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宋代。陈宓。四时丹桂年年好,万岁青娥个个妍。但看世人生与老,不愁玉兔缺仍圆。攻侵属国雪中节,巧趁鸱夷烟际船。我把清光贮胸次,从教飞辙碧宵缘。
《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季的丹桂年年盛开,万岁的青娥个个美丽。只要看看世间的人生和老去,就不用担心玉兔的缺失,月亮仍然圆满。攻侵属国的雪中节日,巧妙地乘坐鸱夷的船只。我将清明的光芒存放在心中,让它在碧宵的辙痕中飞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其中月亮并未出现,但夜空依然明亮。诗人通过对四季丹桂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更迭中的美好和变化。青娥则象征着美丽的仙女,寓意着生命的蓬勃和充盈。诗人观察到人们的生老病死,但并不感到悲伤和焦虑,因为他相信即使没有玉兔(即月亮)也能够拥有圆满的生活。
诗中还提到了属国的雪中节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和对抵抗侵略的期望。通过巧妙地乘坐鸱夷的船只,诗人展现了智慧和机敏的一面。
最后,诗人将清明的光芒贮存在自己的心中,将其比喻为飞舞在碧宵的辙痕中。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藏和对内心深处的明亮与清澈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四季丹桂和万岁青娥等形象的运用,赋予了诗词浓厚的寓意和象征性。
诗词中的"中秋夕无月前两夕皆明"的形象描绘了一种寓意,即即使在看不见月亮的夜晚,也能感受到明亮和圆满。这种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与团圆、家庭和和谐的价值观相联系,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诗中对属国雪中节和鸱夷的描写,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时局的关心。通过借喻巧妙地乘坐鸱夷的船只,诗人表达了对智慧和机智的赞美,并表明自己希望能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清明和清澈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诗人内心的明亮和光芒为中心,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诗词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展示了陈宓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情感表达的力量。
牛首晓钟。明代。薛纲。牛头山寺最知名,百尺层楼挂海鲸。嘹喨洪音敲月早,悠扬馀韵出花清。惊回老鹤游仙梦,引起寒鸡唱晓声。却忆长安候朝处,天风吹佩入端明。
再用丝字韵谢张留守垂访新居。宋代。项安世。画出城都客子诗,元戎真赴野人期。白沙翠竹新晴罢,红旆青油小队移。圣世散材甘永叶,师门曲木未全遗。惊魄已作逃弦雁,只顾长江理约丝。
界首。清代。戴粟珍。群峭摩青苍,横空排大翮。水阻山怒争,怒积不可泄。拔地峙一峰,太空独横绝。天骨琢苍秀,云根耸孤特。造化始何年,积此万古铁。坚绽土花青,瘦绉古苔黑。独力障长江,狂澜欲倒曳。豪气为之扬,浩歌震林樾。
和韵王继学题周冰壶四美人图唐宫题叶。元代。雅琥。彩毫将恨付霜红,恨自绵绵水自东。金屋有关严虎豹,玉书无路托鳞鸿。秋期暗度惊催织,春信潜通误守宫。莫道银河消息杳,明年锦树又西风。
寄天台丁仲容。元代。王冕。去年脚底生茧瘤,今年巾中华发稠。读书不敢略字过,得酒岂徒成醉休?关山杳杳绝飞鸟,江海凄凄无钓舟。好风良夜那可已,思君时复一登楼。
