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宋代。晁公溯。尊前每诵赤壁赋,如见当年秃鬓翁。谁谓流传到乔木,果然践响托悲风。
这首诗词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您的面前,我每次朗诵《赤壁赋》,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头发稀疏的老人。谁能想到,这篇赋文传遍了乔木,果真传达了悲伤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以鲜于东之晋伯之子的身份,向某位受赠者赠诗。作者借用《赤壁赋》这篇著名的赋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说每次在受赠者面前朗诵《赤壁赋》时,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头发稀疏的老人,即赋文的作者苏轼。作者感叹《赤壁赋》的流传之广,甚至传到了乔木之间。并且,这篇赋文果然传达了其中的悲伤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婉约而凄凉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赤壁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流传和影响力的赞叹。赋文是苏轼在赤壁之战后所写,描绘了壮丽的战场和英雄的豪情,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作者通过朗诵《赤壁赋》的场景,表达了自己仿佛看到了苏轼当年的身影,并对他的才华与情感产生了共鸣。作者还感叹赋文的流传之广,甚至传到了乔木之间,说明了它的影响力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最后,作者肯定了这篇赋文所传达的悲伤情感,认为它在乔木中回荡着,使人产生共鸣和思索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赤壁赋》的赞美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力量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登吴升平亭。南北朝。释洪偃。萧萧物候晚,肃肃天望清。旅人聊策杖,登高荡客情。川原多旧迹,墟里或新名。宿烟浮始旦,朝日照初晴。独游乏徒侣,徐步寡逢迎。信矣非吾托,赏心何易并。
祈雨而应范簿有诗次韵四首。宋代。陈造。山城粗满望霓心,老去私忧念自深。更祝今宵繼畴昔,并烦鲁史纪为霖。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六。明代。曹于汴。骨骸植丘山,对面燕楚异。赤心赤逾日,谁剖谁以视。纵令枯其舌,如簧应不翅。所以抱心人,幽怀付掬泪。吾师固有言,当是诚未至。
金陵怀古六首。宋代。周文璞。孙伯陵头水最悲,蒋侯庙下月来迟。夜深行客心惊恐,猿挂晋朝枫树枝。
旋庵四十七初度。明代。释函是。汝年四十七,今日是生辰。自托应无地,因人亦厌贫。一山松柏密,百口稻粱辛。古道知难和,同谁与认真。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宋代。黄庭坚。城西冷叟半忙闲,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拜月词。明代。董纪。画堂红影摇银烛,绣幕围春香馥馥。晚妆着意新梳沐,梨花月上阑干曲。阑干曲,扫花阴。氍毹席地朝月拜,夜夜愿得长如今。
早朝诗(十四首)。明代。杨子器。参差台殿接烟霄,履舄交加万国朝。门上优伶呈法曲,太平腔板合鸾箫。
李花。宋代。强至。地暖春才半,蹊深气已暄。风光何处好,雪浪此时翻。匀似金刀翦,装成玉杖繁。夭桃漫相压,吏部竟谁言。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四。清代。王时翔。鬓发轻垂压紫绡。蔷薇露浣玉葱娇。倦容初起勾魂销。日射粉梨光似颊,风搓丝柳细于腰。小阑斜倚恁苗条。
盱川夜泛。清代。林徵韩。两行疏柳夹河桥,且就轻波试短桡。船小不容多载酒,月明何处一吹箫。沙鸥水次依眠稳,野鹤天空入梦遥。终夜自醒还自醉,那关愁长与愁消。
东昆为盘城张君赋。明代。朱谏。昆冈原在盘城东,璠玙吐綵如长虹。卞和巳化泉下土,纷纷肉眼空相逢。冈头有地堪种竹,冈下有地堪种粟。隐君自足了平生,海门月出来书屋。
苦役行。明代。王鸣雷。羊角脂,燕尾丝,上官掌粮如掌珠。三版字,半行朱。十九天狗日,主簿捋髭须。堂上吏,屋下呼。呼开门,避大姑。王米十八笠,笠笠连罗襦。老妇三日不下厨,羹汤手办绩麻菇。缝衣不得身上着,身脱县门心即乐。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今朝诗酒总长醉,不问卢王孰后先。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其三。明代。王缜。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今朝诗酒总长醉,不问卢王孰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