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观潮朗读

《观潮》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潮水的浩渺壮观以及作者对时局的感慨之情。以下是对《观潮》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观赏潮水,按照潮汐规律,神奇地逆流而上,鱼和龙翻腾起舞,争斗不休。波浪高耸如山峰,顶天立地,仿佛青天覆盖下的飘雪;风助长江的声音,如同白昼的雷鸣。潮水的势头欲冲上海岸,掀起滔天巨浪,愤怒无处可泄,只能冲击山峰后退。在世间,有多少国家因故亡于战乱,谁能像灵胥一样,怀有对国家的深深恨意仍未消散。

诗意:
《观潮》以潮汐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波澜壮阔的潮水以及其带来的震撼力,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和感慨。潮水的浩渺、汹涌和无法遏制的势头,象征着历史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诗人以此喻示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苦痛和对国家的忧虑。

赏析:
《观潮》通过对潮水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合了对时局的思考。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潮水逆流而上的奇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潮汐的磅礴力量。波浪高耸如山峰,青天覆盖下仿佛飘雪,风声如同白昼的雷鸣,这些形象的描绘赋予了诗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诗人通过潮水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潮水的势头愈发汹涌,欲冲上海岸,却无法找到泄洪的出口,只能撞击山峰后退。这一景象象征着时局的动荡和政治的困境,揭示了社会不安定的局面以及危机四伏的现实。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亡国的悲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灵胥的形象凸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艾性夫的《观潮》通过对潮汐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并以此寄托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思考,是一首具有时代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朗读
()

猜你喜欢

闲看双节信为贵,乐饮一杯谁与同。

可惜风情与心力,五年抛掷在黔中。

()

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难。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

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

()

一夕得秋气,商声飒几回。西风不可触,千籁万山来。

百感起遥集,流年惊暗催。井梧何太急,飞叶上平台。

()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

词客重来谒建章,风流犹共蒯缑旁。中原羽翼双鸿鹄,浊酒交游几鹔鹴。

莫笑草玄甘寂寞,相逢浮白转飞扬。搴旗江左谁争长,沉陆金门只自狂。

()

天涯一自失论文,岂有同心不忆君。孤客逢秋悲蓟草,尺书经岁阻江云。

清时易别烟霞路,明月难随鹿豕群。便欲投簪沧海去,兵戈消息不堪闻。

()

秋风万里南归客,欲耕无田住无宅。重阳无酒无黄花,更嗟不及陶彭泽。

五年客里逢重阳,江山信美嗟吾乡。黄花犹向战场发,次公虽醒何能狂?

()

箬笠藤蓑晚不收,石淙烟磴日淹留。一旬风气催炎暑,万壑云峰敞素秋。

兴起欲寻安道约,梦回多在樾森楼。何时踪浪东山外,明月芦花共约舟。

()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贵人迷此华筵中,

运木手交如阵斗。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

()

昔年曾访孤山,欲识诗翁半面。水边著意相寻,林下无心一见。

()

达人任真性,于世鲜求馀。山林与城市,所在靡絷拘。

孔明南阳日,栖止一草庐。及当将相权,艺桑不千株。

()

探奇兴不尽,秋思满林薄。祇园掩夕阳,小坐昙花落。

()

堂后病石榴,及时亦开花。身病花不齐,火候渐已差。

芳心竟未已,新萼缀枯槎。谁言石榴病,乃久占年华。

()
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
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
秋塞戌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
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
允执厥中,臻於大同。
()

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

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

()
秋风社燕忽辞梁,志士鹰扬在四方。
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
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
()

白发郎潜旧令君,东轩携酒几回登。当初天上化凫舄,今日人间下马陵。

边地久无能赋笔,县斋新有读书灯。昔游零落岑参在,故语流传许十称。

()
人不自泰,以居故移。
人不自奢,由养所为。
胜之有道,惟书与诗。
愿言君子,载思载惟。
()

夜半山雨来,梦觉还复息。
寥寥檐溜空,时闻断续滴。

()
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
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
()

愁里仍蒿径,闲中更荜门。
青灯聊自照,浊酒为谁温?
隙月知无梦,窗梅寄断魂。

()

文公阙里女星源,手泽遗书尚有传。
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
青衫槐笏存家谱,练带花屏拥客船。

