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朗读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在蒲团上读书,岁月如梭飞逝,
不在乎门前的小鸟是否可供捕捉。
送给你们一件粗糙的丝衣,
道士微笑着已嫌多。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淡泊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考。作者坐在蒲团上阅读书籍,感叹着时间的飞逝。他不去追求世俗的名利,对于门前的小鸟,也不去捕捉,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他将一件质地粗糙的丝衣送给徐魏叔,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重。然而,道士微笑着,似乎对这份情谊并不以为然。

赏析: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态度。首句“蒲团坐阅岁如梭”通过岁月如梭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也是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接着,作者提到“不管门前雀可罗”,表现出对尘世名利的淡漠态度,显示了一种超然的情怀。然后,他将一件质地粗糙的丝衣送给徐魏叔,这是一种朴素而真挚的友情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最后一句“道人微笑已嫌多”,道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但却遭到了道士的嗤笑,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生活态度。通过对时间流逝和超脱尘世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和无奈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然处世、超然物外的心态。这种审慎、平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情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千古桃源记问津,奇传晋代捕渔人。后人要觅前人景,未审桃花肯复春。

()
客情无处着,身事安何如。
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秋风一杯酒,夜雨半床书。
把手蓬莱顶,梅花腊月初。
()

黯黯邮程千里度。山店听风,水驿还听雨。雨送江潮人不住。

销魂最是垂杨渡。

()
晋郊既平,九区以宁。
陈功太庙,告假威灵。
在昔武王,于商观兵。
维我艺祖,亦勤于征。
()

异时京口国东门,地接留都左辅尊。囊括苏松储陆海,襟提闽浙壮屏藩。

漕穿水道秦隋迹,垒压江干晋宋屯。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

()

我读东野诗,因知东野心。穷愁不出门,戚戚较古今。

肠饥复号寒,冻折西床琴。寒苦吟亦苦,天光为沈阴。

()
霜髯病叟掩闲扃,禅客相寻有故情。
每忆江南初识面,至今犹得爱才名。
()
()

角鹰一侧目,所视无穹苍,臂鞲索饱非所长。良马一振鬣,所向无穷荒,内闲待秣安可常。

丈夫心胆塞天地,身与世道为低昂。况从世外发高趣,蓬蒿岂足誇翱翔。

()

把酒同为花下宾,东风一十五回春。
欢情坠若瓶边绠,感绪多干臼里辛。
枚马老能持从笔,夔龙今已避鸿钧。

()

幽襟懒与世为缘,觅得云窝正好眠。茆屋结来高枕卧,何烦花雨散诸天。

()

黄河天上来,一线落平地。俗手画波涛,妙手画其气。

()
卧思身世事,无夜不更深。
脱难泅登岸,逃名影就阴。
樽中醉鲁酒,弦外自陶琴。
诗就谁能赏,徒劳太古吟。
()

妾入夷宫汉土清,玉容虚说解倾城。君王好奠毛延寿,一笔殊当百万兵。

()

遥指行庐入暮天,营依一匝短轮连。黑风饮马人呼井,白雪眠车夜裹毡。

强抱梦魂来断碛,又听轣辘起荒烟。柳条数问边门路,传道冰沙不易前。

()

休洗红,洗多渐成故。能无故色殊,番将新色妒。新新故故递相因,莫教浅淡尤它人。

()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臺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構倚晴虚。

()

卜筑幽栖选地偏,蛩然今喜老诗仙。荷衣独曳溪桥雨,藜杖同驱涧户烟。

出谷雏莺眠叶底,争枝戏雀堕檐前。来游莫向人间说,此地人间别有天。

()

狂厉北风连日生,汀洲一舸对层城。森楼缥缈美人隔,高浪崔嵬孤客惊。

永夜谯声遥自听,一湍渔火向谁明。人间好事多成障,岂向沧波怨不平。

()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入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

神京未邱墟,狐鼠遽窟穴。十年玉座移,万事成瓦裂。

此泉有至性,不改当时热。我来岂望敬,照影久呜咽。

()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

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

翠屏罗窈窕,丹壑敞嶙峋。独占三山色,长栖六洞神。

云霞居士梦,宇宙宰官身。几夜骑羊客,传书到玉宸。

()
飞花满眼句纵横,江上闲吟立又行。
正是如今江上好,薰风尽日语流莺。
()

风淅淅,雪霏霏。冻雀无声独自栖。折得梅花难寄取,倚窗却忆晓妆时。

()
只因寻胜到林泉,四抱回峰万景连。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
浮屠照水光相映,古木临崖影倒悬。
风露了非人世界,恍疑身似洞中仙。
()

北斗初高月未斜,五更清露净尘沙。
道边丛绕炉香立,多是耆人候翠华。

()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
吾友周信道,坐思终死穷。
眼中宁复有,地下亦难同。
梦绝西州路,愁闻北固鸿。
并游惟伯厚,还愧尺书通。
()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云外关山闻独去,

渡头风雨见初来。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

()

芒鞋不觉远,目与归鸿遇。万壑无人声,天风起孤树。

()
此日梅花剩足依,明年归只咏公诗。
不堪灞水匆匆别,待寄越膏重觅辞。
()
小沼鸣蛙吹,虚堂堕燕泥。
对花容命酒,书事喜分题。
僧舍乔林北,田家古道西。
鹁鸠晴唤妇,谷谷傍人啼。
()
九月江南似小春,偷春花鸟殢归人。
妆楼直对长干道,愁见行车起暮尘。
()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
香来海外沈烟碧,果熟林间荔子红。
曹植诗篇疏入社,裴休参问远同风。
萧然丈室维摩诘,何日文殊对此翁。
()
槛外风高霜月明,步虚山里步虚声。
罢琴刻烛初长夜,又得人间一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