饮马长城窟行(壬辰岁,闻西师失利作)。明代。史鉴。羽书日夜至,匈奴寇三边。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车攻马亦同,兵精甲且坚。挟辀起微衅,拔棘终为愆。解怨殉国难,不闻廉蔺贤。师克贵在和,力分由不专。行行靡神速,观望谁当前。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虽非肉食者,国忧躯欲捐。上书求自试,请为士卒先。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钟山法会诗(八首)。明代。同庵简公。天子临筵礼觉皇,衣冠陪位亦侯王。宝台高处金莲色,珠树中间玉佩光。币帛奉陈先盥洗,茶瓯初献谨焚香。汉庭不必论前梦,亲睹金容在上方。¤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元代。徐贲。茅山无四邻,红杏万株春。收谷还凭虎,栽花剩有人。学仙离世久,访病出山频。我独怀芳躅,君能继后尘。
题张复画二十绝 其四。明代。王世贞。千岩去不尽,一瀑断还连。踟蹰不忍别,且伴鹿麑眠。
别四川方伯邢景。明代。于谦。十年佐政向中州,一旦超迁宠数优。全蜀行沾张咏化,两河未许寇恂留。月明巫峡猿争啸,雨过瞿塘水乱流。还惜故人成远别,客中无日不登楼。
上兴别墅答李空同学宪四首 其三。明代。刘麟。孤坐岩扉意若何,澄清万象合天多。神明不逐诸魔散,玉露光风转至和。
登石门山山侧有观基在荒筠中不可到山相对即新安县也今谓之新安平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答王克让。元代。郭奎。南朝冠盖富才华,谢朓新诗五色霞。江水东来归渤海,河源西上接流沙。如今骏马谁收骨,自古牵牛不服车。每忆故人王逸少,沧洲拾翠折疏麻。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四 九日山。明代。王渐逵。寂寞空山歌采芝,菊花开遍雁声迟。一尊散发峰头卧,和得文公九日诗。
太岳仙宫七咏 其一 太和。明代。黎民表。山势盘盘压厚坤,宸居奕奕位大门。龙蟠近接三秦胜,鳌负遥连五岳尊。丹磴参差悬铁锁,玉京璀璨涌金轮。乘麟散发游何处,直以升平报紫元。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宋代。王安石。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势到今宜有後,士才如此岂无时。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过如春堂观赵德麟诗贴因次赵成卿韵。宋代。项安世。阿麟文采近西京,付与而分翰墨名。今日如春堂上看,当年遗贴子孙荣。元丰曲里承平话,小杜诗中战伐情。济上旧游成一梦,王孙端复可怜生。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 其七。宋代。陈造。一代无为翁,雅志属丘壑。至今玉雪句,为山镇不若。生平嵇生龙,何时令威鹤。吊古但三叹,九原如可作。
西轩席上探得丁香树子。宋代。韩维。物生各有性,矫之理宜伤。如何生微木,揉结始滋芳。开花不满把,琐碎垂丹黄。岂识青桂枝,一引百丈缰。
朝霞洞 其二。宋代。员兴宗。何事杯深若邀月,端有空明供眼缬。朝霞□合当朝餐,绝胜石髓坚如铁。
奉和圣制清明。宋代。宋祁。解律调元品彙春,青阳右个启初宸。庖烟息禁农耕盛。蚕器增修岁务新。迟日东门催柳色,微寒南陌敛车尘。柏梁侍从瞻天什,拜手赓歌轧思频。
拟挽歌辞·其三。魏晋。陶渊明。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贻刘似道。金朝。李龏。百年能几日,一别又三秋。涉世虽相似,成名却不侔。蘋香分旅梦,枣色动边愁。南海曾游处,应多异宝收。
