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宋代。项安世。好把从军乐事,新诗细入邮筒。我亦平生湖海,日来颇困头风。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好把从军乐事,
新诗细入邮筒。
我亦平生湖海,
日来颇困头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项安世对从军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他喜欢将从军的乐事写成新的诗篇,然后将这些诗篇小心地装入邮筒寄出。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平生在湖海间度过的经历的回顾,同时也透露出他近来在创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好把从军乐事”直接表达了作者喜欢将从军生活中的乐趣转化为诗歌的愿望,显示了他对从军生活的向往。接着,“新诗细入邮筒”一句则展示了他创作诗歌的方法和态度,将自己的心血寄托于邮筒之中,期望能将诗歌传递给他人。
第三句“我亦平生湖海”点出了作者平日里过往的经历,他或许曾经游历过湖海之间,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将自己的心境比作湖海,意味着他的内心世界广阔而深邃。最后一句“日来颇困头风”则表达了作者近来创作中的困惑和困难,他可能遭遇了创作的瓶颈或者遇到了一些挫折,感到有些困扰。
整首诗词简短而含蓄,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创作状态。通过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以及对自身经历和困惑的回忆与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于艺术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他在创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玉烛新 咏烛。清代。陈维崧。五更寒作阵。正绣幕重重,一枝斜隐。当时曾在,春宵底、照足美人春困。云沈雨重,谢倦眼、看承逾俊。珊枕畔、翠袖轻遮,怕他隔帘风紧。如今长伴空床,风也弄孤灯,闪成青晕。兰心剪瘦,谁听得、掉却玉钗声韵。金荷渐烬。结遍釭花无准。问红蜡、今夜和愁,烧残几寸。
读开成事。宋代。王安石。奸罔纷纷不为明,有心天下共无成。空令执笔螭头者,日记君臣口舌争。
题王师尹宜晚楼。元代。仇远。高卷书帘雨气寒,螺屏拥髻赴沧湾。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几重山外山。地展画图增暮景,风吹笑语落人间。栖鸦已寂归云急,却怪云犹未得閒。
清平乐。宋代。袁去华。春衫袖窄。烛底横波溢。困倚屏风无气力。故故停歌驻拍。夜深满劝金杯。曲中偷送情来。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城埽行河。宋代。强至。一鼓千夫下揵声,缺堤漏穴几时平。盘涡倒吸湍流住,巨浸疑浮厚地行。举锸每年劳众力,治河无策贡愚诚。赖公自有安邦德,何处风波敢更生。
寄编修龚郎中。宋代。陈郁。说着池阳旧岁时,星郎事业世皆知,淮人自在于堪用,天下如今尚可为。江南烽高黄塞近,街头箭急赤囊驰。多应规抚烦君往,横槊随赓薄伐诗。
汎舟登郡西诸山作。明代。祝允明。西岩蔚春气,丹翠绚长霭。结驷出阊门,日华浮羽盖。晓市凑万响,方言九州会。青翰迅妍洲,遥遥背城迈。中流箫鼓鸣,连甍夹堤起。莺吟方树底,鸥舞澄沙际。柳坂少依依,花溆始綷䌨。逶迤度重岭,宛转入蒙荟。欣遭胜域奏,虑遣俗累解。薄暮风咏归,华月漾玄濑。鸣笳震水关,登陆且回憩。遨翔吁可乐,来往日月代。
昭君怨。唐代。白居易。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关亭春望。唐代。罗隐。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五。元代。马臻。珍禽翠羽养雕笼,列向船头尽不同。怜杀锦鹦偏解语,唤人提挈避东风。
赠叶羽士。元代。尹廷高。洞门长不锁,俗客到应难。琴谱莺能和,丹炉鹤为看。竹阴暗诗壁,松子落玄坛。道士清溪派,虚堂管翠寒。
声声慢。元代。侯善渊。忙郎痴*,不识人抬。狂图捏怪胡来。执戆无智,空恁乱觅胡猜。口急虚脾厮*,斗无明、驰骋奇乖。强作坏,把他人障闭,自己沉埋。若悟天机指诀,叩玄关一击,宝洞门开。玉姹金婴出入,左右相偎。自然阴阳匹配,向空中、产个仙胎。真人显,越鳌宫日殿,恣意徘徊。
