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宋代。刘宰。家山目断古幽州,百口来归路阻修。丁字无端轻介胃,蝉冠却羡出兜鍪。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客子谋。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来作北人羞。
《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乡的山峦已经看不见了,我带着一家老小回乡却路途阻滞。
我们无端端被轻视和排斥,像是戴着细腻的冠冕却羡慕出征的勇士。
我忍受着贫穷,不愿背弃先人的事业;我扛着沉重的石头,却不知谁是客人谁是敌人。
宁愿饿死寒冷也不愿背离故乡,怕被南方人嘲笑成北方人。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在外面历经艰难困苦的遭遇。诗中通过描绘家山不见、路途阻滞、受轻视和排斥等情景,展现了作者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境遇。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传统价值的执着坚守,不愿背离先人的事业,宁愿忍受困苦也不愿屈服。诗中还流露出对南方人的偏见和对自身身份的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困境,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不公和排斥。通过描写作者的家山不见和归乡之路的难行,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辗转的心境。作者用"丁字无端轻介胃"和"蝉冠却羡出兜鍪"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无端受到的轻视和排斥,同时对那些奋勇出征的人羡慕不已。诗中的"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客子谋"表达了作者不愿背离先人的事业,愿意承担沉重的责任和困境。最后两句"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来作北人羞"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对身份的坚守,宁愿饱受饥寒也不愿背离故乡。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传统价值的眷恋和坚守,体现了宋代时期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表达。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饮仙人崖望江流。清代。王浩。叶叶流云堕鬓生,天低大野暮江平。花袍白马少年意,古屋荒冈秋日晴。下岭寒深依酒力,万杉风急失溪声。烟鬟回首成追忆,独有岩花空自莹。
养鸷词。唐代。刘禹锡。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兴平原上。宋代。文同。东西车马走秦川,扰扰飞尘混晓烟。我亦中间游宦者,尚惭无语赋归田。
为文草送葬歌。明代。谢元汴。古人制器固不苟,虞陶殷梓以之久。有利之物寇必集,函以生人矢死人。火金既炽万物夭,鱼恶其网兽恶罠。夸父之足岂不趫,蛟吊于河山泣木。凤凰之声岂不美,葭穷于琯嶰穷竹。不自文字为先后,文字镵天天流血。圣人不作道丧世,诗书之间见妖孽。将以一笔与天争,鬼臂牵人阴相掣。尔书一出海水枯,当命陆吾截其舌。不然付之土与火,土为之母火为父。勿为相柳食九州,九首摇曳如猰貐。蚩尤之械化枫林,不可棺椁不可柱。贰负之尸梏疏属,囚锁千年无所睹。天地奇文不可舒,则聚数圣为大冢。君斧若鬣若堂皇,非自孔周始作俑。丧欲速贫死速朽,铭之终身不敢否。
樵乐生。明代。童轩。举世汨声利,君若了不关。孰知天性真,乃在樵斧间。秋晴微雨歇,黄叶漫空山。长歌入幽谷,无营心自閒。朝俱白云往,暮随飞鸟还。怡然得至乐,俯仰真无惭。富贵蚁穴梦,功名蜗角叹。何如一束薪,去取谅非难。划然动长啸,六合清风寒。
贺新郎。宋代。刘克庄。动地东风起。画桥西、绕溪桑柘,漫山桃李。寂寂墙阴苍苔径,犹印前回屐齿。惊岁月、飙驰云驶。太息攀翻长亭树,是先生、手种今如此。君不乐,欲何俟。傍人错会渊明意。笑斯翁、皇皇汲汲,登山临水。佳处径呼篮舆去,仿佛柴桑栗里。从我者、门生儿子。尝试平章先贤传,屈原醒、不似刘伶醉。拼酩酊,卧花底。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其四。清代。黄遵宪。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朝登北山头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朝登北山头,千里入平望。本欲寄吾怀,胡为返惆怅。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素丝行满头,吾年安可壮。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三七。宋代。释智朋。柏山小小丛林,安居九十日。五日不升堂,隔日不入室。与么承当去,已是拗曲作直。吹糠著米,无赃考贼。沛公斗智,项羽斗力。南无甚深般若波罗蜜。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二 夫人城。金朝。李俊民。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抵家示儿辈。明代。张萱。何事虚乘八月槎,归来惟对旧烟霞。箕裘自笑儿孙拙,林壑空羸岁月赊。闭户著书金享帚,避人高枕笔生花。贤愚不问从彭泽,天运吾生岂有涯。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四。明代。陆深。水阔风恬晓露浓,半空云气尽成龙。万方无事君王圣,河伯阳侯次第从。
夏日游唐氏山庄。明代。戚继光。青山来朔漠,绿树杂西皋。残醉驱炎色,新城倚暮涛。卧便松影密,兴对野人豪。宁复悲歧路,萧疏感二毛?