陈体干太仆邀饮醉翁亭。明代。王世贞。孤亭面面敛青葱,坐语翛然万虑空。樵径渐移残照外,商歌忽入暗泉中。岩头寂寞诸名迹,石上婆娑两醉翁。也解板舆松影好,披襟留试月明风。
送黄南池。明代。王慎中。欢游不觉久,相送忽成悲。岭外少来往,年中畏别离。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
己酉六月阻水於宜春道间枫树。宋代。李曾伯。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何时拂衣去,藜藿保余生。
题清淮楼。宋代。苏轼。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流。
罗蛋。明代。释今无。长途亦一食,饥困日难胜。暑气万山出,青天一线迎。沙低车脚软,石滑树头横。果然行不得,惭愧鹧鸪声。
临江仙。宋代。刘一止。台上风光浓欲滴,傍阑芳桂阴成。乱山相对长官青。琢诗能句好,举酒见心倾。团扇不应秋后弃,几年仁惠风行。渭城柳色若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
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清代。佚名。我乐我神,簋俎腥饔。日神之还,西土是宫。于蕃禽鱼,于衍草木。富我薮孙,滋我高陵。
山居杂兴二首。明代。田汝成。芙蓉窈窕月朦胧,草阁遥怜玉殿风。曾从龙舟西苑里,正闻莲漏百花中。珠帘卷雾摇波绿,宝扇开云射日红。恍向九霄重浪迹,却忘身世一飘蓬。¤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宋代。陈文蔚。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无奈世皆然。盈亏消息因而悟,万事支颐一听天。
郡城登故人楼喜张明府使者还自崇阳。明代。符锡。戍也归何处,清风满郡楼。大阿初出匣,小邑有全牛。别意惊秋雨,孤怀忆剡舟。鷡朋翮未铩,肯被楚云留。
题明庆塔院。宋代。章得象。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稜。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间更一登。
春日野望怀故人。唐代。李中。野外登临望,苍苍烟景昏。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云散天边野,潮回岛上痕。故人不可见,倚杖役吟魂。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四。明代。霍与瑕。碧水湾湾树影纤,同堂真有弟兄炎。黄蕉丹荔香殊绝,沉李浮瓜味且兼。乡曲旧知牺酒共,社中新喜豸冠添。鸡声唤醒东山梦,早慰苍生安石占。
颂十玄谈·回机。宋代。释印肃。权挂垢衣云是佛,释迦也似偷空贼。忽然捉败不相饶,丹霞火裹纯金色。
题刘知宫愚圃三首 其一。宋代。王炎。蜗角横戈不解,羊肠覆辙相寻。争似藏明纳智,淡然高卧山林。
野步。宋代。寇准。幽景恣追寻,迟迟傍柳阴。静思非世务,孤立是闲心。村迥遥峰出,溪明返照侵。片沙招野步,白鹭伴高吟。积雨回塘涨,微晴叠翠深。春鸠鸣古寺,烟草入平林。迸笋行无定,飞花势不禁。凝然客亭上,乡思独沉沉。
淮阳书怀寄朝中亲旧。宋代。张咏。圣恩重叠念龙钟,新赐淮阳地望崇。才有筋骸堪策杖,更无情绪可忧公。日思旧隐归何计,或问前程笑指空。昨日凭高向西望,满川烟树雨蒙蒙。
奉和圣製元日。宋代。晏殊。夏正标吉朔,尧历载初辰。粕叶清樽举,椒花绮颂陈。年芳随律盛,皇泽与时均。共有华封意,升平亿兆民。
浣溪沙。宋代。晏殊。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送魏万之京。唐代。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九日二首。宋代。刘克庄。拒霜过了菊又悭,纨扇知收觉薄寒。邻有新篘谋醉易,家无旧绣补衣难。今谁狂客同吹帽,老不中书合免冠。人到暮年亲旧少,登临非复曩时欢。
