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雨中

七月二十日雨中朗读

《七月二十日雨中》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七月二十日的雨天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世情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浮云淡高天,
清雨洒广庭。
池馆飒以凉,
始知秋气生。
蒲荒叶乱委,
荷折盖已倾。
微风经草木,
猎猎有寒声。
炎蒸岂得久,
四时相代更。
当暑思折胶,
纤絺不为轻。
冬复念裘褐,
乃与寒暑争。
谁能安天运,
伤哉世上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雨中的夏日景象。浮云轻飘在高远的天空中,清澈的雨水洒落在广阔的庭院。池塘和院子里的凉意随着雨水而来,使人感受到初秋的气息。蒲草凋零的叶子散乱地飘落,荷花也因雨水的打击而倾斜。微风穿过草木间,发出凉爽的声音。

诗中的描写以自然景物为主,通过描绘雨天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夏季的酷热和潮湿终将被秋天所取代,四季更迭不停。在闷热的夏天,人们会思念折胶来凉爽身体,而在寒冷的冬天,又会念叨起厚实的裘褐来御寒。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人们对季节变迁的适应和对物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人们很难抵挡天命的摆布,无法安定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情感纷繁复杂的痛惜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晁公溯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呈现了宋代文人对季节变迁和人世情感的思考和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

猜你喜欢

洞里青娥赤玉箫,香童迎过百花桥。身轻不待泠风驭,天隔难逢翠羽翘。

仙醴四升谁酩酊,使乌三足自飘飖。座中若话金庭事,记取真人是子乔。

()

刻凤含鱼吐春燄,只拟蓬莱天上见。绿绨方底散青烟,一朝别却宫云面。

不照明珰翠步摇,书帷自剪读《离骚》。捍拨春雷罢不闻,细雨珠花滴小槽。

()
风雪三冬北,江潮二月时。
怪今阿那事,不得作春诗。
()
积年欣慕逸群才,今日皇都喜重陪。
行著绣衣归茂苑,醉才仙履上蓬莱。
青云有路千峰见,碧海无波万里开。
我欲傍淮先卜筑,隔江招隐望胥台。
()

高岩暑雨霁,晨光眩初阳。客子适登览,扪萝陟层冈。

绝壁倚孤峭,老树郁青苍。巍然顶僧庐,金像明满堂。

()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此去不言归。知君思已灰。

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

一粥一斋年已老,千经万论不留心。
菩提本自非言说,默默知师得更深。

()
送君守山阳,羡君食淮鱼。
送君使钟陵,羡君江上居。
怜君喜为吏,临行不欷歔。
纷纷出歌舞,绿发照琼梳。
()

不为愁风雨,还因恋解携。途长思老马,梦短怯晨鸡。

离思中年恶,音书后夜题。片帆何处落,邗水易东西。

()
帝恩三沐寿亲筵,更数何人福庆全。
纸眩鸾回馀旧诰,地占牛卧忽新阡。
阴功不倚长年药,补处仍开上品莲。
欲纪哀荣付丰石,诸儒当有笔如椽。
()
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
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
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
()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
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

玉洞云深夏亦寒,客来寻胜久盘醒其间隐约闻鸡犬,
应有仙桃待一餐。

()
韶光又是二分过,日月如梭可奈何。
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
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
只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
()

春色还疑在,炎光忽已通。池荷舒嫩绿,槛药试新红。

昼夜寒喧杂,乾坤长养同。圣人歌解阜,无处不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