留滞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杨间偶成。宋代。苏辙。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谁复伴渔蓑。三年贾傅惊吾老,九岁刘郎愧尔多。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悼倪尚书。宋代。卫泾。历事三朝久,清居一世尊。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权门。横浦流风好,香山逸兴存。经纶未渠展,此意向谁论。
客中二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咽咽霜笳吹底怨,泠泠山溜泻何愁。和林望断白云莫,愁入水云东尽头。
忍草庵度夏寄贻京王二。清代。侯文熺。分将禅舍作书巢,补葺何妨自剪茅。客病最宜亲梵夹,家贫只合荐山肴。恰逢花尽荷擎蕊,正苦林疏笋放梢。长吏任教征税遍,传呼应不到荒郊。
游寺。明代。李梦阳。褊心俦辈寡,幽境每苔步。绵郁倚磴歇,冯孤眺迥屡。洞塔阴古宇,芬萝袅澄树。伫观野禽哺,此外岂吾虑。
别张侍御出平潭一舍许遇方太仆自榆林回。明代。祁顺。乌台留我识张纲,太仆逢君有大方。两使论心于我厚,片时分手为谁忙。水声带恨过平定,山色供吟到寿阳。何事怀人情缱绻,满前云树蔼苍苍。
和魏周辅。宋代。陈亚。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诗。尀耐古人多意智,预先偷子一联诗。
分得台字走笔。宋代。胡仲弓。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
作伴仙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
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宋代。李弥逊。作伴仙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次韵悯雨。宋代。卫宗武。百谷仰雨而蕃滋,乃颖乃苞乃成实。锸云方喜高下齐,大田俄报东南坼。民穷至此噫亦甚,无年饿死其无日。佛灵犹示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况当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仰天无路扣彼苍,望云自旦寻至黑。一岁不稔百沴生,所忧岂止人艰食。声嗟气叹方载途,屈莫求伸枉莫直。繇有来感则有应,影中央委员一机端可必。时迁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岂殊昔。烹羊乃雨古语云,何假雷师起河伯。调元赞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蛰迹。人心既悦天意从,利泽须能致甘泽。油然沛然苗勃兴,奚用象龙施五色。
题舒蓼瞻啸圃独吟图二首。宋代。吴潜。江口寒潮自至,山间明月谁招。自可归来坐啸,何须世上折腰。
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唐代。刘长卿。望君舟已远,落日潮未退。目送沧海帆,人行白云外。江中远回首,波上生微霭。秋色姑苏台,寒流子陵濑。相送苦易散,动别知难会。从此日相思,空令减衣带。
哭赵忠定。宋代。范模。鼂董青冥上,夔龙紫极边。五龙方夹日,九虎已当天。夷险丹心直,安危白发卷。吊湘人不去,何用解胶弦。
海口吟。宋代。陈藻。按图自古无人到,二百年来户口添。架屋上山成市井,张官近海课鱼盐。估客趁潮撑米入,汉入忍冻采蠔粘。仲尼有庙尘谁扫,寺观峥嵘香火严。
送别日晚歌。唐代。顾况。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花落兮屋上,草生兮阶间。日日兮春风,芳菲兮欲歇。老不可兮更少,君何为兮轻别。
二月初二日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去岁不作疟,今年乃病温。初无一床卧,但有小舟蹲。未怕黄州鬼,唯忧楚国魂。明朝强撑拄,摇兀到吴门。
送李给事贯使占城。明代。王鏊。海外谁云更九州,明时还比古诸侯。麒麟赐锦王人出,孔翠包茆职贡脩。鼍鼓八更惊永夜,鲸波万顷变安流。举头南斗分明近,奇绝平生是此游。
赠崔礼驸马。唐代。王建。凤凰楼阁连宫树,天子崔郎自爱贫。金埒减添栽药地,玉鞭平与卖书人。家中弦管听常少,分外诗篇看即新。一月一回陪内宴,马蹄犹厌踏香尘。
乱后还家。清代。黎庶焘。乱后遄归百感生,那堪回首旧柴荆。田园荡尽成今昔,戚里飘零半死生。燕掠荒墟寻故主,牛依残垒事春耕。空余一掬松楸泪,洒向东风荠麦青。
送冯赟。宋代。耶律铸。北去南来牵利名,红尘鞍马老生平。天涯海角长为客,薄酒新诗复送行。秋早地高山改色,夜深风紧雁饶声。起来细把归期数,今日凄凉弟一程。