奉教和怀友诗韵。唐代。王翰。南望停云思有馀,两经霜叶落庭除。故人一去长悬榻,驿使重来不寄书。终日倚栏吟伐木,何时对酒赋嘉鱼。转头又近重阳节,孰与登高共把萸。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唐代。白居易。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芣苡春来盈女手,梧桐老去长孙枝。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乌预知。明日贫翁具鸡黍,应须酬赛引雏诗。
秋泾雨后二首 其一。元代。贝琼。地蟠吴会尽,天与海门通。雨洗秦山碧,霜侵越树红。居人分绝岛,飞鸟度寒空。极目情何限,翻如入剡中。
府江吟 其八。明代。霍与瑕。和风和日秋天,碧水碧山洞府。桃源定在前头,试问西湾渔父。
登西林。元代。惟则。沈郁难自居,偶思散遐嘱。主丈登西林,断崖倚修竹。崖上丛花开,飞禽自相逐。崖下清川流,水光泛嘉木。四月风雨多,平野一时绿。长啸白日低,烟云起空谷。俯视万化间,劳生亦何足。
乌夜啼。唐代。张祜。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听琴。宋代。陆游。疏帘曲槛苹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高林莺啭日正长,幽涧泉鸣夜未央。哀思不怨和而庄,有齐淑女礼自防。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夜梦归故园作。清代。李慈铭。夜来何所梦,梦归故山庐。山阴西郭外,聚族横河居。宅后十顷地,旁临官渎湖。竹圃各自辟,袤延半里余。家家有高楼,朱翠相萦纡。吾宅割半亩,面城开里闾。后有楼五间,青苔黯金铺。时节偶一登,凭阑俯佃渔。湖光收不尽,平野连茭蒲。乱帆过如叶,鼓枻时相呼。鸬鹚排艇列,惊飞趁鸥凫。柴罧忽中断,间以红芙蕖。此境常在目,久旅徒长吁。一旦落吾手,指点真画图。青山列眉际,天光在衣裾。左右挹明镜,琉璃纳窗虚。七日傥不醒,何必游华胥。
送陈孔晨。宋代。陈著。思昔南墅翁,用不尽书力。留以裕厥子,著鞭饱谙历。鄞庠多材地,纠录迂分职。休休自无犯,耿耿不事激。时雨化后生,春风久宿德。妙墨云烟飞,清吟雪霜逼。万口何异辞,三年如一日。芙蓉桂花天,扁舟戒行色。帐饮集寮寀,袖诗空士籍。相送相致祝,此去万里翼。非入蓬莱观,则上梧桐掖。我素与子契,而况同宗出。区区爱莫助,珍重而翁积。岂不欲临饯,耄笑筋力啬。数语教儿洵,持候州西驿。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明代。黄公辅。国栋如公也杞楠,十年谢屐古冈南。如何推毂蒲轮日,遂策乘云驾鹤骖。贯索星悬谁可及,空怜舂杵讵能堪。天涯絮酒和涕洒,衡岳风凄望蔚蓝。
同蒋伯威朱德常游育玉山得冷字。元代。陈高。春晴烟雾开,地胜林泉迥。杖策随诸彦,寻僧访幽景。古径人影稀,落日松阴冷。徜徉谷鸟散,临憩山房静。玄赏谁能忘,尘虑从兹屏。
长相思。唐代。曹邺。剪妾身上巾,赠郎伤妾神。郎车不暂停,妾貌宁长春?青天无停云,沧海无停津。遣妾空床梦,夜夜随车轮。
无题(一云阳城)。唐代。李商隐。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清代。佚名。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睿范超千载,嘉猷备六宫。肃恭陪盛典,钦若荐禋宗。
早秋寄刘尚书。唐代。许浑。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接亦非书。明代。释函可。两片云飘各不知,忽闻万里话相思。开缄看取行行泪,多少胸中不尽词。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宋代。喻良能。对策婉而切,奏疏忠且纯。风行水自波,至哉天下文。
渔家傲 其二十五。明代。夏言。海棠过雨枝相亚。晴空袅袅游丝挂。满树梨花香雪洒。春无价。陌头尽是寻春者。风景小园真入画。草香花气熏兰麝。池上一杯聊自把。尘不惹。小舟系在花阴下。
