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峰喜霁

登祝融峰喜霁朗读

《登祝融峰喜霁》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仰望天空,我扶着拐杖,鬓发已经斑白,
正适时地,风雨遮蔽了湘江的景色。
是为了谁,打开了通往无边天际的大门,
而我,一次又一次地重返这尚未结束的日子。
江河穿越了数个州,蜿蜒曲折无数次,
山脉紧贴农田,将一半的土地染上苍黄。
老僧耐心地从头询问,
问到吴门,却发现一切都变得渺茫。

诗意:
《登祝融峰喜霁》描绘了作者登上祝融峰时的景象。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湘江和久经沧桑的山脉,以及作者自己年老的状态,诗词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作者在问答间的对话中,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老僧的询问,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诗中的"祝融峰"象征着高峻的山峰,而"喜霁"则代表着风雨过后的晴朗天气,蕴含着希望和重生的意味。诗中的"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描绘了江河蜿蜒曲折的景象,以及山脉与农田相连的景观,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的延续。而老僧的出现则象征着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话的形式,作者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疑问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

总是江南倦客,君平到处生涯。老去黄尘没马,襟期付与莺花。

()
()

天地闭塞,盛德在水。黑精之君,降福羡祉。洋洋在上,若或见之。

齐庄承祀,其敢斁思。

()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

烛光剑佩拥千官,载月临轩拜紫銮。

仙掌禁寒承露稳,天颜霁晓傍云看。

()

水鸟栖烟夜不喧,风传宫漏到湖边。三更好月十分魄,万里无云一样天。

()

潞水方舟慰合并,维扬杯酒别愁生。余过吴会惊秋早,君泊秦淮对月明。

饬治久知经术富,谳疑先借法曹行。双鱼一水非难达,莫忘吾兼吏隐情。

()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
序正象古琥,吉叶梦维熊。
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
铁券丹书家世,朱阁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
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
()

朝菌晦朔虽不知,食之实冠东南味。
庾郎二十有七品,一见流涎惊绝异。
撷蔬剪韮皆可却,味苦应无夏虫避。

()

庐峰三万丈,鸟道度嶙峋。
宿雨留前躅,清风绝后尘。
谁怜石楼客,同是玉阶人。

()

仙驭迟青鸟,华镳憩紫骝。檀郎香是佩,箫史玉为楼。

菱鉴光疑晓,桃笙净似秋。行云无定所,残月在帘钩。

()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莛何以得舂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