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行。明代。李东阳。漆为疠,炭为哑,彼国士,何为者?赵家饮器智家头,一日事作千年仇。报君仇,为君死。斩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则亡心已矣。
《国士行》是明代文人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国士的形象,探讨了忠诚、仇恨和牺牲的主题。
诗词中的第一句“漆为疠,炭为哑”是对国士身份的默默承受的隐喻。漆是指国士内心深处的疾苦和忧伤,炭则代表了他们在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的沉默和压抑。这两句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国士内心的困扰和挣扎。
接下来的几句“彼国士,何为者?赵家饮器智家头,一日事作千年仇。”表达了国士的忠诚和仇恨。这里通过对比赵家饮器和智家头,暗含了国士对于家族和主人的忠诚与奉献,即使是一天的敌对行为也会使他们怀恨在心,长久以来不会磨灭。
诗词的下半部分“报君仇,为君死。斩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则亡心已矣。”表达了国士对于仇恨的回报和自我牺牲的决心。国士表示愿意为了主人报仇而死去,将仇敌的衣物和灵魂完全消除,即使自己的生命将会消逝,但内心的忠诚却将永存。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国士内心的矛盾和忠诚的形象。他们默默忍受痛苦,为了主人的利益承担仇恨,并表达了愿意为了报仇而牺牲的决心。这首诗词展示了忠诚、仇恨和牺牲的主题,让人们思考关于忠诚与责任的复杂情感。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莫春偶成寄妹。清代。卢德仪。雨丝风片作春寒,寂寞深闺自掩关。瘦尽梨花飞尽絮,从卿商略莫凭阑。
送陈榕士 其二。清代。林占梅。几回欲别复攀留,才渡重洋又买舟。对菊定增他日泪,脱刀暂解别时愁。秦川地胜忻随侍,华岳峰多快壮游。幕府从兹凭借箸,渊源曲逆本封侯。
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宋代。王之道。雪满江城酒不赊,闭门那患出无车。未容踏冻寻梅萼,应喜临风见柳花。炭重乌银争晓市,蔬挑翠羽荷邻家。何人正下红莲幙,大嚼蒸羊手更叉。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远浪已摇目,疾风仍打头。翩翻仰飞鸟,矫捷羡轻鸥。湖有万顷白,舟才一叶浮。意行从泛泛,吾道本悠悠。
全州道中。清代。周志勋。千里轻游兴,孤篷窄未嫌。入湘江水净,近粤石山尖。滩陡风偏逆,春寒雨觉纤。旅愁何处寄,贳酒夜镫帘。
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宋代。曹勋。云英两凤跨烟扉,收尽诗才坐翠微。相国题评为携挈,一方莲社似公稀。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宋代。项安世。午梦睡新足,西溪微暑侵。高堂通爽气,绿树爱繁阴。甃润冷侵舄,帘虚风入襟。独携梅老集,终日伴沉吟。
赋得早燕送别。唐代。李益。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颂古九十八首。宋代。释印肃。三脚驴子弄蹄行,只欲途中拶后生。一片丹霞尘不染,包藏万有岂称能。
题于鳞集后。明代。王世贞。千秋白雪成真赏,语向斯人已不知。犹胜伯牙弦绝后,一生无处觅钟期。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妓兴嗟久之因赋此诗用广其意。唐代。武元衡。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
莫攀龙鳞附凤翼,空中沈吟驹过隙。计程三千何所见,明灭洪流贯沙碛。
松嫩双江争流处,滨市嵯峨耀金碧。龙沙万户半疲氓,况有跳梁藏草泽。
七月二十六日乘飞机赴哈尔滨齐齐哈尔二十八日返京。清代。郑孝胥。莫攀龙鳞附凤翼,空中沈吟驹过隙。计程三千何所见,明灭洪流贯沙碛。松嫩双江争流处,滨市嵯峨耀金碧。龙沙万户半疲氓,况有跳梁藏草泽。老夫探囊失馀智,心雄万夫究何益。明年欲浚万顷湖,先出穷黎登衽席。王道乐土吾未信,归鸟尽飞暮天赤。吁嗟孤掌果难鸣,不有君子何能国。
