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得胡仲芳诗次韵

夹得胡仲芳诗次韵朗读

《夹得胡仲芳诗次韵》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明接近小寒的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在赤壁上青山间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命使命清明时,人们登上赤壁的青山。
这种情景非常适合写作,能够凸显外表的形骸,
多亏还有诗歌才能寄托内心的意气。
一天的舟行并不长久,
但请勿因百篇急需而心怀悭吝。
带上杖藜,走上渔樵之径,
从此开始与你一起往来。

诗意和赏析:
《夹得胡仲芳诗次韵》通过描绘清明和小寒交替的时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赤壁代表着历史和传统,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景。诗人认为这样的景色非常适合写作,因为它们能够引发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诗词中提到的"形骸"和"意气"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形骸"指的是诗歌的外在形式和表达方式,而"意气"则指的是诗歌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和意境。诗人认为,诗歌能够通过形骸的外在表现,抒发出内心的意气,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与诗友胡仲芳的交往。诗人把自己的杖藜(行走时用的拐杖)带上,踏上渔樵之径,意味着他愿意与胡仲芳一同去探索自然的美景,寻找灵感和创作的乐趣。从此以后,他们将成为彼此的知己,一同往来于山水之间,共同创作和欣赏诗歌。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通过将自然景色与诗歌相结合,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体悟,以及诗歌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这首诗呈现了一种宁静而充满意境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于自然、诗歌和人文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王将托一国,自驾请先生。
门外车迹众,莱妻投畚行。
()

几年漂泊海天涯,谁送清贫太守家。一节自教生意足,寸心人作死灰夸。

维摩老病依天女,姑射新妆泛月槎。好是东君消息近,残冬先著早春花。

()
不将帘幕碍虚空,为爱清光入室中。
满目尽成金色界,胜游宁羡水晶宫。
世缘淡泊尤相称,心镜圆明总一同。
长照金樽歌酒乐,争如此境乐无穷。
()
故园东望海西头,幽事长怀九月秋。
竹几山明浑见画,槽床酒熟不知愁。
霜寒粳稻肥黄蟹,水净芙蓉映白鸥。
随分耕渔聊自,无端垂老向延州。
()
不倚蒲团有妙机,搘颐真可助痴儿。
辍君拄颊看山用,拯我垂头欲睡时。
燕坐巧能留蝶梦,吟髭聊复寄莲枝。
从今宁有灵龟叹,一枕跏趺总不知。
()

河滨垂柳系行舟,坐对青春未解忧。池草萋萋千里梦,逢人先自问蒲州。

()
驽骥同一輈,迟速能几里。
当其被问时,举策数耳耳。
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
空传八骏名,未遇穆天子。
()

郊居观获罢,暝色满荆扉。
岁事山田薄,人家茅屋稀。
荒原寒照敛,独树暮禽归。

()
北园干叶旋空枝,兰蕙还将众草衰。
笼鸟上天犹有待,病龙兴雨岂无期。
身闲不厌频来客,年老偏怜最小儿。
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
谁驱黄犊逐云行,片片芙蓉欲种成。
布谷春风吹不到,故叫山乐代催耕。
()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

入夜寒砧作,秋虫语亦哀。易催风物改,不逐日车移。

疏懒终何益,优游每在兹。重阳今又过,兴尽菊花期。

()
生平慕睡乡,逃暑最为良。
渴爱煎茶响,饥闻煮粥香。
百年依白社,一枕熟黄粱。
童懒呼难动,贪眠到夕阳。
()

东风已满岘山堂,并辔寻芳客思长。逸老何年遗杖舄,怜春是处有壶觞。

林间疏磬传清梵,草际丰碑卧夕阳。故国菟裘浑未卜,他乡风物且徜徉。

()

东风沛甘雨,百物一时好。江南桃李尽,红紫到百草。

道傍负担子,寒食归祭祷。念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