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宋代。林景熙。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枯树》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树凋悴为何事,
青青忆起旧时丛。
有枝撑起夜的明月,
无叶随风起秋风。
暑天的路上行人惜时光,
寒冷的巢中宿鸟空。
如果心灵不死去,
嘘拂着等待春天的工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棵枯树为主题,通过描绘它的凋悴和生命的枯萎,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提问:“枯树凋悴为何事”,表达了诗人对枯树凋零的疑惑。枯树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它的凋落和衰败代表了生命的终结和时光的蹉跎。
接着,诗人提到了“青青忆起旧时丛”,这里的“旧时丛”指的是曾经茂盛的叶丛。通过这一描写,诗人在回忆过去的繁荣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当前的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有枝撑起夜的明月,无叶随风起秋风”,通过对枯树枝干和没有叶子的状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枯树依然在孤寂的夜晚撑起明月,虽然没有叶子但仍能感受到秋风的吹拂。这种形象描写传递了一种坚韧和生命力的意象,枯树虽然凋零,但仍然在默默承受着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暑天的路上行人惜时光,寒冷的巢中宿鸟空”,通过对行人和宿鸟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如果心灵不死去,嘘拂着等待春天的工作”,在表达对枯树的思考之余,诗人也展示了对生命与希望的独特观察。诗人通过借喻枯树,呼唤人们保持内心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枯树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凋零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与希望的独特见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桃源忆故人。宋代。汪莘。人间只解留春住。不管秋归去。一阵西窗风雨。秋也归何处。柴扉半掩闲庭户。黄叶青苔无数。犹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送朱台符学士关西巡抚。宋代。魏野。圣主念黎庶,选君来抚绥。望高虚两制,权重带三司。帝泽随车布,文星逐郡移。语稀如学浅,仆少似官卑。疏减民间赋,编添马上诗。经游怜胜异,迎送厌歌吹。寒别申湖晚,晴过华岳迟。琼林想回日,未失赏花期。
明妃曲。元代。刘因。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
杨铁崖顾仲瑛葛元哲约祭张贞居或者以它事所牵弗果元哲有诗谨次韵以速成之 其二。明代。袁华。香满芸窗昼未开,白鹅湖上卧苍苔。山风宿草吹新雨,尚有高人载酒来。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宋代。陆文圭。飞龙殿嵌何崔鬼,黄须龙种去不回。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软红湿雨胜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
己酉科七月初送三男赴试。明代。张天赋。岩花甘雨报新秋,行李光芒剑气浮。弱干自惭榱桷用,灵枝汝可栋梁收。老龙渡上通南海,健笔场中占上头。何日泥金好消息,菊花香里醉金瓯。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宋代。曾几。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阴翳树林无六月,风凉殿阁是诸天。政须深隐似玄豹,不用怀归如杜鹃。咄咄逼人牛马走,夜窗妨我枕书眠。
谢履道天麻。宋代。沈辽。仙客饵赤箭,其根乃天麻。延年不复老,飞身混烟霞。文升蚤得道,山下多灵芽。世士所购求,金玉如泥沙。吾昔负羸疾,衰龄畏风邪。筋骨困连卷,跳偏竟何嗟。履道知我欲,囊封寄山家。呼奴为煮食,惜已鬓毛华。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洞仙歌(寿外舅)。宋代。卢祖皋。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乌栖曲二首 其二。宋代。司马光。星疏月明漏水长,罗帷翠帐华灯光。佳人起舞玉钗堕,门外乌栖雁南过。