上巳後一日,同子文、伯庄、永年步东园三首。宋代。杨万里。只爱酴醾雪作葩,不知雪後减金沙。春皈道是无情著,试看游丝舞落花。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唐代。刘禹锡。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桃夭。先秦。诗经。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之子于归[2],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3]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梁郊祀乐章·庆熙。唐代。张衮。哲后躬享,旨酒斯陈。王恭无斁,严祀惟寅。皇祖以配,大孝以振。宜锡景福,永休下民。
战掉丑奴儿。金朝。马钰。当厨听取扶风劝,煮粥休稀。稠厚些儿。慎勿谩他人肚皮。起慈悲。朝朝日日心休倦,好趁辰时。兼解寒威。积此真功莫要亏。得洪禧。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六。明代。薛蕙。金壶玉盌露浆调,绿李黄梅冰水消。不奈五侯无限乐,可怜三伏为谁骄。
过休宁访汪禹乂邵长孺。明代。欧大任。雪霁山城曙色开,冲寒犹为故人来。柴门下马惊相问,稚子牵衣绕几回。河洛风尘千里梦,广陵花月十年杯。只今世路头堪白,莫漫飘零说剑才。
为广东解嘲。宋代。曾丰。曲江而下水多石,大庾以南山半茅。相国犹余心里印,祖师更剩杖头包。依稀舜乐宜人听,零落韩文任客抄。气候太偏风土恶,念诗聊解古人嘲。
砚冰。元代。谢宗可。裂地层阴透马肝,墨花含冻锁毫端。一泓晓色玄霜重,半夜天风黑水乾。沼面烟凝星影暗,潭心云翳玉光寒。便将呵作清泠雨,笔扫人间酷暑残。
题倪云林画。元代。俞贞木。栖神山下玄元馆,华表巍然鹤未归。寂寂小亭人不见,夕阳云影共依依。
浪淘沙。明代。王泰际。高阁掩春残,香冷衾单,满城桃李尽朱颜。自分与花同福命,长是心关。道远寄书难,盼煞平安,多因身在翠微间。归看双鸾妆镜里,一样春山。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白首严冰雪,清风逼里闾。空残贝叶偈,不见锦囊书。表表名终在,诜诜庆有馀。会如华夏约,他日看高车。
宿州天庆观殿门留赠符离道士。唐代。吕岩。秋景萧条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云迷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早时成佛于今在,瓶倾不出周沙界。妙音遐畅广宣扬。念者念兮拜者拜。
次韵邓慎思见寄。宋代。孔武仲。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
多景楼。宋代。韦骧。尽道人间占胜游,天将多景遗斯楼。江山远顾穷千里,风月平分入两州。日日高明疑后夜,年年潇洒觉先秋。不知今古登临客,消却尘怀几斛愁。
题县主山水画 其二。明代。庄昶。水旆山幢到眼真,丹青笔手压红尘。休衙午睡千峰面,江北江南一样春。
挽伯父二首。宋代。洪咨夔。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明代。李濂。白发春添几许,碧云暮合万重。柴门延客看弈,竹寺寻僧倚筇。天汉桥边片月,禹王台上疏钟。行处漫留短咏,百年聊记吾踪。
清心镜 赠马彦寿。金朝。马钰。两亲家,各开悟。把从前爱底,观如猛虎。认无为、清净家风,并无些作做。不悭贪,不喜怒。调息均匀,绵绵内补。待一朝、行满功成,共
中元前一夕泊石门闻岸上作浮屠事泫然有感。明代。王猷定。石门陌巷柳青青,旧日铙声此夜听。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风肠断语儿亭。
鹧鸪天。清代。顾贞观。往事惊心碧玉箫。燕猜莺妒可怜娇。风波亭下鸳鸯牒,惶恐滩头乌鹊桥。搴恨叶,摘情条。旧时眉眼旧时腰。可能还对西窗月,狼藉桐花带梦飘。
即事。清代。周馨桂。淡淡云阴习习风,苍然暮色入帘栊。不知凡骨都消尽,日在荷花香气中。
两翁歌。宋代。陆游。君不见塞上失马翁,马去安知不为福;又不见新丰折臂翁,臂废身全老乡国。陆翁多难类两翁,著书满屋身愈穷。十年力耕遇水旱,老不能耕年始丰。人言翁穷可闵笑,霍食鹑衣天所料。翁方自谓实幸民,对人抱膝惟清啸。即今群公佐明主,长剑拄颐来接武。向非老病又不才,纵欲归休宁见许?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唐代。宋之问。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寄淞江陈山人。明代。孙作。百年苦忆高常侍,多病谁怜孟浩然。旧喜涉江今不涉,空斋时阅友朋笺。
