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山行朗读

《山行》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山行景物和抒发自我情感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自我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的感慨。

译文:
白沙素石净无泥,
橘刺藤梢已不迷。
牛放远山连雁鹜,
蛙鸣废沼下凫鹥。
终年去国空弹铗,
尽日看云且杖藜。
久客诸侯成底事,
幸逢宽政免推挤。

诗意和赏析:
《山行》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的景物和对自身经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晁公溯的情怀和感慨。诗的开头写道“白沙素石净无泥,橘刺藤梢已不迷”,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静谧和纯净。这里的“白沙素石”和“橘刺藤梢”都是山中的景物,它们的纯洁和不受干扰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山中的动物和声音:“牛放远山连雁鹜,蛙鸣废沼下凫鹥。”诗人通过描写牛群、雁鹜、蛙和凫鹥等动物的存在,增添了自然山野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景象和声音与前两句描绘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感。

随后的两句“终年去国空弹铗,尽日看云且杖藜”,表达了诗人长期离乡背井的心境。诗人在外漂泊,心系故土,感叹自己的流离失所和无所归属之感。而“看云且杖藜”则是诗人在山中漫步,悠然自得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久客诸侯成底事,幸逢宽政免推挤”,表达了诗人在乡间的悠闲与宁静。诗人抒发了对逃离官场纷扰、得以享受宁静生活的庆幸之情。这也可理解为对当时混乱政治局势的思考和对宽政时期的称赞。

总的来说,《山行》这首诗通过对山行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晁公溯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的感慨。从描绘山中的景物、动物到表达自身境遇和情感,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静谧和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

猜你喜欢

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惊策忙。
荐酒月披林果熟,发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谈尘,襟袖无风亦自凉。
()

小小篮舆出远林,南来长苦路崎嵌。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梦,少年触事易酸心。

()

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

游将升云烟。

()

天长而地久,人生则不然。又不养以福,使全其寿年。

饮酒病我性,思虑害我神。美色伐我命,利欲乱我真。

()

灯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啸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

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

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

()

湖海椒觞十五星,故园咫尺却扬舲。流年与日相将去,归梦兼愁总未醒。

腊鼓何如鼙鼓急,闽船犹并越船停。春来消息茫无据,起把菱花仔细听。

()

花梢豆蔻含春色。风狂雨骤相狼藉。懊恼锦屏空。胭脂满地红。

诸姨偷觑着。调笑多轻薄。一曲后庭花。前身张丽华。

()
湖山苍苍,湖水茫茫。
丹枫飘锦,金橘铺黄。
明眼衲僧,随境转圣凡,无处觅行藏。
()
破扇委高壁,病骨苏微凉。
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
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
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
()
红日庭初熭,青编手自摩。
乌踆浮竹简,鱼蠹眩阳和。
眼恨频催老,书惭未触多。
相看不相弃,同老故山阿。
()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

竹路还鸣暗水,问流出、空山何意。应为桃花恋人世。

漫相思,旧渔郎,浑老矣。

()

何必骚人嗅落英,攀条撷叶试新烹。鸿园拂石秋还暖,燕寝凝香晚更清。

插帽不妨开笑口,持螯端足了浮生。为君醉草天随赋,合占沧洲吏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