孝鸟行美黄孝子。明代。陈琏。嗟孝乌,尾毕逋。结巢向高树,养此黄口雏。一朝雏成毛羽觕,终日返哺鸣呜呜。海滨有黄生,适与乌性符。堂上有亲垂白颅,此心直欲慕子舆。晨昏竭孝养,亲心自怡愉。光阴不留亲已殂,白日惨澹天模糊,泪血已竭眼欲枯。高冢峨峨临海隅,清风足愧枭獍徒。吁嗟黄生孝义俱,至行不但孝乌如。
西湖寺逢子伟。宋代。释德洪。我行厌风埃,日莫休逆旅。疲坐扪蚤虱,呼童洗袍裤。起寻古招提,思与幽人晤。忽觉华气生,乃与周郎遇。笑谈倾坐人,我亦为停麈。袖中出新诗,贯珠穿妙语。丽如花林风,清甚空阶雨。坐令羁旅情,掣肘弃余去。太平疆场空,英雄功业误。如君文武姿,其可著闲处。霸陵旧将军,月黑射猛虎。夜归逢醉尉,颇复较胜负。丈夫有用舍,世态度今古。何时紫泥书,夜半搥门户。边风吹塞尘,千骑红妆女。横槊赋新诗,唾手取黠虏。麒麟入图画,佩剑撚白羽。
弄水亭。宋代。韦骧。清溪翠巘两相宜,雄构峥嵘压贵池。弄水得名应有谓,登山留咏想同时。角声北起秋云动,桥影西横晚照迟。佳趣古今看不尽,前人遗美后人思。
重题八咏。宋代。王柏。楼压重城万井低,星从天阙下分辉。伤心风月诗应瘦,满眼桑麻春又肥。山到东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归。倚阑莫问齐梁事,断石凄凉卧落晖。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唐代。刘禹锡。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僧求晓披晚清二轩诗二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旋螺堆空青,重叠不容数。夕阳穿贯之,浓薄自呈露。数点没烟鸿,一声伐云斧。殷床钟未消,流萤自开户。
春晓访客。宋代。葛绍体。述作当经纶,孤灯坐到晨。笑迎东海日,唤起北窗人。露滴烟梢静,鸟啼花迳春。自怜身是客,与客谩相亲。
山村经行因施药。宋代。陆游。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
游寿山。明代。李昱。双涧桥西见五峰,分明朵朵翠芙蓉。半空绝壁开金像,百道飞泉喷玉龙。怪石坐来斜听鸟,曲阑凭处倒看松。平生自倚凌云笔,不愧山僧饭后钟。
次韵程兄投赠。宋代。方岳。北里南邻尽往还,那知有客住云间。相过肯作乡人观,问讯春溪两岸山。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寒穴。宋代。韩维。寒泉发何年,四序常自平。上凛冰雪气,中密瑶玉声。岂无蛇蜮潜,但见沙水清。妄饮亦可戒,山木令人酲。
谯申甫惠诗有随缘婚嫁之语因次韵赞之。宋代。魏了翁。几见三星挂屋荣,人生难得是青春。已惊梅实盈筐筥,方待河鲂下钓纶。乃事未能超俗见,感时宁不念天伦。随缘婚嫁君言是,且把乖逢付大钧。
一箩金 八测。清代。龚翔麟。坠日红衔征雁影。两两三三,排不成鱼阵。宝带桥长经已尽。帆收八测乡城近。小泊荒凉拚痛饮。雨洗金波,一片芦花浸。倦欲眠时惊又醒。萑苻夜火邻樯映。
示黄冈长老二绝。宋代。胡寅。落日溪桥伫宁时,溪云归尽月生迟。溪声漏泄真消息,借问溪翁却不知。
题易张有为隐士李眉山画萝村图歌。清代。允禧。易君不费三日工,青山移向晴窗中。猩猩毛枯鲛血死,河汉月黑垂长虹。盘山磊落千万峰,豸峰耸快称厥雄。块然古翠泄灵秘,入君墨沼无隐踪。君言峰好人更好,豸青山人世间少。山人我亦旧相知,闻君此言更倾倒。唐宋丹青大有人,每逢佳士乃传真。此子正宜置岩壑,笔中有道交有神。仙李盘根干五百,蒙瞳毷氉遭重谪。耻将鹏鹗共飞腾,甘与鳅䱓同窟宅。白板青葌归去来,绿萝阴处读书台。紫兰飘香黄鹤舞,金花孔雀同徘徊。冥心披发成长往,五云无恙三芝长。此村此画世无两。
走马引。宋代。释文珦。走马官妈金缕衣,食人膏血如瓠肥。田夫力耕犹饿死,尔曹醉饱忘年饥。天视生民同一子,胡为不平乃如此,人众胜天且勿惊,天若定时天自平。