哭静闻禅侣 其五。明代。徐宏祖。鹤影萍踪总莫凭,浮生谁为證三生。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一篑难将馀骨补,半涂空托寸心盟。别时已恐无时见,几度临行未肯行。
西域寄中州禅老。元代。耶律楚材。吾师道化震清都,奔逸绝尘我不如。近日虚传三岛信,几年不得万松书。宗门淘汰犹嫌少,习气薰蒸尚未除。惆怅天涯沦落客,临风不是忆鲈鱼。
再次韵马主簿二首。宋代。陈造。左顾衰翁底取斯,转头归马又西驰。剩催阿买抄新稿,大胜斋房纪瑞芝。乐岁人家皆有酒,高秋天气总宜诗。霜花露菊留迎客,预戒西成省控持。
赠舅氏。明代。王立道。旧存松菊半荒芜,声利萧然白发初。抱病着便居士服,好吟题遍野僧庐。里中送酒禳田罢,几上留书相宅馀。樗散笑余真似舅,得官犹自爱閒居。
四贤吟。宋代。邵雍。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四贤洛阳之名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题解禹玉文卷后。宋代。陈造。平生解公子,器质美无度。长加进学鞭,犹后趣时步。充肠笠泽书,脱手弹丸句。侪辈无争衡,儒先有延誉。岂应如老夫,啧啧声不同。表表蠹斋翁,容易九原去。石交不在眼,赖子慰迟暮。新文烂锦绣,夫我何足赴。凛凛传远计,堂堂济世具。葆爱今其时,自视要婴孺。白璧不受尘,素丝易成污。毋为樗木散,宁作铁砚铸。良晨有逢年,逸足看取路。吾言信恶石,敢谓爱莫助。
寄曾得之。明代。练子宁。高鸟知还久倦飞,分甘万里迈王畿。虎头食肉侯何用,鸡舌含香事已违。博望寻源经月去,长卿喻蜀暂时归。寄言玉笥云中客,终拟相从采蕨薇。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唐代。韩愈。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
瑶华 竹逸邀同云臣赏栏前粉芍药用炊闻词韵。清代。陈维崧。无瑕虢国,有恨明妃,一朵千金价。盈盈笑靥,倩厨中、樱笋娱他新夏。牡丹刚谢了,檀板银罂才暇。又阶前婢学夫人,一样娇姿莹夜。参差粉面齐呈,爱雪亸珠欹,幽辉凝射。露华微缀,垂缟袂、浅向玉栏低亚。折来谑赠,觉洧水、风光堪借。记芳名、似唤将离,斗顿沈吟花下。
望钟山白云 其一。明代。朱元璋。钟山万叠白云浮,密锁松稍爽气流。石径雨痕苔藓绿,苍崖根底蛰龙湫。
寓兴七首。宋代。魏野。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斯首不自保,光足舒帝腹。我心异老聃,惊宠不惊辱。岂敢示他人,吟之将自勗。
山居八事诗 其六 拾薪。明代。唐之淳。煎茶煮药供炊,拾薪扫箨归迟。山北山南万树,斧柯不到青枝。
吴中。元代。周棐。两岸春云暗柳条,满篷风雨过枫桥。空怜越绝溪山好,且听《吴趋》巷陌遥。官舍晚凉飞燕子,水乡人静卖鱼苗。谁家白皙佳公子,剩把黄金买阿娇。
赛神曲。宋代。陆游。丛祠千岁临江渚,拜贶今年那可数,须晴得晴雨得雨,人意所向神辄许。嘉禾九穗持上府,庙前女巫递歌舞,呜呜歌讴坎坎鼓,香烟成云神降语。大饼如盘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晚来人醉相扶归,蝉声满庙锁斜晖。
钦慈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
笔走龙蛇,词倾河汉,妙年德艺双成。帝庭敷奏,亲擢冠群英。龙首其谁不取,便直饶、勋业峥嵘。偏他甚,泼天来大,一个好声名。
忆曾。瞻拜处,当年汝水,今日湓城。叹白首青衫,又造宾闳。谨贽诗文一卷,仗仙风、吹到蓬瀛。依归地,熏香摘艳,作个老门生。
满庭芳(上张紫微)。宋代。石孝友。笔走龙蛇,词倾河汉,妙年德艺双成。帝庭敷奏,亲擢冠群英。龙首其谁不取,便直饶、勋业峥嵘。偏他甚,泼天来大,一个好声名。忆曾。瞻拜处,当年汝水,今日湓城。叹白首青衫,又造宾闳。谨贽诗文一卷,仗仙风、吹到蓬瀛。依归地,熏香摘艳,作个老门生。
珍珠泉应制。清代。胤禛。珍珠旧有名,官署一泓明。似沸光靡定,无风浪自平。流长知物润,源洁觉心清。两度邀宸赏,澄泓荷宠荣。
题马嘉贞画四绝 其三。明代。孙绪。看山不尽扣舷歌,双眼浮云万顷波。尽说鲈鱼称莼菜,秋风秋雨奈愁何。
蜀州大阅。宋代。陆游。晓束戎衣一怅然,五年奔走遍穷边。平生亭障休兵日,惨澹风云阅武天。戍陇旧游真一梦,渡辽奇事付他年。刘琨晚抱闻鸡恨,安得英雄共著鞭!
