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二首。宋代。项安世。好风疏雨沦红尘,收拾残花作翠阴。春色不随桃李去,一川浓绿正深深。
《春阴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阴云飘过,细雨洒落在红尘之上,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残花,将它们整理成一片翠绿的阴影。春光并不随着桃李的凋零而消失,而是将浓郁的绿意注入到江河之中,深深地扎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受。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但在这里,诗人却以一种阴云密布、雨水不断的景象来描绘。这种阴雨天气犹如一层薄薄的纱帘,将春色染上一层深沉的色彩。诗人以寥寥数语,将春天的美景与纷繁的尘世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赏析中,通过对春天阴雨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红尘世界的理解和感慨。他意识到春光并不会因为花朵的凋零而消失,而是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延续。这种深沉的春天,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阴雨景象,表达了对于世事变迁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意境。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将自然与人生相结合,表达了对于红尘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这种将自然景物投射于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诗词在表达深邃意境的同时,也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余地。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题刘氏幽香亭。宋代。吴儆。雪后园林无限好,松间风月有余清。见李桃李动归兴,想见梅花不胜情。
题山谷石。宋代。黄庭坚。畏畏佳佳石谷水,冬冬隆隆山木风。炉香四百六十载,开山者谁梁宝公。
赠别范邦秀节推转南京春曹。明代。林光。袖拂西风起白蘋,暑馀初换一凉新。有官岂必惟科道,无欲终当见性真。南国同时多故旧,瓯闽垂老慰慈亲。春曹仪制非无事,莫遣乡情久滞人。
宿荆州江陵驿。唐代。罗隐。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闲欹别枕千般梦,醉送征帆万里心。薜荔衣裳木兰楫,异时烟雨好追寻。
喜王节夫过访。宋代。刘宰。在方丱角子胜冠,我才童丱即窥斑。溟鹏已击三千里,天骥犹遗十二闲。五字饱闻傅有位,尺书枉用到穷山。春风得句能相寄,待我犹存季孟间。
桴溪歌赠程自邑。明代。左国玑。野客如浮云,随风恣天行。好游练水弄明月,放舟却恐群鸥惊。迩从阴厓斩苍玉,万竿萧森成一束。紫箨深穿菡萏香,翠梢犹映菰蒲绿。桴溪仙人乘兴来,何须鼓棹烟涛开。轻飙一日九潭遍,鱼鸟到处无嫌猜。忽然飘飖镜中走,却逐灵槎贯牛斗。拟乘莲叶天上游,下视万物俱刍狗。即今放浪已忘机,烟雨滩头任不归。芦花摇影醉眠处,笑尔云帆海上飞。
题云閒图为高员外赋。元代。刘崧。影落松林初散漫,阴浮野水暂稀微。时来天上从龙去,五色祥光夹日飞。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宋代。杨冠卿。我来自东,小大稽首。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明代。屠隆。王母行宫列宿分,九微灯艳紫元君。玉楼金阙非人世,空水茫茫载白云。
寄邛州宋道人。宋代。陆游。鸭翎铺前遇秋雨,独与宋生栖逆旅。坐门惝恍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袖中出剑秋水流,血点斑斑新报仇。我醉高歌宋生舞,洗尽人间千古愁。老仙约我游太华,是夕当醉莲峰下。语终冉冉已云霄,万里秋风吹鹤驾。我今伶俜践衰境,不如宋生弃家猛。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宋代。阳枋。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元代。徐贲。故友空悲生死异,名州曾托乱离频。因君重读荆南集,已忆溪山又忆人。
自子陵市寻路入游泉三首。宋代。项安世。去年雨宿严陵市,咫尺风烟隔上泉。今日山神方信我,不将尘土到渠边。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六。清代。钱曾。年光身计两相违,背索初逢事已非。野客定怜营马磨,山妻虚话卧牛衣。窗棱暗记蒲庐长,檐隙遥看凫乙飞。有口竟同河渚喑,旁人还道食言肥。
无奈何 其一。宋代。徐积。我曹意者非忘物,自是为仙无奈何。海水玩来如股掌,人心难处甚风波。
题杨令藏春坞三首 其二。宋代。孙觌。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不用宝刀截,试看羯鼓催。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
寄襄阳章孝标。唐代。雍陶。青油幕下白云边,日日空山夜夜泉。闻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宋代。梅尧臣。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自河头入山 其八。宋代。何绛。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次韵云松西山送别张兼善。明代。蓝仁。西山一径绿阴稠,梅雨晴时送客游。对榻更期何夕再,抱琴深入白云幽。微风药草薰衣袖,尽日诗瓢挂杖头。閒说道人犹惜别,呼尊剪韭夜相留。
吴中言情寄鲁望。唐代。皮日休。古来伧父爱吴乡,一上胥台不可忘。爱酒有情如手足,除诗无计似膏肓。宴时不辍琅书味,斋日难判玉鲙香。为说松江堪老处,满船烟月湿莎裳。
将雨。明代。傅圭。鹳鸣垤上己多情,底讶东风习习清。马首湿妨寻柳兴,担头寒涩卖花声。云飞远堞如灰白,萤度疏帘似火明。自是丰年元有兆,南郊曾庆礼初成。
次韵和郑作型。清代。林朝崧。骚场旗鼓敢称雄,误作书中脉望虫。输汝蓬莱三岛路,掉头万里去乘风。
和石昌言舍入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宋代。王珪。寒霙飞断九门深,日上扶桑海气沈。初见云端浮紫阙,忽惊尘外列瑶林。芝封诏墨春生润,绮结官钱夕带阴。官职声名君自有,何妨更绝郢中吟。
赋得往往孤山映诗。南北朝。萧诠。青山照落晖,映远望连飞。仙峰看玉笥,关路视金微。鼓吹声疑尽,香炉烟觉稀。共君临水别,劳此送将归。
成纪书事二首。唐代。许棠。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山河再阔千馀里,城市曾经一百春。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绝胡尘。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积善堂。宋代。晁说之。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锺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兹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晚惟道武揽英雄,辽东之晁同兴起。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晁未议张与李。忠实文华入本朝,三祖百孙同一体。中祖颍川袭远封,东祖西祖复於济。自从决策罢兵来,平进不厌百寮底。即今门户益衰微,揽古怀今情曷已。上恩坱圠播无垠,宿莽心存春藿靡。漳州有母行百龄,疏封钿服明光里。夫人眼力尚针缕,拜恩不易从稚齿。初惟夫人有子贤,曰此布濩敢不。何劳梦帝血面论,直以微诚动旒扆。华堂白发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寿斝千场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中眷有孙不能鸣,东眷孙文刊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