示伯羽 其二。宋代。程洵。偃蹇我如蛙伏井,飘零君似鹊寻枝。回头十二年前事,一笑那能似彼时。
幽居夏日。宋代。陆游。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双双燕 本意 用史梅溪韵。清代。顾贞观。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镜函如水,长忆画眉人并。残叶暗飘金井。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香径。芹泥犹润。只一缕红丝,误他娇俊。几多恩怨,絮辙杏梁烟暝。传语别来安稳。待二十四番风信。那时重试清狂,肯放雕栏独凭。
孤凤篇。明代。宗臣。紫庭有朱凤,羽翮何翩翩。朝游华山云,暮宿苍梧烟。一朝失其凰,嗟哉相弃捐。彷徨四海求,何当待采旋。采采琅玕实,顾影徒迁延。岂无鸿鹄群,而非情所怜。悲鸣入赤霄,翱翔不计年。千载览德辉,来仪圣明前。
山墅。宋代。方岳。山沍雪云低,荒芜略有蹊。逢人多说虎,隔坞忽闻鸡。寒剖蜂房户,晴分麦町畦。迩来神亦健,薄饭厌羹藜。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宋代。李曾伯。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且容老子,还访浮丘。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
读谷原清隐庵感旧诗却寄温州 其三。清代。汪仲鈖。冲寒去唤隔江䒀,眠食他州胜旧无。射圃将军陪缓带,经斋弟子对肥壶。灵丹或许陶公乞,丽句还从谢客摹。雁荡龙湫疲应接,梦魂何暇到南湖。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笊篱木杓,钱贯井索。受用见成,家风廓落。生涯放得信缘看,佛法更於何处著。不用安排只麽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隋代。诸葛颖。涉颍倦纡回,浮淮欣迥直。遥村含水气,远浦澄天色。灵涛稍欲近,仙岩行可识。玄览属睿辞,风云有馀力。
高安得请 其二。宋代。李正民。九霄飞下白云章,宠假琳宫许退藏。梦得固难之播水,汲生安敢薄淮阳。宁随鸡鹜同争食,自喜芝兰保独芳。苕霅西山犹好在,扁舟从此钓沧浪。
鼠败书。宋代。陆游。云归雨亦止,鸦起窗既白。秋宵未为永,不寐如岁隔。平明亟不榻,亦未暇冠帻,检校案上书,狼藉鼠啮迹。食箪与果笾,攘取初不责,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册。坐令汉箧亡,不减秦火厄。向能畜一猫,狡穴讵弗获?缄縢又荡然,追咎亦何益。惰偷当自戒,鼠辈安足磔。
同刘季游登天柱冈四首。宋代。杨万里。两只胡床小憩些,一枝筇杖拄倾斜。烟云惨淡天将雪,风日荒寒梅未花。人去客来酤酒市,鸡鸣犬吠野人家。清游不用忙归去,强管行程是暮鸦。
灵济宫夜坐。明代。陈履。珠宫逢暑夜,独坐思无涯。旅服方裁葛,归期已及瓜。香销云影散,钟静斗杓斜。搔首不能寐,虚庭待月华。
郊居秋晚五首。宋代。赵蕃。只道秋萧索,木犀能再开。惊看倚修竹,便恐满苍苔。花瘦非畴昔,香深有自来。微吟真浪尔,细折为谁哉。
安公子。宋代。晁端礼。渐渐东风暖。杏梢梅萼红深浅。正好花前携素手,却云飞雨散。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就中我与你才相见。便世间烦恼,受了千千万万。回首空肠断。甚时与你同欢宴。但得人心长在了,管天须开眼。又只恐、日疏日远衷肠变。便忘了、当本深深愿。待寄封书去,更与丁宁一遍。
