹阻,驰骤有疾徐。推诚不逆诈,大度宜纳洿。尉佗怠朝贡,汉庭方剖符。刘濞称内病,几杖赐勾吴。矧在先王时,宪令期简孚。贬爵与削地,轻重分差殊。迨至三不朝,六师始诛鉏。薄乎后期罪,何至绝头颅。文命敷四海,祗德垂典谟。班师远格苗,下车亲泣辠。奚独汪芒氏,遽忍加金鈇。吾观此邑壤,如环尽崎岖。左方小类玦,众流复萦纡。意彼漆姓君,继世居封禺。负固资险阻,勇悍由魁梧。虎视远京邑,狼贪生觊觎。清跸来海峤,神兵卫龙舆。势穷力已屈,席藁往自拘。士师有常刑,明罚讵可逋。异哉雄伟姿,恃以丧厥躯。羿{戛戈换乔丿}不得死,斯人殆其徒。犀角裹象万,终然被醢葅。长狄正俗类,伯也为侨如。舂喉逢富父,埋首当子驹。诸国近剿灭,鄋瞒无遗孥。斯事足可证,斯理谅非虚。夫子作春秋,近详远则疏。隐威事已略,况兹姓氏初。繁简据旧史,疑信戒厚诬。或讥陷刑戮,尸祝真谄谀。答云无轻议,在礼存楷模。黄能遭亟死,祀典其舍诸。侯虽犯天宪,私惠曾霑濡。束手赴棘水,靡烦动戈戵。一国实被赐,重恩谁敢孤。春秋荐苹藻,迎送嘈笙竽。血食庇此方,永世终无渝。
题尚书郁公心远楼。明代。夏原吉。不羡齐云与摘星,小楼数尺自经营。琴书有趣天君泰,车马无声地位清。翠剪松云来几席,香飘花雨度轩楹。南山况是多佳气,相对悠然万境明。
北去忧如会渑口,危甚相如跪瓦缶。南归喜胜脱鸿门,那恤范增撞玉斗。
筠溪野寺邻新丰,亦与丛林鱼鼓同。悬知他日君念我,定作少陵寻赞公。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一。宋代。释德洪。北去忧如会渑口,危甚相如跪瓦缶。南归喜胜脱鸿门,那恤范增撞玉斗。筠溪野寺邻新丰,亦与丛林鱼鼓同。悬知他日君念我,定作少陵寻赞公。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近现代。王国维。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四。明代。王世贞。阿难纵强记,何如周利盘。伽陀无一句,调息入泥丸。
泛湖次柳洲二首。宋代。曹勋。一棹西湖意不阑,解颐风约水云寒。瀰瀰细浪篷边去,叠叠青山枕上看。
马嵬佛寺。唐代。温庭筠。荒鸡夜唱战尘深,五鼓雕舆过上林。才信倾城是真语,直教涂地始甘心。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
铜雀砚。宋代。赵文。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流传千百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摩挲岁月白发生,建安七子俱雕零。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
本觉寺三过堂。宋代。王希吕。门外惊风吹细沙,入门水气湛清华。呼童试向林间看,岩桂应开第二花。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宋代。王炎。铜墨缠腰雪上头,人生一饱亦难谋。天明忽暗酿梅雨,风暖又寒催麦秋。老矣不堪时节换,粲然方幸故人留。白云呼去淮山住,强为江边问买舟。
灞岸。唐代。李商隐。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
松陵留别倪元镇高士。明代。谢肃。佳宾巳散千金尽,小画兼题五字奇。邂逅松陵慨今昔,酒壶茶椀鬓如丝。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唐代。薛能。暂寄空门未是归,上方林榭独儒衣。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
东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於小屿不晓其旨。宋代。岳珂。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宋代。欧阳修。寒窗明夜月,散帙耿灯火。破砚裂冰澌,败席荐霜笴。废书浩长吟,想子实劳我。清篇追曹刘,苦语侔岛可。酣饮每颓山,谈笑工炙輠。驾言当有期,岁晚何未果。幽梦乱如云,别愁牢若锁。雪水渐涟漪,春枝将婀娜。客心莫迟留,苑葩即纷堕。何当迎笑前,相逢嘲饭颗。
杂曲歌辞。堂堂。唐代。李义府。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出郭。宋代。郑刚中。偶因官事出郊坰,更向春时得好晴。山鸟自应知客意,不须相背苦飞鸣。