余为著作郎如莹为司令官舍。宋代。韩驹。邂逅都城接下风,官居总在日华东。门瞻曲角趋朝近,路转高头出局同。今日绣衣新使者,晚涂霜鬓旧邻翁。一杯无复当时乐,赤县黄图泪眼中。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六。清代。丘逢甲。禾黍何须怨狡童,是非从古论难公。可怜神化丹青手,剩粉零缣写北风。
寄题荆南抚干胡仲方公廨信美楼二首。宋代。杨万里。古有仲宣今仲方,二楼分贮一秋江。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
八月十八日观潮。清代。宋实颖。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秋日过吴侃幽居。宋代。赵湘。掩门多径草,凉气动疏林。细雨经烟尽,微阳到菊深。话诗无鸟过,试茗有僧寻。欲去还留宿,窗边月照琴。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二 李。明代。顾清。山崦移来玉一丛,竹林深映小桃红。别来消息知何似,依旧无言对晓风。
阻风宿险处。明代。释函是。旅泊不知处,深村似有人。波涛殊未已,舟子益相亲。乾叶弄寒月,凄风吹夜燐。无心造物妒,辛苦隐山身。
忆虞弟诗。南北朝。刘孝绰。下邑非上郡,徒然想二冯。余惭野王德,尔勖圣乡风。望望馀涂尽,凄凄良宴终。朝蔬一不共,夜被何由同。
菊。清代。程素绚。携锄亲种费思量,今日争开倚短墙。朵小最宜人戴鬓,风高岂惹蝶偷香。偏于晚节存真色,不与春花都艳妆。独守幽贞堪作伴,一枝移对镜台旁。
草堂。明代。孙一元。溪上高秋云木凉,地偏人事不相妨。开门江日流书幌,背水秋花照草堂。堑北买田时未就,舍南种竹已成行。幽居自拟王官谷,药裹书签引兴长。
赠魏合虚进士。明代。黄应举。相闻相忆限相从,同听长安晚寺钟。陈榻久知迟孺子,李舟谁许并林宗。望来彩翮青云远,弹罢朱弦碧水溶。蓬岛瀛洲看缥缈,可能携手最高峰。
眼。明代。释函可。湛如秋水大如箕,何事年来血乱披。烁破三千尘数点,阅穷万卷电交驰。几人世上休教白,片石山头尚可垂。此日风沙吹满面,幸留冰鉴照双眉。
天寿节送倪仲恺翰林代祀龙虎山 其一。元代。乃贤。圣人垂拱寿无疆,黄帕奁香出建章。夜奏玉函丹篆湿,晓投金简石潭凉。山中云气成龙虎,月底箫声下凤凰。醮罢神游还碧落,琼浆分赐列仙尝。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唐代。刘商。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依韵解中道如晦调。宋代。梅尧臣。二君嗜学者,不啻食饮贪。所得才半语,已实犹双南。推予当独步,幸勿辞再三。可因愤悱发,莫为顽鄙谈。大雅固自到,建安殊未甘。哀哉彼屈宋,徒尔死湘潭。险句孰敢抗,似入虎穴探。辛勤不盈襜,况又剧采蓝。诽诃蝟毛起,度量牛鼎函。人情何多嫉,机巧久已谙。莫问冠冕贵,自将诗书耽。兴来聊咏怀,字密如排蚕。曹刘为我驾,颜鲍为我骖。爰视二子才,并驱应亦堪。
水调歌头(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宋代。毛幵。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楚山晓,淮月夜,海门秋。登临无尽,须信诗眼不供愁。恨我相望千里,空想一时高唱,零落几人收。妙赏频回首,谁复继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