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道旁涵碧亭。宋代。刘宰。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留,石堕藤萝牵。泉昔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挽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傅。官道纷往来,此地旷周旋。乃知造物意,以遗静者便。我来旱暵馀,龟兆坼平田。攀崖遡源委,石窦鸣涓涓。摩挲两石鱼,变化定何年。
《东阳道旁涵碧亭》是刘宰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阳道旁涵碧亭》中文译文:
四座山峰挺拔苍翠,
一片湖泊湛蓝清澈。
云飘荡在松竹之间,
石头上垂下藤萝。
曾经泉水流淌破乱丝竹的声音,
鸟儿鸣叫笑谈之间。
这亭子的作者是谁呢,
回首仰望已过去四百年。
建筑兴废却不影响它的篇章,
此地官道纷纷忙碌周旋。
从这里才明白造物主的意图,
创造了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
我来到这里已是干燥的余暇,
龟兆在平坦的田地上裂开。
攀登山崖追溯源头,
石窟中传来涓涓水声。
摩挲着那两条石头鱼,
变化将在何年确定。
诗意和赏析:
《东阳道旁涵碧亭》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山水的景致。诗人通过描绘四座苍翠挺拔的山峰和湛蓝清澈的湖泊,营造出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云飘荡在松竹之间,石头上垂下藤萝,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泉水曾经流淌,破乱丝竹的声音令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亭子的作者已逝去四百年,但他的作品依然流传至今,它的篇章不受建筑兴废的影响。这种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诗人进一步以官道纷纷往来、此地旷周旋的描述,对比了喧嚣繁忙的现实与这处宁静之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认识到造物主创造了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以遗留给追求宁静的人们。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来到这里的情景。他感受到干燥的余暇,龟兆在平坦的田地上裂开,象征着天气干旱。然而,诗人攀登山崖,追溯源头,听到石窟中传来涓涓水声。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变化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流转的思考。
最后,诗人摩挲着石头鱼,追问变化将在何年确定。这种对于未来的疑问和期待,呈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共鸣。
《东阳道旁涵碧亭》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刘宰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而,由于以上文本的长度限制,无法完整呈现整首《东阳道旁涵碧亭》的诗词内容、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果您需要完整的分析,请提供更多的对话框空间,或选择其中几句诗词进行分析。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南北朝。萧衍。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镜中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踏莎行。。启功。造化无凭,人生易晓,请君试看钟和表。每天八万六千余,不停不退针尖秒。已去难追,未来难找,留它不住跟它跑。百年一样有仍无,谁能不自针尖老!
安定道中。宋代。宇文虚中。落日尘埃壮,阴风天地昏。牛羊争隘道,鸟雀聚空村。跛曳伤行役,光华误主恩。未甘迟莫景,伏枥意犹存。
念奴娇十一首 其九。清代。史承谦。春心乍转,又一树垂垂,傍檐交萼。只有花光浑似旧,无复护花铃索。疏影空横,深杯谁劝,陡觉情怀恶。栏干独倚,晴晖初漾帘箔。何事腹痛西州,经年愁到,此地原非昨。恸哭花前人去久,不见吹开吹落。诗卷长留,林亭无恙,往事风惊箨。花应知恨,怪来瘦损如削。
清平乐 暮归。清代。庄盘珠。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扑簌沙鸥惊打桨。趁溜乌篷刚放。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
颂古九十八首。宋代。释印肃。万里草不生,三昧号无诤。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在处曼曼地,只道无两般。法门非出入,学者莫颟顸。
芙蓉仙隐。明代。陈谟。芙蓉仙隐处,太守日来游。丹鼎飞随鹤,松坛暖卧牛。泉凝三伏雪,草耐万年秋。五马朝天去,山人空尔愁。
送徐生。宋代。欧阳修。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吹嘘死灰生气燄,谈笑暖律回严凝。曾陪樽俎被顾盻,罗列台阁皆名卿。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脚靴手板实卑贱,贤俊未可吏事绳。携文百篇赴知己,西望未到气已增。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同时并游在者几,旧事欲说无人应。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名高场屋已得俊,世有龙门今复登。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嗟吾笔砚久已格,感激短章因子兴。
点绛唇·高柳萧萧。宋代。叶梦得。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残云暝。坠巾慵整。独立芝兰径。
寄题太和宰赵嘉言勤民二图·题通济渡船图。宋代。杨万里。岁岁桃花水到时,野航客子命如丝。赵侯小试济川手,雪浪翻天不溅伊。
除夜。明代。文徵明。拥寒枯坐夜无聊,杯茗垆薰次第消。独有恋人灯黯黯,可堪卒岁雨萧萧。醉供春帖閒吟草,病抚辛盘懒颂椒。少日冯陵都遣却,只将双鬓待明朝。
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宋代。张炎。门前山可久长看。留住白云难。溪虚却与云相傍,对白云、何必深山。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旧家三径竹千竿。苍雪拂衣寒。绿蓑青笠玄真子,钓风波、不是真闲。得似壶中日月,依然只在人间。
次韵柳见答。宋代。苏辙。桂酒无人寄豫章,〈江西官酿,惟豫章最佳。〉羁愁牢落遣谁当。烹煎崖蜜真牵强,惭愧山蜂久蓄藏。江上?会鲈橙正熟,山头吹帽菊初香。漂流异日俱陈迹,笑说过従想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