自是寰瀛第一洲,凌虚长日许谁游。须知佛界波心立,绝胜仙槎海上浮。
留客帆樯三月里,恼人风雨五更头。四难二美原非易,极目江天不尽愁。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 其二 重游金山阻雨不果。明代。倪岳。自是寰瀛第一洲,凌虚长日许谁游。须知佛界波心立,绝胜仙槎海上浮。留客帆樯三月里,恼人风雨五更头。四难二美原非易,极目江天不尽愁。
题曾见卓此君轩。宋代。曾丰。衣冠济济友若昆,诗书纚纚子若孙。容有玉立人照门,得无玉立物照轩。轩外清凉别乾坤,一点尘俗不得干。其间盖有此君存,此君根性抱岁寒。初交可作久要看,主人对之忘朝昏。茶鼎烟中炉薰燔,酒尊阴里书帙翻。坐探物初穷道原,中有所得不自尊。与此君结终身欢,莫逆之意寓不言。行藏相约无背辕,数犹未偶姑屈蟠。峻节孤标老丘园,天假其时忽腾掀,凤鸣龙化骸听观。功成来受声利吞,白云深处同归根。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宋代。陈傅良。以之为雪耶,雪或堕汙浅。以之为玉耶,玉或附旒冕。春前每尝试,岁晏不退转。悠哉似有道,可与共舒卷。
浣溪沙。元代。魏初。心地宽平见寿徵。鬓鸦匀薄只青青。从今却是数松龄。除却弄孙无一事,闲时针线困时行。小儿新语唤文苓。
寄朱野翁兼简月观陈同年应子。宋代。黎廷瑞。相逢淮楚各凄凉,笑杀三生杜牧狂。万树莺花春对酒,一灯风雨夜连床。停云渺渺思何极,大块茫茫梦正长。若见元龙相借问,为言归去学耕桑。
出■。明代。陈镒。端居久无聊,出郭顿清目。烟光动墟里,日影散林陆。活水明浅沙,疏花傍脩竹。地胜如桃源,何必隐山谷。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 其十。宋代。李之仪。何须叹世鹿皮翁,得句真能发笑容。谁谓祖风无与寄,寸莛终愧触洪钟。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宋代。胡宿。我生岂不辰,贫贱亦偶然。读书饭脱粟,差可乐馀年。艺麻室南端,种桑屋东偏。弱妇事纺绩,丁男长力田。瓶储苟不乏,安用三百廛。老翁饱食罢,日晏尚高眠。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独恨生苦晚,不在羲皇前。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安得盈觞酒,时复中圣贤。
偶成简钱曲江。明代。陶宗仪。坐看凉月上溪楼,桐叶晶荧露气浮。恋阙近瞻天北极,怀亲遥隔海东头。寓形宇内一身老,濯足沧浪万里流。安得神飙驾轻毂,白云直下即丹丘。
小孤山。明代。邵宝。昔闻砥柱黄河中,万古坐镇狂澜东。小孤乃是江砥柱,特起不与群山同。群山随江铤奔马,爱此石笋凌苍穹。孤哉孤哉本天造,一任巨浪乘长风。节宣夙受神禹戒,滔滔不碍江朝宗。我来信宿彭泽下,咫尺仰望神妃宫。翠烟霏霏落杯酒,千帆阅尽澄潭空。举杯酹江江日白,隔江缥缈留青峰。便当载笔赋东海,三山点破云冥蒙。
朱新仲舍人灊山诗集,其子軧叔止见惠,且有。宋代。杨万里。灊山诗伯锦裁篇,玉树郎君手为编。美似洛花争晓靓,清如江月赴秋圆。力追杜老今谁拟,亲得陵阳夜半傅。再拜一吟三太息,青灯细雨伴凄然。
夏月游横冈憩于盘古石上赋柬袁从善康子建。元代。刘崧。盘古坛前万木阴,松花满地昼沉沉。石床苔藓侵书润,古屋藤萝隐幔深。出洞看云思解佩,临流待月听鸣琴。红尘十里惭来往,亦拟移家近竹林。
数日梅犹未开叠前韵。明代。潘希曾。经冬相对意差强,半月东风未放香。远信不堪传驿使,幽期如待探花郎。日斜篱落贪春睡,月冷黄昏怯晚妆。为尔兴怀怀作恼,强裁诗句荅年芳。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宋代。潘大临。好景入诗皆可画,未知陈子画中诗。疑公便是褚季野,正尔不言行四时。
寄李汝培太仆 其二。明代。余继登。西去风尘恶,南归道路赊。主恩怜太傅,不遣到长沙。江上秋涛水,琼台春日花。知君能自适,无梦到京华。
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唐代。王维。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送蔡子寿。宋代。叶适。彼羙蔡氏子,任也堪将相。唯俦亦异材,朗立万人上。吾尝扣其微,事诣理亦畅。雨露待坚成,风波岂凋丧。醯鸡发浅覆,盐虎背新样。侵寻堕老丑,闟茸屡监当。繁霜生野色,行李正凄怆。恐子复未平,因书寄无恙。
腊月廿七日雪。明代。陶宗仪。立春三日雪花稠,作阵随风卒未休。屋宇高低银盖覆,郊原远近玉雕锼。将军好问平吴策,高士谁乘访戴舟。九万车夫多冻馁,定应未到济宁州。
