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倅监试未毕事而出以诗三章来用韵奉酬。宋代。陈傅良。归舟莫讶太勿忙,会面何曾累十觞。孰与持螯霜月下,拍浮酒浪旧陂塘。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傅良所作,《谢倅监试未毕事而出以诗三章来用韵奉酬》。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舟莫讶太勿忙,
当不要惊讶我归舟的太快,不要匆忙。
会面何曾累十觞。
我们的相见从未费尽十觞酒。
孰与持螯霜月下,
谁能与我一起手持螯,共赏霜月的明亮。
拍浮酒浪旧陂塘。
我们在波浪中击打着浮酒,回到了往日的陂塘。
诗词表达了诗人陈傅良对友人的邀约和相聚之情。他以舟行归来的形象开篇,告诫朋友不要惊讶他的归期过快,也不要匆忙地准备迎接。接着,他提到两人相见并未消耗太多酒,说明他们之间的交情深厚,不需要太多的辞令和客套。诗人随后表达了对于与友人共赏霜月的愿望,希望能与友人一起欣赏美丽的月光,手持螯(指螃蟹螯)象征着友谊的坚固,也显示了诗人对友情长久的期望。最后一句以拍浮酒浪旧陂塘作结,表达了归舟之后重回往日情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旧事的回忆和珍惜。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之情。他将友人相聚的场景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月光、螯和浪潮等形象丰富了诗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友情的真挚和珍贵。整首诗词意境宁静而温馨,透露出一种亲近和愉悦的氛围,展现了宋代文人重视友情的情感特点。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寓山阳天庆馆作。宋代。俞德邻。紫气浮关怅客情,琳宫羸卧绝逢迎。长廊夜静蛩吟苦,古殿秋深鹤唳清。勾漏丹砂何处问,蓝桥云液为谁倾。捲帘残月斜窥牖,街鼓鼕鼕又五更。
新城行。元代。陈基。旧城城旧人民新,新城城新无旧人。旧城城外兵一解,新城城中齐覆瓦。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
参政西江。明代。祁顺。四十年来一束书,致身何幸际唐虞。平生志慕奇男子,此日官为中大夫。北阙羽仪新宠渥,西江山水旧行途。慈闱咫尺思迎养,久愧林头返哺乌。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宋代。苏辙。我来适恶岁,斗米如珠量。何时举头看,岁月守心房。念我东坡翁,忍饥海中央。愿翁勿言饥,稷调阴阳。玉池有清水,生肥满中肠。
三月十日承辛侯好礼南赴临汀舣舟寄诗而去。元代。刘崧。辛侯三月赴闽中,细雨轻帆飏北风。快阁矶头不相见,独留诗句上崆峒。
再和。元代。赵秉文。秋兴高于滟滪堆,秋光并入阮公杯。霜凋蒲剑三棱折,雨裂荷衣十字开。北雁远浮梁水动,南云低抱楚天回。前年此日登高会,点检唯无短李才。
戒饮三诗。宋代。陈造。毒痡痛受辛,斩刈憎暴秦。杜康与仪狄,贼物其罪均。商毒烈火炎,岐镐方阳春。秦暴虓虎搏,欧粤无颦呻。二子起酒祸,古今同湛身。计实乃鸩葛,适口良甘醇。文锦覆深阱,病媒鬼之邻。劋杀不遗迹,辛政犹为仁。今子知所戒,浮俗岂其伦。生世千金躯,况复富席珍。
九日。明代。朱存理。松下行行二三子,书声白昼草堂开。老夫把卷仍自读,旧雨到门今不来。苔石无尘棋局在,莎汀有水钓船回。秋风篱落偏萧索,独嗅寒花持酒杯。
无梦令。金朝。王哲。春暖回头不肯。直待九冬冼冼。冻得不惺苏,丹药难为救拯。将*。将*。却觅长生且等。
西河 答和王西园送别。清代。毛奇龄。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寄君书到正街头,濯枝雨后。那堪黄浦晚潮生,一帆吹下如溜。忆当日,方邂逅。按歌新记红豆。酒间移烛和予词,霎时草就。匆匆散去镇蹉跎,蜀葵花发时候。骊驹唱罢频把袖。看江流、如许颦皱。遥指垂杨渡口。更短亭、东上酒家,依旧欲放歌,何时还又。
春晴 其一。宋代。刘辰翁。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南乡子 捣衣。清代。顾贞观。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片石冷于冰。两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织手频呵带月迎。
浣溪沙。宋代。张磐。习习轻风破海棠。秋千移影上回廊。画长蝴蝶为谁忙。度柳早莺分暖绿,过花小燕带春香。满庭芳草又斜阳。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 其一。宋代。张耒。殷勤寄语宣城宰,公事何时是了时。病守欣然有嘉思,亦须对雪把空卮。
正月二十二日押纲离杭是夜泊舟浮山。元代。洪焱祖。客船拨不开,见船不见河。官船亦龃龉,护送烦麾诃。逡巡各敛避,容我跃丈波。千篙正插笋,一只俄腾梭。出郭晓初分,到江午已过。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荡摩。越树绿攒荠,吴山青点螺。舍狭就空旷,登仙超网罗。将夕忽风顺,纲军鸣鼓锣。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乘快终有险,耐迟庶无它。河江置勿论,嗟我鬓既皤。之官半载馀,行路五月多。下瘠上弗察,孤清众难知。劳形兼费橐,痴恋欲如何。
浣溪沙。宋代。张元干。残腊晴寒出众芳。风流勾引破春光。年年长为此花忙。夜久莫教银烛灺,酒边何似玉台妆。冰肌温处觅余香。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宋代。曹勋。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欹。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钦差经画江右属郡预备粮储等务。明代。翟溥福。匆匆王事最关心,跋涉宁辞老病侵。彭蠡溯风舟泛泛,庐山拥雪马骎骎。只愁民散思储粟,每畏天知却遗金。衰朽将何称补报,便应抗疏乞投簪。
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元代。张翥。舞袖歌鬟簇画堂。就中偏是展家娘。待道无情还有思。恰似。昆山日暖凤求凰。海上潮生人尽醉。催起。兰舟分散不成双。回首玄都春梦里。从此。桃花应自怨刘郎。
招隐桥。清代。夏敬颜。丛桂小山发,言寻烟水遥。何人此肥遁,岩月若为招。松暝入归鸟,云深出暮樵。似闻猿鹤怨,萝径晚萧萧。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待月台。宋代。苏辙。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
镜屏诗二首。宋代。李廌。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题方大夫家训。宋代。钱时。中兴天子方御戎,长城万里张魏公。此时此家尽好武,抵掌一呼来幕中。幕中群雄肝胆烈,指顾关河日弹铗。若为岁晚归课儿,只说读书兴农业。定知万事俱弗如,岂直钥剑输毛锥。君不见二十七年耕草庐,出师一表汗青书。
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宋代。欧阳修。为怜碧砌宜佳树,自斸苍苔选绿丛。不向芳菲趁开落,直须霜雪见青◇。披条泫转清晨露,响叶萧骚半夜风。时扫浓阴北窗下,一枰闲且伴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