()
林塘幽窈隔桑村,风磴崎岖接石门。
雨过茅茨忘赤日,云深篁桂易黄昏。
()
郡县纷纷数代更,循良少似汉西京。
未闻子产能宽服,谁见翁归有急名。
所望家无空杼柚,常令天下害粢盛。
打门不怕催科吏,愿与君王竭地征。
()

高堂燕喜照春明,八座流风四海倾。白发尚存絺葛服,青云重见锦衣荣。

阙下未遑将母念,尊前何恨倚门情。亦知海屋欢无极,彤管方书奕叶名。

()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锦树屏山方曲绕。

天涯海角谁能到。

()

荻暗鸡鸣村,平皋下残月。参差邻舫语,橹声带潮发。

露华望中白,蓬阴散秋发。沙鸟知曙鸣,海云上空灭。

()

树亦令人艳,冬红始见奇。叶为诗者色,霜乃画之师。

知与醉乡近,望将花事疑。归□同此况,共赏夕阳迟。

()
风卷霜林叶叶飞。
雁横寒影一行低。
淡烟衰草不胜诗。
白酒已_浮蚁熟,黄鸡未老藁头肥。
()

古崖阴翳竹间藤,箕踞空堂枕曲肱。不耐尘容回俗客,独馀衰鬓愧禅僧。

神游碧落虚乘鹤,兴到清漪试采菱。报道海田瓜又熟,满前真对玉壶冰。

()
风舞岩松人不会,谩施巧便转惛惶。
彻夜为伊坚不信,未知何劫肯承当。
□苍天苍天。
()

诗字五十六,字字若铿锵。欲窜难加点,微吹觉有芒。

品题推独步,计别仅三霜。只恐临歧客,开函喜欲狂。

()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洒石多霜移足冷,

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

柳株高下隔桃蹊,万顷烟波似渼陂。画手无人貌平远,小亭风冷立移时。

()
暮春清昼。
政莺啭夏林,棠阴初秀。
鼓角让雄,旌旗明灭,宝马又还西骤。
山水六朝堪画,宫阙千门如绣。
()

蜈蜞岭畔峙灵鳌,极目苍茫激怒涛。万派腾空天共远,四围掀浪岳同高。

人疑海若吹龙笛,我笑天吴奏玉璈。勘破升沉多类此,鹭鸥偕予乐陶陶。

()

数仞宫墙一路深,屯云交翠落青阴。红尘十丈知何处,秪引薰风养道心。

()

浪迹长违陴上居,幽栖多愧武陵渔。庭饶碧树分比舍,架积缃编半道书。

西苑云霞看不厌,南天水竹梦常虚。若言大隐真朝市,过客烦题处士庐。

()

江涛渺渺暮云阴,南去轻帆怅客心。雀舫暂停开省阁,骊珠频出动词林。

芝兰并秀参差见,黄鸟相求上下吟。永日临池空洗耳,迢遥难近子牙琴。

()

萦纡一径试幽寻,花竹禅房未是深。
野水不波清欲冻,崇冈有竹翠成阴。
琵琶昵昵怨儿语,兰桂温温和水沈。

()
闻说醉乡里,家家设酒垆。
有刘伶肯饮,无李白谁沽。
()

日斜下北阁,高宴出南荣。歌清随涧响,舞影向池生。

轻花乱粉色,风筱杂弦声。独念阳台下,愿待洛川笙。

()

仙老不知年,相逢问九转。袖中出宝书,历历皆云篆。

()

辟书丞相草,招作广陵行。隋柳疏淮岸,汀洲接海城。

楚樯经雨泊,烟月隔潮生。谁与同尊俎,鸡鸾集虎营。

()
穷居无公忧,私此长夏日。
蚊蝇如俗子,正尔相妒嫉。
麾驱非吾任,遁避亦无术。
惟当俟其定,静坐万虑一。
()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
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
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
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
()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
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
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
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余无。
()
壮士志四方,小夫守一隅。
所禀既殊科,所趣亦异涂。
毋论贤与愚,等为造物驱。
岂如饮家流,一醉不愿余。
()
辛苦一生何所获,老向东阡与南陌。
头眩眼暗牙齿疏,能作人间几时客?尔来偷惰更可笑,卧听场中打新麦。
老鸡失旦也似侬,引颈一呼窗已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