赠欧道士卖茶。明代。施渐。静守《黄庭》不炼丹,因贫却得一身闲。自看火候蒸茶熟,野鹿衔筐送下山。
题右丞画荷蓧图。元代。赵秉文。杏花菖叶雨声春,甘作明时荷蓧身。只道乌鸦犹父子,岂知蝼蚁亦君臣。杖头日月挑周器,松下衣冠自舜民。好在丹青王右辖,解回枯槁入陶钧。
送胡道士还豫章舟居。元代。张翥。道人船子是行窝,如此东湖烟水何。宝剑携将叱雷雨,钱符埋得镇蛟鼍。云盘仙篆朱文细,海浴神丹绛气多。应与匡庐桂风子,山中骑虎夜相过。
放鹊。宋代。梅尧臣。鹊为禽之灵智兮,胡蹈机而不知。为席皁以困束兮,固性命之将危。喜远人之至止兮,始屡验以如期。向何预觉兮,此何自昏。岂专心以谋食兮,昧目前之祸根。苟所履必虑患兮,莫若去人远以图存。屑余秣以致死兮,诚咎尔而无耻。维群鸣之苦伤兮,使吾心之测尔。予测孔孟兮尔自解则艰,皁听予言兮释尔而还。抚尔呪尔无甚顽,後谁恤尔兮拓弹方弯。
题马四首 其三。明代。谢肃。渥洼神骥气如龙,玉鼻金蹄雪尾騣。太㒒立持丝络缓,定应仗出大明宫。
交代屯田惠书问纸尾批示若就江州至军兼可腹。宋代。祖无择。庐山在境好行春,犹恨奇峰半属邻。腹背遍游烦示谕,即当先谒乐天真。
偈二十二首。宋代。释洵。岁月去人如箭急,一年只有十五日。雪砌禅人总不知,但见钵孟两度湿。
平阳寓怀。唐代。薛能。晋国风流阻洳川,家家弦管路岐边。曾为郡职随分竹,亦作歌词乞采莲。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墙花此日休回避,不是当时恶少年。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四。清代。瞿士雅。由是蹉跎一老夫,家贫兄弟未当途。天时人事常多故,富贵功名焉足图。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春鸟劝提壶。瓮中竹叶今朝熟,救得相如渴病无。
和外送归里叠韵六首原韵。宋代。张淑芳。君未能归妾忍归,幽怀好共话因依。敢云儿女来时累,莫忘夫妻去日饥。梦里思量还意合,行间言语与心违。玉门关外寒威重,争奈春风到此稀。
长歌行。宋代。陆游。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一朝胡运衰,送死桑乾川,胡星澹无光,龙庭为飞烟。西琛过葱岭,东戍踰朝鲜,巍巍天王都,九鼎奠涧瀍,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黄头汝小丑,污我王会篇。尽诛非无名,不足烦戈鋋,还汝以旧职,牧羊辽海边。
挽副都御史卢公词。明代。张弼。白简飞霜三十载,烈烈英声闻四海。几将长剑扫边尘,貔貅十万频歌凯。解绶归来赍婺墟,锦衣绣廌耀桑榆。珂里俄惊大星落,雪飙稳驾双鸾舆。新进嗟嗟旧时泣,九重褒章紫泥湿。有怀何处致生刍,岚桂云杉风飒飒。
文昌殿落成。清代。顾建元。青云有路桂森森,只是难教俗土寻。一部化书君记取,殿头风雨又秋深。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轮台子(中吕调)。宋代。柳永。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南京作)。明代。王守仁。山阁新春负一登,酒边孤兴晚堪乘。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
竞渡櫂歌。唐代。黄公绍。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山中兴作。唐代。马戴。高高丹桂枝,袅袅女萝衣。密叶浮云过,幽阴暮鸟归。月和风翠动,花落瀑泉飞。欲剪兰为佩,中林露未晞。
清明感伤。宋代。戴复古。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清明思上塚,昨夜梦还家。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
萱寿为车驾冒郎中母作。明代。罗玘。桂子垂垂兰茁芽,托根原自傍萱花。凭谁天上分灵种,王母宫边第一家。
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谢孙郎中寄示。唐代。齐己。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贺新郎·兵后寓吴。宋代。蒋捷。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