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宋代。许月卿。诗到黄安装上,高标不肯唐。分封在香国。筮仕得黄裳。锦昼。累金印,瑶英案玉皇。黄香天下士,谁得并清芳。
《木犀》是宋代诗人许月卿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以黄安为背景的景象,表达了对黄安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黄安”被形容为一种高贵的装饰,被赋予了不屈的精神。诗人将自己比作黄安,意味着他不肯妥协,追求卓越。他被分封到香国,象征着他受到了荣誉的褒奖。
诗人通过“筮仕得黄裳”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他通过占卜的方式获得了黄裳,黄裳可以理解为一种华美的衣袍,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诗中提到的“锦昼”、“累金印”、“瑶英案玉皇”等词语,描绘了壮丽而华贵的场景。这些词语通过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瑰丽的氛围,表达了对黄安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黄香天下士,谁得并清芳”,表达了对黄安的特殊美好之处的讴歌。黄安被赋予了香气,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诗人问道,有谁能够与黄安并驾齐驱,同样拥有如此清香的芬芳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安的描绘,表达了对高贵、华丽和卓越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纯美和高尚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使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好的情感。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许月卿。(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霓裳中序第一(寿王之朝)。宋代。陈著。华胄银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儿孙玉雪满庭帏。家庆人间难比。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举杯相约小春时。岁岁梅花里醉。
春初夜书。宋代。寇准。水国淹留岁月空,云山东云阻千重。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南浦有潮舂栅锁,西窗无睡怯岩钟。谁家几点畲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
清逸。明代。郑文康。溷杂岂我事,奔趋非我能。身如临水鹤,心似出家僧。入竹雪堪听,采花蜂可憎。夜来读无逸,不厌浊油灯。
三妇艳歌 其二。宋代。曹勋。大妇织云锦,中妇绣鸳鸯。小妇独无事,对镜理红妆。良人幸安坐,帐暖自添香。
桐庐晓发。明代。徐熥。挂帆山县晓,云气满溪阴。虽有风尘役,能无丘壑心。人烟依水近,塔影坠江深。所叹垂纶者,高踪不可寻。
再至桐柏山。宋代。高似孙。此山即蓬莱,其下通弱水。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逍遥丹霞上,出没流精里。夜子鹤又叫,月晕风欲起。自从西磵去,复见东峰峙。松施神农萝,石护尧时髓。无中犹有象,玄外更无旨。略闻赤松道,浩劫不可纪。
南华十咏 其七。明代。王渐逵。幽怀小静爱蒲团,睡仆归僧入定观。夜半塔灯犹不灭,却疑星宿挂檐端。
晨谒书所见。宋代。宋庠。绀幰鸣珂万盖翔,九门冠剑拥晨光。城连南北长安斗,殿倚东西太极堂。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微生备位如葵藿,只有倾心奉圣王。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瓶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宋代。姜特立。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又和曾秘丞见赠。宋代。王禹偁。谬因文字立虚名,寓直金銮冒宠荣。两度黜官谁是援,二毛侵鬓自堪惊。宫花谩役春来梦,山蕨聊供醉後羹。身外浮华尽闲物,不将穷达问君平。
醉歌行。明代。吴斌。登高取醉散我愁,倒卧城南百尺之酒楼。出门但知行路苦,醉乡可以逍遥游。君不能遗身天地上玉京,又不能荣名将相专金城。徒将绿发染春雪,风尘羁绁终无成。不如且饮一壶酒,酒尽愁消更何有。醉来豪气不可收,嘘作长虹贯牛斗。
