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星翁陈跛子。元代。艾性夫。拄拐蹒跚鬓雪明,向来小范亦分羹。十年不见疑先死,一旦相逢似再生。尽乱亦收诗卷上,长贫犹挟命书行。试言何物妖星照,是处青山白骨横。
《重赠星翁陈跛子》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陈跛子,一个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他的头发已经被白雪染白。虽然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却一直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心声。诗人十年未见他,以为他早已离世,但当两人再次相逢时,陈跛子仿佛重获新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跛子的赞赏和敬意。陈跛子虽然长期贫困,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将自己的诗卷整理收藏。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境遇和感受,还承载着他的生命意志。诗人称陈跛子为"妖星",指的是他的诗歌照亮了一片荒凉的山野,这里散布着无数白骨。
这首诗通过陈跛子的形象,传达了坚持、生命力和艺术创作的价值。陈跛子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和追求,将自己的心声倾诉于诗歌之中。诗中的"重赠"意味着诗人对陈跛子的再次赠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他的重视和赞美。
整首诗意蕴含深沉,通过表现陈跛子这一普通人物的坚韧和执着,传达了生命的意义和艺术的力量。它呼唤人们在逆境中坚持追求,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照亮世界。这首诗也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感悟生存的真谛,从陈跛子身上汲取力量,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坚定。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宋代。张耒。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老人对节物,昏昏只欲眼。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袅袅兮秋风,憀栗在远行。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园居六十章 其十七。明代。张萱。屋梁明月不须悬,醉向花前枕石眠。欲付禅那还古德,且将项领让时贤。
病起。元代。廖大圭。澹澹心情病始苏,蛛丝风叶小窗虚。秖今嚼蜡人间味,岁晏生涯有东书。
小金山。明代。黎邦琰。十载驱驰念远游,挂帆一日过灵洲。萧萧烟树青山暮,逐逐凫鸥碧岸秋。傲世功名怜彩笔,逢人意气动吴钩。振衣独上高台望,海色天风散客愁。
赠张穆之 其二。明代。王邦畿。廿载文章动汉京,黄金如土不留情。名山游尽逢僧语,半偈常参气渐平。
拟古宫词一百首。明代。朱让栩。玉露侵阶点翠苔,金波穿牖共徘徊。潜身坐倚梧桐树,待学吹箫等凤来。
耕桑。宋代。戴表元。耕桑本是閒居事,学得耕桑事转多。失晒麦丛忧出蝶,迟缫蚕茧怕生蛾。调停寒暖春移苧,侦候阴晴夏插禾。衣饭为谁忙不彻,醉来乘兴作劳歌。
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宋代。苏泂。儒冠误终身,其始从上士。头白赋归来,不腐已其次。我今戒儿侄,万卷易双耜。向使微阿连,几败乃公事。
和杨参政完者题省府壁韵(二首·丙申岁)。元代。杨维桢。皇元正朔承千岁,天下车书共一家。一柱东南擎白日,五城西北护丹霞。宝刀雷焕苍精杰,天马郭家狮子花。收拾全吴还圣主,将军须用李轻车。¤
刘谏堂扬廷别驾同年寄《赠友竹山房诗草》七言四绝,仍次原韵奉答。清代。苏履吉。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过石佛岭。清代。朱煌。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北阙西江君赐远,难得一枝来到。莫话升沈,且乘闲暇,赢得清尊倒。饮酣归暮,浩歌声振林杪。
念奴娇(癸已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登金石台作)。宋代。管鉴。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北阙西江君赐远,难得一枝来到。莫话升沈,且乘闲暇,赢得清尊倒。饮酣归暮,浩歌声振林杪。
古怀(二首)。元代。王逢。槿篱莎径入林堂,春作无牵午漏长。音歇野莺新绿浅,影浮潭鲫小红香。谁家数应中和节,十亩寒轻二月霜。忍贳缊袍偿酒债,时人将谓独醒狂。
折杨柳。唐代。张祜。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
寄萧尊师。元代。陈基。我昔山中寻紫芝,道遇真人行若飞。自言鍊骨有仙术,曾事神农为雨师。自从别后三千岁,不住尘寰即方外。我昨题诗遗羡门,为问真人定安在。答云往日隐东蒙,上下风雨骑苍龙。只今卖药居灵越,来往三吴弄明月。天上非无十二楼,人间乃复爱沧洲。时时跨鹤乘云气,历览无穷跨九州。劳生苦为尘缘缚,安得从之超广漠。手折三株海上花,去随鸾凤巢阿阁。
题清芬阁。宋代。周敦颐。风雅久沦落,哇淫肆自陈。波澜嗟已靡,汗漫□无津。纷葩混仙蕊,谁可识清真。先生李郑辈,□态非拟伦。后生不识事,愈非句愈珍。至今桐庐水,相与流清新。蝉联十一世,奕叶扶阳春。十年问御史,邂逅章江滨。自惭无所有,衰叹徒欣欣。樽酒发狂笑,微言入典坟。稍稍窥绪馀,每每露经纶。因知相有术,源委本清淳。
横港。元代。贝琼。南行入横港,茅屋带林丘。落日犹斜照,寒潮忽倒流。牛羊平野散,鹅鸭小溪浮。喜见平生友,篱边一系舟。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