满江红(不敢赋梅,赋感梅·)。宋代。汪莘。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泛雪艇,摇冰枻。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渊明云:“高举寻吾契。”)
李花。宋代。李流谦。春寒怪底一分加。元是东君雪作花。已后残梅矜夜魄,强随飞絮舞朝霞。霜葩荐斚何人共,碧实堆盘尽客夸。为汝玄然庆有意,骚人端是感年华。
见白发。明代。杨循吉。料应白发有来时,三十登头似未宜。愁已生根从汝摘,老先呈态要人知。莫劳晓日梳千下,终见秋霜起一丝。若道只因诗故白,邻翁元不会吟诗。
与二客晓起登楼。明代。庞尚鹏。霜满枫林叶正稀,江乡摇落雁南飞。天边日射红云岛,树里鸡鸣白板扉。邺架藏书心未老,侯门弹铗愿多违。还期倒屣昆仑上,卧看沧溟旧钓矶。
客有谈淮土纵猎之乐因为之歌。宋代。萧立之。雪云厌天寻丈低,将军观兵出打围。弯弓数肋射走鹿,刀槊不减并州儿。盘空健鹘眦欲裂,落日洗空狐兔穴。将军白马锦貂褕,奏凯归来清夜月。
题邹次魏青藜堂。宋代。孙觌。读书非贵嗜,吾子喜欲迷。十年费膏火,群嘲笑书痴。磊落载五车,望海无津涯。双瞳如秋月,一出照耀之。冥搜理窟邃,妙解锯屑霏。胸中九云梦,百怪见然犀。拊枕出鸿宝,铸金侔袅蹄。神光发中夜,太乙秉青藜。
赠朱逊之。宋代。苏轼。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疾恶逢伯厚,识真似渊明。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頳。
题瑞榴图。明代。林文俊。石榴有子兆开先,况复来从雨露边。一座惊看无似者,诸公持赠不徒然。家如王祐多阴德,齿及商瞿未暮年。见说近来兰入梦,试看明月掌珠圆。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二十四首 其十四。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华鸾编玉,文螭液金。颂德摛英,扬徽嗣音。紫幄天开,翠华日临。岁岁年年,如周太任。
岳州作。唐代。张说。水国生秋草,离居再及瓜。山川临洞穴,风日望长沙。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日昏闻怪鸟,地热见修蛇。远人梦归路,瘦马嘶去家。正有江潭月,徘徊恋九华。
游江医园江避贼归四年花木皆再种已开花著子。宋代。朱翌。避地归来四阅春,春来草木尽青青。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闭户自求安乐法,活人时说卫生经。移床却就溪边坐,照我新生白发星。
暮春。元代。黄镇成。风雨不出门,人事颇周浃。高斋诵金文,虚昼了白业。登楼聊四望,新翠满林叶。江南春欲暮,日月如转睫。青山犹故人,浮世堕灰劫。谁能凌汗漫,长使幽意惬。
遐龄十景 其六 缑岭朝霞。明代。李昌祺。晨暾乍出上榑桑,散作奇文五色章。旸谷影高争焕烂,赤城标建远微茫。曾为烧佛禅师号,复作修仙道士粮。若使有缘逢子晋,便求咽嗽上升方。
题画建溪图。唐代。方干。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分明记得曾行处,只欠猿声与鸟啼。
谒金门·柳丝碧。宋代。陈克。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