远行。宋代。沈辽。少年事远游,迢迢指岐路。遥天值秋晏,烟光澹如素。寥落淮南山,影入扬子渡。出入三十年,久嗟韦带误。老来感节物,此意谁与喻。独知拥毳坐,无复晨征路。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 其二。元代。许谦。落花高下弄菲菲,多少离愁付笛吹。别后故人休忘却,与君重赋渭城诗。
寄答马卧仙都阃。清代。陈恭尹。秋日枉诗今未报,窗外梅花开正闹。君麾日驻海头城,我老犹思雪中棹。横琴山外晓风清,万里沧茫见日生。高标铜柱千年在,犹见君家旧勒铭。君流膏泽周遐邑,已饥已溺常汲汲。如何歌颂满天南,终日思归时伫立。思亲翘首望云飞,更许轻骑到小扉。贫家客至无多地,已命山童拂钓矶。
次韵袁升之游海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其六。宋代。蒲瀛。花发今年喜不空,遨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犹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勋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閒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送知全禅师南游。唐代。刘得仁。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和铁厓竹枝词。明代。顾晋。杨白花开风满天,花开成絮不成绵。不如落向西湖水,化作浮萍个个圆。
顾姊挽词二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化俗推慈范,宜家著令猷。行齐淑女伴,才比丈夫流。白日开新兆,苍梧从故丘。曾闻入朝语,悟主在无求。
金鼎一溪云 骷髅喻。金朝。王丹桂。日日迷花酒,朝朝竞气财。偶然命尽掩泉台。郊外暴遗骸。任使砖敲棒打。不似从来尖傻。劝人早悟此因由。物外做真修。
江边有寄。唐代。罗隐。江边旧业半雕残,每轸归心即万端。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宋代。杨时。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浣溪沙(四)。唐代。韦庄。绿树藏莺莺正嘀,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宿闲厩。宋代。朱之才。澹烟衰草慵回首,晚日残霞欲断魂。脱帽卸鞍投逆旅,萧萧黄叶水边村。
小浆题壁用赵信国韵。宋代。姚勉。云脚峥嵘日欲西,钓舟个个泊前溪。客窗不寐君知否,枝上饥乌夜正啼。
敬詶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唐代。卢纶。郤公怜戆亦怜愚,忽赠金盘径寸珠。彻底碧潭滋涸溜,压枝红艳照枯株。九门洞启延高论,百辟联行挹大儒。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寻梅三首。宋代。张镃。韩园邂逅一来寻,还忆朱栏小院深。相对两亭无四壁,定参陶令不弦琴。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 其三。宋代。汪藻。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艮岳百咏 麓云亭。唐代。李质。山下深林起白云,白云飞处断红尘。伴行直到高峰上,舒卷纵横不碍人。
檐收雨脚,云乍敛、依然又满长空。纹蜡焰低,熏炉烬冷,寒衾拥尽重重。隔帘栊。听撩乱、扑漉春虫。晓来见、玉楼珠殿,恍若在蟾宫。长爱越水泛舟,蓝关立马,画图中。怅望几多诗□,无句可形容。谁与问、已经三白,忒是报年丰。未应真个,情多老却天公。
白雪·檐收雨脚。宋代。杨无咎。檐收雨脚,云乍敛、依然又满长空。纹蜡焰低,熏炉烬冷,寒衾拥尽重重。隔帘栊。听撩乱、扑漉春虫。晓来见、玉楼珠殿,恍若在蟾宫。长爱越水泛舟,蓝关立马,画图中。怅望几多诗□,无句可形容。谁与问、已经三白,忒是报年丰。未应真个,情多老却天公。
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宋代。王洋。独自开门自看山,旋添花草满柴关。不须竹院寻僧话,只访先生亦自闲。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元代。方回。山中之朝,有溪可瓢。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久戍。清代。郑孝胥。乱平嗟戍久,岁稔觉民驯。好整戎常避,无功众转亲。后人思愦愦,儒者意申申。谢病真能去,休论过与仁。
燕京感怀 其五。明代。梁有誉。跃马却怜当日事,闻鸡忽忆十年时。思亲梦逐看花剧,去国情添折柳悲。天远更为招隐赋,路危空咏卜居辞。上林春色应无恨,谁遣江湖忆钓丝。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五代。顾敻。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