绿窗偶成。清代。董白。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弄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送好音。
赠僧。元代。缪鉴。两脚行来铁石竖,相逢去住总随缘。谈空舌本原无语,打破机半不用豢。山槛看云斋鼓后,竹窗听雨夜灯前。客来沦茗煨寒柮,味胜庐峰第一泉。
题赤城观。宋代。朱熹。落日空山秋气清,泠泠古木乱蝉鸣。仙人一去鹤不返,剑客重来丹已成。静对竹炉烟缕直,细看月窟桂华生。此身旧有蓬瀛约,玉简归来问姓名。
阮郎归(劝袁制机酒)。宋代。李壁。苏台一别费三年。锦书凭雁传。风姿重见阆江边。玉壶秋井泉。翻短舞,趁么弦。篆香同夕烟。多情莫惜为留连。落花中酒天。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唐代。白居易。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唐代。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秋日还山 其三。明代。区大相。频年寄书意,及此返柴关。泉响竹间石,霞明林外山。无人共长往,有客暂投闲。何事金门老,风尘却忘还。
远游十首。宋代。韩元吉。海水赴大壑,雷奔堕空虚。火轮煽金刚,荡然为尾闾。一阖复一辟,乾坤犹户枢。万生保灵根,至神守虚无。尝以物所归,返观天地初。
岭南春词 其三。清代。丘逢甲。瑶姬游戏爱春华,炼海成香转帝车。天上玉龙三百万,一时齐化岭南花。
马上口占。宋代。刘克庄。陌上秋千索渐收,金鞭懒逐少年游。晚风细落梨花点,飞上春衫总是愁。
十亩之间。清代。佚名。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褒禅斋后独出三门步深山久之。宋代。李之仪。两脚都忘力不胜,穿云度堑信腾腾。林深鸟兽知无迹,时见游山一两僧。
次韵鄞孟文经历留别诗二首 其二。元代。张昱。幕府深居得所亲,好看车马动行尘。身归绛县将遗老,诗忝河梁别故人。行李往来谁不旧,疏林折赠意能新。都城路有襄陵使,欲托微波寄洛神。
伯卿示松石二歌读而善之续歌以广其意。清代。朱景英。叠石不厌小于拳,种松那计短于帚。云腴雾鬣即离间,具体依微露跟肘。主人爱石兼爱松,心期海外留高踪。昨日辇石忽得意,一朝题品欹云峰。乞松一株才及髀,便尔颠狂叫未已。谓是盘拿倔彊姿,况与山骨争奇诡。淋漓大作挥宣毫,巧规节目模嶕峣。松也石也得所遭,示我时复歌且谣。上陈嵩少山头太华顶,中有窈窕仙关横侧之峰岭。厥产物状苍以黝,天外飞来只俄顷。我读未竟意憬然,土宜材质均由天。当其弃置甘濩落,何人物色披风烟。世事由来惑皮相,不则同声恣谯让。拘墟笃时递相沿,齐物蒙庄每惆怅。如斯松石忽刮磨,主人一日三摩挲。此间胜事何其多,君歌我还赓君歌。
和子有雨有述怀。宋代。洪咨夔。畏涂险如峡中州,蝮蛇倒退猢孙愁。熟将义理自陶写,粗衣淡饭过即休。迩来阳侯横造业,两涘莫辨马与牛。高原低隰半为壑,下潦上雾昏人眸。西风滞穗可能几,尚作饘粥余冬谋。如麻雨脚未肯断,便有饿死儒冠忧。惟穷益坚老益壮,更式相好无相犹。纵为沟瘠亦何憾,多少华屋皆山丘。环堵短褐陶靖节,款段下泽马少游。平生耻作稻梁计,好还渠不桑榆收。东家夫子共此约,一醉断送黄花秋。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元代。干文传。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绿窗诗十八首 其十三。元代。孙蕙兰。春雨随风湿粉墙,园花滴滴断人肠。愁红怨白知多少,流过长沟水亦香。
送胡平一赴召六绝。宋代。曾丰。此邦名分久无知,初政专精立等夷。与我军民新耳目,还他天地旧尊卑。
天竺僧金总持。宋代。李复。金输风火转无涯,震旦观光渡海沙。八万言诠归贝叶,三千世界聚莲花。有缘禽鸟来波第,随喜天人尽木叉。今古少林风月在,闭门常御白牛车。
刁斗篇。明代。王世贞。匈奴铁骑动妖氛,大汉金城上属云。始隶西宫程卫尉,还从骠骑霍将军。将军令严鼓声急,辕门夜寒刁斗发。淅沥频敲万古霜,凄清坐转三更月。剥剥啄啄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复鸣。初疑玉漏传筹响,忽忆银砧捣练声。六边健儿好身手,中夜闻之气盈肘。匹马横度祁连道,弯弓射得单于首。绝塞唯言奏凯歌,中原不复听刁斗。城南少妇郁金香,织却流黄不下堂。愿得凭风试吹去,要知此声能断肠。
临江仙·寒柳。清代。陈维崧。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梅与为名蜡与容。寒枝偏缀小金钟。插时只恐鬓边熔。疑是佳人薰麝月,起来风味入怀浓。暗香依旧月朦胧。
梅花十二咏 其十一 将开。明代。邓云霄。已得青皇信,开缄喜又颦。千金酬一笑,未易许傍人。
南乡子。宋代。石孝友。梅雪弄芳馨。饯日迎辰契月蓂。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