酬王相公见赠。唐代。贯休。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一从麟笔题墙后,常只冥心古像前。九德陶熔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周尧夫示秋怀诗然公方为贵恙所挠因以箴之。宋代。李洪。伐性蛾眉贾祸长,何如铅鼎养中央。应怜刺刺出门语,苦怨寥寥秋夕凉。
变觉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灵与其先师。宋代。薛嵎。四灵殁后谁知已,惟有清香满旧枝。头白山僧犹爱客,为曾亲见老师时。
过李山人居。元代。仇远。数椽竹屋傍秋江,屋外疏篱隔柳樁。客至旋分垂钓石,雨来自掩读书窗。痴儿弄镜时翻背,小妇弹筝不识腔。自古渔樵有遗逸,未应只说鹿门庞。
春膏纸。宋代。陈槱。膏润滋松雨,孤高表竹君。夜碪寒捣玉,春几莹铺云。越地虽呈瑞,吴天乃策动。莫言名晚出,端可大斯文。
寄子由先生。宋代。张耒。先生四十犹不遇,独坐南都谁与语。青衫弟子天下穷,饥走京城困羁旅。高门得饭暂见肉,敝筐无实惟巢鼠。楼头酒贵不敢沽,三百青铜输杜甫。强颜讲学昧时宜,漫自吟诗愁肺腑。平生不解谒贵人,况乃令严门者拒。此生自料应常尔,但愿流年醉中度。又思人世乐乃已,此外纷纷何足数。豫期归日在凉秋,想见西风荡烦暑。区区怀抱冀披豁,一尊愿驻东归橹。
春怀。宋代。葛起耕。过了花朝日渐迟,相将又是禁烟时。寒留柳叶凄迷处,春在梨花寂寞枝。牛角横书孤壮志,鹿门采药误幽期。自怜白发成何事,说与啼莺未必知。
酒中放歌示李四伯襄何三龙友。明代。欧必元。迩来避暑溪上园,云林烟火数家村。别君半载不得面,双鲤江头劳记存。忽忽秋风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联镳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诘朝枉造余斋头,同来俱是高阳俦。黄昏秉烛饭粗粝,自谓酣歌夜未休。村醪未更尽一石,诸子潜逃各纷剧。相逢有酒不能尽,其欢别后相思竟。何益千笺万纸徒具陈,丈夫意气宁酸辛。未谈身后千秋事,且数尊前眼底人。合离显晦俱尘土,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慎勿当□赋鹦鹉。
蛮入西川后。唐代。徐凝。守隘一夫何处在,长桥万里只堪伤。纷纷塞外乌蛮贼,驱尽江头濯锦娘。
内直以金橘送七兄。宋代。周必大。昼卧玉堂殿,眼看金弹丸。禹包经岁月,郑驿助杯盘。黄带霜前绿,甘移醉后酸。江湖有兄弟,此日忆团栾。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唐代。高适。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长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自矜一朝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悲苦。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
刘小漕。宋代。李新。乱红缬眼柳花飞,烟抹霅溪秀一围。北背美人占梦去,夕阳行客舞雩归。三吴父老传冰节,两蜀江山识绣衣。预草封章千百纸,此身明日接天威。
和正思赠别。宋代。程洵。同途欣得友,欲别惜分襟。去路无多远,离觞不厌深。游鳞寻旧壑,倦翼带归音。有底凄凉甚,风霜搅客心。
九里松。宋代。董嗣杲。开元刺史擅清风,九日亲栽夹道松。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
朝中措(闻桂香)。宋代。吴文英。海东明月锁云阴。花在月中心。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并刀翦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过骊山。唐代。窦巩。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汉上。宋代。陈炳。楚国江山古,维舟望渺然。山盘青入蜀,江合白吞天。樊口上寒月,汉阳生暝烟。欲寻抱瓮者,小别夕阳边。
哭梁公实十首 其十。明代。宗臣。浮世谁能免,如君独可哀。荒榛满天地,玉树莽尘埃。裘马偏穷路,江山不尽才。更怜击筑者,萧索蓟门台。
汥江八景 其二 吕桥夜月。明代。林弼。长桥十丈俯江流,月色遥连水色秋。云外何人吹铁笛,浑如黄鹤断矶头。
雨后约雪湖游春二首仍前韵 其二。明代。谢迁。二月风光占一年,煖烟笼日雨馀天。清平世界藏遗老,萧散衣冠会列仙。径衬软红吟屐稳,湖添新绿钓舟便。胜游复恐孤成约,折简殷勤寄两篇。
万年春 赠兴国寺修塔僧。金朝。马钰。物外高僧,澄澄湛湛真禅刹。真禅刹。心无察察。理趣常搜刷。玉性玲珑,处处皆通达。皆通达。无拘无辖。垒起黄金塔。
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元代。方回。□□今名郡,刘公昔硕师。山留黄帝跸,水绕紫阳祠。遣□□□足,陈言讲说疲。□曾参到否,未有四书时。
题龙引子朝天画。元代。廖大圭。渊龙飞出雾如山,龙子相随闯九关。遥想云霄新得路,雨声一夜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