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洁斋侍郎三首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朗读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袁洁斋侍郎的缅怀和敬意。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国家的命脉关系着我个人的道路,国家的根基倚赖了尽臣的忠诚。忠诚的劝言闪耀着蔡邸的名声,坚韧的品格高耸如同松筠。岁月的流转使名望更加重压,山河的颓败迹象突然显现。光明犹如晴朗的白昼,千年过去仍然保持着常新的风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袁洁斋侍郎的挽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以国家的命脉和根基来比喻袁洁斋对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蔡邸的贡献。诗中提到袁洁斋的劝言被视为闪耀着蔡邸的名声,显示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才智。诗人用岁晏、山颓来描绘时光的流转和山河的衰败,暗示了袁洁斋离世的突然和对他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光明如皓日、千载自常新来形容袁洁斋的光辉和他的精神永存。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袁洁斋侍郎的卓越才华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对时光流转和山河衰败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袁洁斋侍郎离世后的空缺和对他的不舍。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袁洁斋的光辉与精神将永远存在,并将继续启迪后人。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袁洁斋侍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不息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

猜你喜欢

天涯薄宦苦相羁,回首西风又一期。住久苍头迎客惯,路遥黄耳到家迟。

人情尽似饥鸢竞,心事唯应倦鸟知。倚遍阑干意难写,夕阳孤角起高陴。

()

天涯路。多少障梦云山,碍眸烟树。蘼芜绿暗春江,断肠流水,双鱼何处。

悄凝伫。曾记年时巷陌,绣帘朱户。称时整整新妆,嫣妍花貌,清泠莺语。

()
西塞山前得杖藜,波晴不见鹭群飞。
何曾千载同心处,只在斜风细雨时。
()
河湟使典珥左貂,曲江相君谢不朝。
宫中玉环狐作妖,黠虏旁窥心已骄。
天维欲绝地轴摇,有识凛凛忧宗祧。
贺公托言师松乔,黄冠径归侣渔樵,老马立仗不自聊,去如鸾凤冲烟霄。
()

()
花开本是待春来,天遣春先荐我杯。
君莫疑花开太早,相思一夜发寒梅。
()

北风入冻醪,江波浩难斟。游子怀短辕,感别涕沾襟。

人生但离析,贫富均不任。念君席通德,有弟咸邦琛。

()

于穆我后,睿哲钦明。膺天之命,载育群生。开元创历,迈德垂声。

朝宗万寓,祗事百灵。焕乎皇道,昭哉帝则。惠政滂流,仁风四塞。

()
一生书剑遍天涯,两岁秋风喜在家。
烂醉日倾无算酒,高眠时听属私蛙。
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
便拟挂冠君会否?耳根不复耐喧哗。
()

朝看云出暮云归,翁住云深已息机。海上仙人教种药,山中玉女未收衣。

须知倏忽神龙变,已作絪缊野马飞。我亦无心共来往,五城宫阙梦魂稀。

()
垦地播宿麦,饭牛临野池。
未能贪佛日,正恐失农时。
矻矻锄耰力,勤勤祝史辞。
嘉平得三白,吾饱岂无期?
()

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横披慰老眼,罂粟煎夜饷。
()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

宝珠内衣里,系来无量时。遇六恶知识,又常假慈悲。

牵我饮欲酒,醉卧都不知。情尽酒复醒,自见本道师。

()

将军淮南人,虎竹分西秦。西秦一路通巴蜀,栈口孤城山四邻。

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岩疆八载靖烽烟,惊防何烦教击刺。

()
聊为五斗陶元亮,却爱三龙邴曼容。
蕙帐晓空惊怨鹤,客衣夜薄感寒蛩。
江边朝露半红叶,天际晚晴多碧峰。
漠漠长空何处尽,双凫飞去晓云重。
()
我生山水窟,一静了万境。
登临始识奇,已与凡目并。
大哉飞跃间,一物具一性。
冰雪有妙理,言言苦难听。
()
剑池有逸人,过我谈我理。
自谓出嚣尘,知足更知止。
高标拂烟云,雅志在山水。
既作陶渊明,且慕赤松子。
()
忍馋留得可羹鱼,微沫相濡未就枯。
自解柳枝投渌水,劳生与汝各江湖。
()
乞得筋骸伴老农,一丘春兴有谁同。
禽声路入笙簧里,花色人行锦绣中。
薙草养兰修故事,凿渠引水著新功。
羲和叱驭应难挽,愁见颠狂柳絮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