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宣干。宋代。项安世。无钵无箪晓自斋,一銎一衲晚逾乖。战场实事膏兼血,广坐虚谈冢共骸。虏事方然人尚尔,世途何者我犹谐。道林自有山花鸟,收起棚前傀儡牌。
《次韵曾宣干》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钵无箪晓自斋,
清晨起来,我没有钵和箪(盛食物的容器),独自在斋房里。
一銎一衲晚逾乖。
既而到了晚上,一銎(古代质量单位)一衲(僧人的衣袍)似乎有些不和谐。
战场实事膏兼血,
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充满了油和鲜血。
广坐虚谈冢共骸。
而我却坐在宽敞的地方,空谈虚论,与那些埋骨的冢墓为伍。
虏事方然人尚尔,
外患依然存在,而人们仍然不以为意。
世途何者我犹谐。
世上的途径对于我来说又有何意义呢?
道林自有山花鸟,
道林(指佛教寺庙)中自有美丽的山花和鸟儿。
收起棚前傀儡牌。
放下那些傀儡牌,即世俗的虚名和权势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反思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和世俗之事的无奈和疑惑。诗人自称清晨起来时没有钵和箪,暗示自己缺乏物质财富和世俗地位,独自在斋房中反思人生。晚上时,诗人感叹战场上的残酷和血腥,与那些埋葬在冢墓中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他对于世上的种种困境和虚妄感到困惑,认为人们对于外患不以为意,而自己在尘世中追求的一切又有何意义。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的向往和回归自然的渴望。他提到道林中的山花和鸟儿,将其对比于棚前的傀儡牌,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词通过对于世俗和超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和自由的心声。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怀紫阁山。唐代。杜牧。学他趋世少深机,紫阁青霄半掩扉。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
初至大梁。明代。庞尚鹏。十载梁园梦,弹冠入钜藩。卿云环雉堞,辇路夹朱门。台柏霜枝劲,庭花露叶繁。拥旄初驻马,麦穗满平原。
送袁兄宗鲁入京。明代。龚诩。少小论交至老成,悲欢离合几关情。桑榆正拟同幽赏,书剑那知复此行。膝下苦违头白母,囊中况乏孔方兄。孤鸾别鹤愁无限,谩托瑶琴诉月明。
祀风师迎神曲。唐代。李中。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律以和应,□以感通。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悯流民。明代。王云凤。井地遗踪废自秦,人无根柢世多贫。可怜野火依栖处,犹是文王旧日民。
题赵承旨击鞠图。明代。程可则。至元一幅鹅溪绢,四尺不满三尺余。翰林承旨颇好事,绘取击鞠为斯图。不知王者是何代,紫棱白面苍虬须。手提青丝绿玉策,据鞍顾盼神睢于。左右布列数猛士,衔竿挟杖纷骑驴。一球委地不得掇,四面击者群争趋。驴蹄骄蹴势欲动,蹀躞腾遝精神殊。我闻轩辕习武士,沙虫猿鹤皆前躯。一击能令力牧怒,蚩尤涿鹿功煌如。吁嗟王孙际龙战,绘此毋乃含欷歔。方今海宇尽混一,虎皮盖藏金仆姑。《云门》既奏泰阶平,纵有筑鞠非兵符。此图不用示天下,只合简册供清娱,衔竿挟策胡为乎。
感兴。元代。何景福。世途无处不间关,老我星星两鬓斑。江水送潮归绿渚,谷风吹雨过黄山。千金弊裤谁能买,百石强弓每自弯。何事无心云一片,等间飞去又飞还。
落花诨体十首 其八。明代。王夫之。禁得寒暄几度移,热时且趁笑垂垂。真成草偃迷南北,浪借风吹莽唱随。病里观涛为客起,酒醒谢妓怕天知。芙蓉漫道真君子,只恐奔车无伯夷。
閒居 其二。明代。云上行。波静鱼龙卧,秋高风露寒。苍生有谢傅,白发任潘安。娱老书千卷,高眠日两竿。鳞鸿相问讯,多勉以加餐。
乌夜啼。明代。沈愚。月边惊乌尾毕逋,夜飞三匝啼高梧。绿窗织素谁家女,低蹙蛾眉泪如雨。银灯照影翠屏深,声声似听夫君琴。霜华满庭天欲曙,正是愁人断肠处。
减字木兰花(郑尚书席上借前韵)。宋代。林淳。嫣然笑粲。醉靥融滋春意烂。侍宴终宵。欢动帘帏酒易消。尊前狂客。惊见蕊仙新谪籍。珠阖深关。丹就同归海上山。
赠施道州二首。宋代。刘克庄。施先生学有源流,家自长安徒益州。畴昔建牙当一面,只今失国托诸侯。身侨岳麓无生计,目断岷峨起暮愁。闻道汉廷须黼黻,蜀珍那得此淹留。
步虚词四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王母传青鸟,秦娥控紫鸾。相期瑶岛外,忽上綵云端。海水年来浅,桃花春去残。未能逢玉舄,那得问金丹。
吴江县寺留题。宋代。王禹偁。松江江寺对峰峦,槛外生池接野滩。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只县官。尽日门前照流水,尘缨浑疑濯丸澜。
题慈乌村图。清代。郑孝胥。金村幽人《隐居赋》,树老峰环资掌故。能文祇用说田园,辟世谁知守丘墓?年年返哺还养雏,共爱君家屋上乌。切莫离巢思远举,出村恐有黑云都。
罗浮蝶。明代。何巩道。风吹双蝶引柴扉,绕尽疏帘恋落晖。香梦尚酣千日酒,綵云新剪五铢衣。养成金粉随花落,写入罗裙满镜飞。回首朱明天上路,飘零同是未曾归。
书馆即景二首 其二。明代。李昌祺。沟水斜通宫苑近,回廊遥接禁垣长。千层雉堞围黄屋,百啭莺声在绿扬。晓雾暖浮空翠色,春流晴泛落红香。无端景物皆佳兴,更爱钟山树郁苍。
林居喜崔三博远至。五代。伍乔。几日区区在远程,晚烟林径喜相迎。姿容虽有尘中色,巾屦犹多岳上清。野石静排为坐榻,溪茶深煮当飞觥。留连话与方经宿,又欲携书别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