西域进狮歌。清代。戴梓。西域遥闻九万里,却向中华进狮子。艨艟如岳浪如山,鲸鳄相看同鹿豕。狮形不似画者形,长发披头毛色紫。双瞳碧玉电光莹,利爪獠牙三尺尾。尾后团毛类拂蝇,一挥一动无宁晷。曾过邗江泊韨头,韨头观者人如蚁。肩摩踵接日夜喧,乘马欲前遥即止。止非有令畏狮威,蹄蹶腰倾鞭不起。夜犬无声驴不鸣,妖狐魇人人病已。北上神京进圣人,舁向彤廷动天喜。黑面狮奴亦是人,舞蹈欢呼礼非礼。大官给食命春卿,重译相传下温旨。虎圈养狮奴亦入,夜抱狮眠情怿怿。宫闺传语索狮看,圈筑高城甃文石。绕周雕槛俯来看,猛气飞扬犹战惕。坚木为毬綵色装,抛向狮边博腾掷。盘旋滚跳舞不休,一时万象来神獝。宫闺惊骇叹奇观,今日看回又明日。因驱虓虎入城中,虎肝忽被狮刨食。金门列象试驯看,象首低垂身战慄。始信狮为百兽王,眼前虎豹皆臣职。狮能杀兽不杀贼,大官养给夫何益。请将猛将作狮珍,四海烽烟自宁谧。
折桂令·题录鬼簿。元代。周浩。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七夕阴雨次日雷风更烈。明代。霍与瑕。佳人脉脉更亭亭,閒倚轩辕作画屏。应为牛郎频隔岁,故将鸾镜掩空冥。天河泻恨云偏恶,风雨倾愁夜忍听。十二万年年一会,不知何事未能平。
投翰林萧舍人。唐代。温庭筠。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续演雅。宋代。曾丰。徐行竢命退风鴒鹢,决起乘时迁木莺。秋隼巧为非义取,夜蛩工作不平鸣。行归寡悔蚁知雨,言至数穷鸠唤晴。惟有冥鸿自高上,兹其不可得而名。
题小画四首 其三。明代。石宝。水南山北梵宫多,日暮钟声杂棹歌。别有幽居松竹里,春深惟拟故人过。
迎送阮抚两至白沙村。明代。黄公辅。冲寒两度到柴门,三五儿童坐竹根。门外垂杨堪系马,田边比屋自成村。篱笆不碍闲云入,樵侣时同野鹤浑。却笑去来车马客,他乡逐逐过朝昏。
拟咏怀诗 二。南北朝。庾信。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既无六国印。飜思二顷田。
答熊楚伯。明代。卢龙云。粤社诗盟见汝才,碧云千里梦初回。山中旧业依丛桂,海畔春阴怅落梅。闻道赋缘招隐就,似怜人尚折腰来。何时得共餐霞侣,涧月岩花照举杯。
己亥元日 其一。明代。徐熥。开遍梅花腊尽归,声声爆竹启山扉。去年愁苦将谁告,今岁平安向佛祈。三径烟霞吾独老,六街风雨客来稀。朱门通刺慵随例,自古閒身是布衣。
蓦山溪。宋代。仲殊。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青头破初芽,拂烟痕、一枝犹嫩。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三。清代。纪昀。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渐台水。明代。李东阳。渐台水,深几许?使者来,谁遣汝?不见君王符,空传君王语。渐台水,行宫不可度。妾死犹首丘,君行在何处,平生委质身为君,此时重信轻妾身。君不还,妾当死。台高高,水弥弥。
寄献新茶。宋代。曾巩。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宋代。廖行之。雪里最怜梅破萼,花时那负岁寒心。不因王子聊乘兴,争得林逋为赏音。
闺怨二首。宋代。赵蕃。东邻有贤女,膏沐不加御。朝惟躬奉养,莫且趣机杼。曰贤嫁保晚,政坐一贫故。谁能币聘之,此女非傲妇。
齐天乐。宋代。曹邍。翠箫声断青鸾翼,心期破钗谁表。夜烛银屏,春风粉袖,犹记琵琶斜抱。瑶池路杳。恨巫女回云,月娥沉照。谩说蓬莱,玉环花貌梦难到。严花亭院乍冷,更蛩吟风碎,鸿飞烟渺。绿玉弹棋,红牙按拍,乐事欢情终少。刘郎未老。要鬓翼堆玄,腕酥凝皓。莫忘香荐,绿罗裙带草。
阅兵给赉。宋代。袁说友。小臣衔命入云屯,圣主如天诏语温。万甲冲风隆士气,一言挟纩荷君恩。颇惊霹雳烧残垒,更想蒙冲上海门。欲挽长江问豪杰,岂无击楫叹中原。
过赵州。明代。陆深。当代朝天路,犹馀望汉台。地分三晋古,客过万山来。霁雪留残照,轻车动早雷。望穷天北极,紫气绕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